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由南到北再到南再往北,斯巴達克起義軍的戰鬥力為何這麼強大

“我敢打賭,拿長劍的能勝。”“拿匕首的能贏,瞧,他體格多健壯!我賭20塔侖。”觀眾席上的羅馬貴族們熱烈地爭論著。只見兩名年輕的角鬥士被帶進比賽場,開始殘酷的格鬥。他們用盾牌護著身子,

尋找機會,用手中的武器刺向對方。突然,一方被刺,鮮血從他的肩部流了下來。“好,好!”“再來一刀,再來一刀!”觀眾臺上的貴族瘋狂地大叫著。

終於,受傷的倒下了。只見臺上的一個女巫站起來,她決定著敗者的命運。她的大拇指朝上,鬥敗者可以僥倖存活;大拇指朝下,鬥敗者當場被處死。只見她大拇指朝下,鬥敗者被殺死在被鮮血浸濕的場地上。觀眾席中傳來一陣陣的歡呼聲。

這就是羅馬野蠻的娛樂方式——角鬥。在羅馬,每年都要舉行角鬥比賽,身體強壯的奴隸往往被送到角鬥士學校培訓,然後在大劇場或公開場所彼此角鬥,或與野獸搏鬥,以供羅馬人取樂,生命毫無保障。

角鬥士們受著嚴密的監視,一舉一動都受到嚴格的限制,

他們的腳上還戴著沉重的腳鐐。他們的命運註定是死亡,因為他們隨時可能在競技場上喪生。

其中有一個叫斯巴達克的角鬥士,原本是希臘東北部的色雷斯的一名戰將。西元前80年,色雷斯被羅馬征服,斯巴達克被俘,淪為奴隸。奴隸主見他身體健壯、力大無窮,就把他送進卡普亞城的一所角鬥士學校,想把他訓練成一名出色的角鬥士。在角鬥士學校,斯巴達克以他的勇敢和智慧成了角鬥士們的精神領袖。

他鼓動角鬥士們甯為自由而死,決不為奴隸主的娛樂而生。

他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認同。機會終於來了。西元前73年的一天夜裡,卡普亞城的角鬥士學校的鐵窗內突然發出可怕的慘叫聲,在寂靜的夜晚顯得格外淒慘。

3名衛兵急忙趕了過去,隔著鐵窗厲聲問道:“幹什麼?還不老實睡覺!”

一名角鬥士伸起腦袋說:“打死人了。高盧人打死了我們的夥伴。他被我們制服了,你們看該怎麼處理他?你們不管我們就勒死他。”

衛兵拿著油燈一照,果然是死了一個人,另一個人正被幾個人反扭著手。衛兵說:“把他交給我們吧,把死人也抬出來。”邊說邊開了門。說時遲,那時快,角鬥士們迅速地擊倒衛兵,

撥出他們身上的短劍,沖出牢門。沉重的鐵門被一扇扇打開,角鬥士們揮舞著鐐銬向屋外沖出。

“向維蘇威山跑啊!”斯巴達克高昂的呼喊聲劃破夜空,角鬥士們蜂擁著向外跑去,消失在夜幕中。

天亮時分,他們逃到維蘇威火山,並安營紮寨,斯巴達克被推選為起義領袖。他清點了一下人數,總共有78個人。附近許多逃亡奴隸和破產農民紛紛前來投奔,起義隊伍迅速擴大,不久就發展到萬餘人。他們殺富濟貧,令當地的奴隸主聞風喪膽,談虎色變。

西元前72年春天,羅馬元老院急忙派克狄烏斯率3000軍隊前往鎮壓。他們將維蘇威火山圍困起來,企圖困死起義軍。1萬人的吃飯、飲水很快成了問題。怎麼辦呢?一天,斯巴達克看見一群戰士在用野葡萄藤編織盾牌。他突然心生一計:用野葡萄藤編成繩梯,然後利用繩梯順著懸崖峭壁下山。他的妙計得到戰士們的呼應,很快一條長長的繩梯編好了。起義大軍在夜色的掩護下,從陡峭的懸崖攀援而下,他們包抄到敵軍背後,發起猛攻,把3000敵軍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首戰大捷,起義軍聲威大振。四面八方的人都來參加起義軍,很快就超過7萬人。斯巴達克認真地分析形勢,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要在羅馬本土建立政權是很困難的。因此,他決定把起義軍帶出義大利,擺脫羅馬的奴役。

起義軍向義大利北部浩浩蕩蕩地進軍,準備翻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羅馬勢力尚未到達的高盧地區。但羅馬元老院不甘心自己的失敗,又派遣大約1萬多人兵分三路追擊起義軍。

