華文網

優勝劣汰!這四個國產品牌將笑到最後

據統計,2017年1-5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418萬輛,同比增長4.1%,市場份額為44%。從銷量規模上,中國品牌已經遠超德系、日系、韓系等品牌。不僅如此,隨著哈弗H6、長安CS75等明星產品的不斷湧現,國產品牌消費者認可度逐步提升,

國人對國產品牌更是青睞有加。

可是,任何市場都有一個規律:優勝劣汰。由於看到了汽車市場特別是SUV的巨大需求,很多新汽車品牌蜂擁而至,都希望分一杯羹,像是君馬、比速、漢騰、斯威等等,新品牌推出速度非常驚人,綜合近幾年國家政策你會發現,

發改委也發現了汽車市場的問題,精耕細作才是國產品牌發展的良策。市場越來越飽和,車企庫存壓力越來越大,產品銷量兩極分化日益嚴重,比如吉利長城淡季銷量所向披靡,而很多車企銷量慘不忍睹,這就是問題所在。

一個品牌的定位和發展規劃,就已經註定了它未來的發展空間!在汽車行業,最有價值的汽車品牌莫過於選擇好了出發點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如果一味模仿,照搬,不考慮消費者根本需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筆者大膽提出長城、吉利、長安、比亞迪這四個品牌會是最後存活下來的國產品牌,這四個品牌的發展力,一方面取決於其銷量規模和品牌特質,一方面取決於其創新能力(研發)。


1、銷量

2016年,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和長安汽車的銷量分別為49萬輛、75萬輛、56萬輛和111萬輛。其中,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和吉利汽車的全年銷量躋身生產廠商排名的前十名,比亞迪汽車位列第16名。

長城汽車借著SUV消費熱潮的東風,

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哈弗H6長期佔據SUV市場銷量榜首,哈弗H6、哈弗H2和哈弗H1等熱銷產品為哈弗品牌銷量貢獻度超過了90%。而哈弗新產品推新速度非常快,哈弗H8、哈弗H9、哈弗H4S等產品也在躍躍欲試。

長安汽車旗下逸動、CS35、CS75、歐諾等車型銷量都很可觀,其中CS75在SUV市場也是月銷過萬,

歐諾在MPV市場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未來新車型長安CS55、CX70等也很讓人期待。相對于長城汽車,長安汽車的發展更為均衡,在轎車、SUV、MPV領域均有不俗表現。

吉利汽車的價值提升得益於近期多款產品的良好市場表現、品牌形象的逐步提升和掌門人李書福的戰略佈局。首先,遠景系列車型在4-8萬元市場地位不斷穩固、帝豪系列在緊湊型市場也是風生水起,博越銷量增長迅猛,已經進入SUV銷量前5名。今年5月份,帝豪是唯一一款躋身轎車銷量前十名的自主品牌,多點開花,讓吉利銷量更是名列前茅,掌門人李書福收購完富豪汽車,又收購蓮花寶騰,近期又傳出收購美國飛行汽車公司,可見吉利的野心有多大。

比亞迪汽車銷量較其他三個品牌略低,但不影響它的品牌價值。在未來汽車發展領域,比亞迪以“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為目標的品牌特質讓他潛力無限,而現在的比亞迪也逐漸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代名詞。比亞迪旗下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而且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比如比亞迪唐、比亞迪宋等等。同時,比亞迪與其他品牌不同的是,比亞迪已經從單純從事汽車製造向出行服務轉變,擁有過硬的電動車技術的比亞迪,或許未來各地都能看到它生產的的電動巴士和SUV車型。

2、研發

研發,就是一個企業的長久生命力所在,研發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車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吉利提出了iNTEC計畫,目的在於打造“人性化的智駕科技”,涉及動力、安全、聯網、環保和智慧駕駛5個方向,瞄準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坐落于寧波的吉利-富豪設計試驗中心,已具備新車研發和各類汽車總成及零部件測試功能。吉利汽車已經在全球設立了4個研發中心和4個設計中心,其中,研發中心分別坐落於瑞典、英國、杭州和寧波,設計中心分別坐落於瑞典、巴賽隆納、洛杉磯和上海,僅研發人員就超過1萬人。而在6月,吉利又與瑞典政府達成合作協定,將在瑞典建立吉利歐洲創新中心

