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個人的成長都帶著原生家庭的痕跡,你是否也一樣

每個人的成長都帶著原生家庭的痕跡,雖然不太順利,

卻也在倔強頑強的生長。

雖然說現在的社會,人們重男輕女的觀念並不像從前那樣根深蒂固,但是現在的人們,道德綁架現象卻日益加重。

就拿我們成長的原生態家庭說起,在父母的眼裡,在那些長輩眼裡,孩子就得聽父母的,不能有一點點的違逆,
稍有一點不合他們的心意,就會被扣上不孝順的罪名。連著七大姑八大姨所有的稍微有點血脈關係的親戚都要輪番給自己上政治課。

我們心理成長的軌跡多是這樣的:

3歲叛逆,我們學會了說不,失敗了;7歲我們叛逆,連狗都嫌棄我們,又失敗了;13歲,再次叛逆,有些波濤洶湧,似乎贏了,多數還是回到了平常的軌道。

成年,終於又莫名其妙的叛逆了,這一次,更加艱難,卻也是從未有過的堅定執著,

想要做回自己的願望如此強烈,以至於傷痕累累,也決不回頭!

走到最後才發現,最難切割的是與原生家庭錯綜複雜的關係。

重男輕女的家庭,父母多數被“閨女都是賠錢貨”的觀念洗腦,往往在女孩的培養教育上並不是那麼用心,

反而寵著一無是處,無法無天的男孩。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長大的女孩多數都比較自卑和缺乏安全感。

就拿歡樂頌裡的樊勝美來說,她的原生態家庭裡父母重男輕女,總是讓在外辛苦奔波的她去給她那個一無是處,遊手好閒的哥哥擦屁股。

她的父母從來沒有為她真正的考慮過,

只是一味的索取去貼補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勝美其實很孝順,往往越孝順的孩子,父母的索取反而就變得更加理所當然。

當這些女孩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和孩子,父母並不會收手,反而變本加厲,更加肆無忌憚的索取盤剝。

孤身在上海打拼的樊勝美,她的父母不但不考慮她的難處,不幫助也就算了,反而榨幹她的所有去貼補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如若勝美沒有伸出援手,她的母親就會罵她沒良心,在上海那個大城市只顧自己一個人瀟灑快活,就忘了家裡的哥哥和爹媽。

現實中又何嘗不是有這麼多活生生的例子。

父母認為,生了孩子,養了孩子,孩子就應該一切聽從他們的指揮,不能有一點點的違逆,不然就是不孝順,不聽話,然後父母就開始一把鼻涕一把淚訴說自己這麼多年的辛酸,一句“還不都是為了你,我犧牲了那麼多,你現在什麼都不聽我的,”我們還能說什麼呢?

其實,我真的不能接受父母對待子女用這樣的道德綁架的方式。

父母是創造了生命於我們,但是我們也是獨立的個體,孝順父母這是必須的,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未來,不能什麼都聽從父母的,包括學業,結婚,生子甚至是每一個關於自己未來的決定。

我們要找回生命的力量,找回生命的勇氣。

我們不必要去討好父母,更不用因為父母偏愛哥哥或者弟弟,就拼命的去討好,因為我們終於要明白,父母的愛是我們拿命都換不來的,我們可以好好的經營自己的家庭,好好愛自己!

得不到的,我們不用強求!

所以,我們必須主動切斷了與父母的變態的被盤剝關係,不再通企圖過討好父母贏得父母的認可,也不再時刻準備著為父母疼愛的哥哥或者弟弟“擦屁股”!

樊勝美是孝順,但是她也必須看清現實,認清父母和哥哥對她的真實態度,她應該把心力放在自己身上,專注自己的心理感受,自己內心的需求,回歸內在,面對真實,等到那時候她就會知道自己有多傻,自己有多盲目,也才真正的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重男輕女家庭的女子,心理健康程度普遍偏低,心理重建的任務也更加艱難,出入社會後,她們往往缺乏安全感,心裡敏感而又自卑。

最佳方案是,學會接納那個缺愛的自己,擁抱自己內心那個缺愛的小孩,並告訴他:你已長大,你可以去愛,但是,這世上,除了愛,還有很多很多美好的東西值得擁有,值得為之奮鬥。

缺愛,自卑,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可怕,首先,你得讓自己成熟起來,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依附著他人才能感知到生存意義的人。

這樣蛻變的過程,充滿了痛苦,但不改變,何嘗不是嘗盡心酸歷經痛苦呢?

那些自卑,心裡缺乏安全感的人,若不懂得修復內心的傷痕,將會終生被傷害,但願能早日渡過自己心靈的劫難,然後,破繭重生,贏得真正溫暖的愛和尊重。

現實中又何嘗不是有這麼多活生生的例子。

父母認為,生了孩子,養了孩子,孩子就應該一切聽從他們的指揮,不能有一點點的違逆,不然就是不孝順,不聽話,然後父母就開始一把鼻涕一把淚訴說自己這麼多年的辛酸,一句“還不都是為了你,我犧牲了那麼多,你現在什麼都不聽我的,”我們還能說什麼呢?

其實,我真的不能接受父母對待子女用這樣的道德綁架的方式。

父母是創造了生命於我們,但是我們也是獨立的個體,孝順父母這是必須的,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未來,不能什麼都聽從父母的,包括學業,結婚,生子甚至是每一個關於自己未來的決定。

我們要找回生命的力量,找回生命的勇氣。

我們不必要去討好父母,更不用因為父母偏愛哥哥或者弟弟,就拼命的去討好,因為我們終於要明白,父母的愛是我們拿命都換不來的,我們可以好好的經營自己的家庭,好好愛自己!

得不到的,我們不用強求!

所以,我們必須主動切斷了與父母的變態的被盤剝關係,不再通企圖過討好父母贏得父母的認可,也不再時刻準備著為父母疼愛的哥哥或者弟弟“擦屁股”!

樊勝美是孝順,但是她也必須看清現實,認清父母和哥哥對她的真實態度,她應該把心力放在自己身上,專注自己的心理感受,自己內心的需求,回歸內在,面對真實,等到那時候她就會知道自己有多傻,自己有多盲目,也才真正的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重男輕女家庭的女子,心理健康程度普遍偏低,心理重建的任務也更加艱難,出入社會後,她們往往缺乏安全感,心裡敏感而又自卑。

最佳方案是,學會接納那個缺愛的自己,擁抱自己內心那個缺愛的小孩,並告訴他:你已長大,你可以去愛,但是,這世上,除了愛,還有很多很多美好的東西值得擁有,值得為之奮鬥。

缺愛,自卑,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可怕,首先,你得讓自己成熟起來,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依附著他人才能感知到生存意義的人。

這樣蛻變的過程,充滿了痛苦,但不改變,何嘗不是嘗盡心酸歷經痛苦呢?

那些自卑,心裡缺乏安全感的人,若不懂得修復內心的傷痕,將會終生被傷害,但願能早日渡過自己心靈的劫難,然後,破繭重生,贏得真正溫暖的愛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