長安汽車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研發,累計投入已高達490億元,而且每年的研發投入還在不斷增加。在研發體系上,長安汽車擁有194個國際先進實驗室,研究方向涵蓋碰撞安全、底盤試驗、驅動系統等16個領域。長安汽車還投資20億元建成國際一流的試驗場地。長安汽車在重慶、北京、日本橫濱、美國矽谷等地建立了9個研發中心,未來幾年還將在歐洲和印度建立研發中心。

比亞迪2016年研發投入45.22億元,主要投入在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研發上。在電池領域,比亞迪開發了高度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和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分別應用于電動商用車和電動乘用車領域,解決了電動汽車電池在安全性、壽命和續航里程等方面的全球性難題。此外,截止到2016年底,比亞迪集團全球申請專利累計超過1.8萬項。這也讓比亞迪汽車成為國內汽車行業專利最多、研發投入最多的企業。

長城汽車2016年研發投入31.80億元,研發領域主要集中在整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領域,長城汽車研發人員超過一萬名。長城汽車長期致力於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及生產,已形成發動機、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製能力,大幅提升整車在品質與成本上的競爭力。在研發設施方面,擁有迄今國內最大的汽車綜合試驗場,具有研發、試製、試驗、 造型、資料五大功能的哈弗技術中心,正是哈弗汽車不斷創新的源泉。長城汽車構建了以保定為核心,涵蓋歐洲、日本、北美、印度的全球研發中心佈局。

首先,遠景系列車型在4-8萬元市場地位不斷穩固、帝豪系列在緊湊型市場也是風生水起,博越銷量增長迅猛,已經進入SUV銷量前5名。今年5月份,帝豪是唯一一款躋身轎車銷量前十名的自主品牌,多點開花,讓吉利銷量更是名列前茅,掌門人李書福收購完富豪汽車,又收購蓮花寶騰,近期又傳出收購美國飛行汽車公司,可見吉利的野心有多大。

比亞迪汽車銷量較其他三個品牌略低,但不影響它的品牌價值。在未來汽車發展領域,比亞迪以“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為目標的品牌特質讓他潛力無限,而現在的比亞迪也逐漸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代名詞。比亞迪旗下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而且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比如比亞迪唐、比亞迪宋等等。同時,比亞迪與其他品牌不同的是,比亞迪已經從單純從事汽車製造向出行服務轉變,擁有過硬的電動車技術的比亞迪,或許未來各地都能看到它生產的的電動巴士和SUV車型。

2、研發

研發,就是一個企業的長久生命力所在,研發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車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吉利提出了iNTEC計畫,目的在於打造“人性化的智駕科技”,涉及動力、安全、聯網、環保和智慧駕駛5個方向,瞄準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坐落于寧波的吉利-富豪設計試驗中心,已具備新車研發和各類汽車總成及零部件測試功能。吉利汽車已經在全球設立了4個研發中心和4個設計中心,其中,研發中心分別坐落於瑞典、英國、杭州和寧波,設計中心分別坐落於瑞典、巴賽隆納、洛杉磯和上海,僅研發人員就超過1萬人。而在6月,吉利又與瑞典政府達成合作協定,將在瑞典建立吉利歐洲創新中心

長安汽車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研發,累計投入已高達490億元,而且每年的研發投入還在不斷增加。在研發體系上,長安汽車擁有194個國際先進實驗室,研究方向涵蓋碰撞安全、底盤試驗、驅動系統等16個領域。長安汽車還投資20億元建成國際一流的試驗場地。長安汽車在重慶、北京、日本橫濱、美國矽谷等地建立了9個研發中心,未來幾年還將在歐洲和印度建立研發中心。

比亞迪2016年研發投入45.22億元,主要投入在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研發上。在電池領域,比亞迪開發了高度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和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分別應用于電動商用車和電動乘用車領域,解決了電動汽車電池在安全性、壽命和續航里程等方面的全球性難題。此外,截止到2016年底,比亞迪集團全球申請專利累計超過1.8萬項。這也讓比亞迪汽車成為國內汽車行業專利最多、研發投入最多的企業。

長城汽車2016年研發投入31.80億元,研發領域主要集中在整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領域,長城汽車研發人員超過一萬名。長城汽車長期致力於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及生產,已形成發動機、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製能力,大幅提升整車在品質與成本上的競爭力。在研發設施方面,擁有迄今國內最大的汽車綜合試驗場,具有研發、試製、試驗、 造型、資料五大功能的哈弗技術中心,正是哈弗汽車不斷創新的源泉。長城汽車構建了以保定為核心,涵蓋歐洲、日本、北美、印度的全球研發中心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