斯巴達克先後打敗了羅馬的兩支追兵。由於連續作戰,起義軍在休整時,被另一支敵軍圍困在一個山坳裡。敵人興高采烈,以為已經置起義軍於死地了。但在深夜時,斯巴達克又想出一條妙計。起義軍把敵人丟下的一具具屍體綁在木樁上,旁邊點燃篝火,遠處看去像是一個個哨兵在站崗,同時又留下幾名號兵在吹號,起義軍似乎仍被圍困在山坳裡。其實起義軍已經在敵人的鼻子底下,靜悄悄地沿著崎嶇的羊腸小徑,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天亮時,羅馬軍隊才發現中計,急忙率軍緊追,中途又遭到起義軍的伏擊,損失慘重。斯巴達克突破敵人的多次圍追堵截,繼續北上。這時,起義軍已經發展到了12萬人,阿爾卑斯山已經遠遠在望了。

斯巴達克起義

阿爾卑斯山高聳入雲,終年積雪,氣候惡劣,大隊人馬要想翻過山去困難重重。也許是因為這一原因,斯巴達克放棄了翻越阿爾卑斯山的計畫,他突然掉轉頭來,揮師南下,準備渡海到西西里島。

羅馬元老院嚇壞了,擔心起義軍直搗羅馬,命令羅馬士兵在起義軍經過的路上設起防線,但抵擋不住士氣高昂、如猛虎下山般的起義軍。

羅馬元老院又派出兩位執政官去鎮壓,但都敗北。羅馬慌忙宣佈全國處於緊急狀態,免去兩名執政官對軍隊的統率權,任命克拉蘇為軍隊統帥,率領6個軍團去對付起義軍。為了整頓軍隊,克拉蘇恢復義大利軍隊殘酷的“什一抽殺律”,臨陣脫逃的士兵,每10人一組,每組抽籤處死一人。士兵為了活命,又重新鼓起勇氣,大大提高了克拉蘇部隊的戰鬥力。

起義軍迅速挺進到義大利半島的南端。斯巴達克在大海邊與海盜談妥,由海盜用船把起義軍運往西西里島。海盜們得了錢財,發下誓言,但到約定時間卻不見蹤影,原來他們被西西里總督收買了。起義軍只好自己製造木筏,代替船隻渡海,但海上的大風暴又使這一計畫落了空。

斯巴達克無路可走了,他咬緊牙關橫了心,率領隊伍轉身向北方前進,希望能沖出一條生路。可是,他失算了,克拉蘇是個老奸巨滑的傢伙,他早就命士兵挖了一條橫跨地峽的壕溝,寬深各4.5尺,溝邊還修築了高大而堅固的土牆,圍堵起義軍。起義軍多次組織突圍,終於突破封鎖,可是在進軍路線上,起義軍產生了分歧,萬餘人脫離了主力部隊,被克拉蘇殲滅。

西元前71年春的一天,斯巴達克與敵軍在阿普利亞展開了生死決戰。6萬多起義奴隸壯烈犧牲,斯巴達克和上萬名起義軍也被團團圍住。但起義軍戰士仍在勇敢地戰鬥著,一次又一次想突出重圍。斯巴達克騎著黑色駿馬,身先士卒,殺向敵群,突然,一個羅馬軍官在他後面猛刺了一槍,他的腿部受傷,跌下馬來。他屈下一隻膝,舉盾向前,還擊來進攻的敵人,直到他和包圍他的敵人一起倒下為止。

斯巴達克全身被刺十幾處,壯烈犧牲了,6000多名起義奴隸被俘。殘忍的克拉蘇把他們釘在一根根木樁上,排列在道路兩邊,沿著大路從戰場一直排到羅馬。至此,一場轟轟烈烈的奴隸起義被羅馬奴隸主階級血腥鎮壓了。

斯巴達克領導的奴隸起義,是羅馬奴隸階級發動的一次偉大的反抗鬥爭運動,其人數之多,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在古代世界實屬罕見。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沉重地打擊了羅馬奴隸主階級的統治。斯巴達克以他的勇敢堅強、卓越的組織才能和高尚的個人品質贏得了後人的稱讚。馬克思讚譽道:“斯巴達克是整個古代史中最輝煌的人物。一位偉大的統帥,具有高尚的品格,是古代無產階級的真正代表。”列寧也說:“斯巴達克是大約兩千年前最大一次奴隸起義中的一位最傑出的英雄。”

【歷史小講壇】

克拉蘇

克拉蘇(西元前115 ~西元前53),古羅馬軍事家、政治家。他效法商人的行徑去從事奴隸貿易、礦產經營、投機地產買賣,迅速積累了巨大財富。他投入大量的金錢支持愷撒當選。在鎮壓斯巴達克起義後,和愷撒、龐培結成三頭政治聯盟。後來在征伐帕提亞的戰爭中失敗被殺。

他清點了一下人數,總共有78個人。附近許多逃亡奴隸和破產農民紛紛前來投奔,起義隊伍迅速擴大,不久就發展到萬餘人。他們殺富濟貧,令當地的奴隸主聞風喪膽,談虎色變。

西元前72年春天,羅馬元老院急忙派克狄烏斯率3000軍隊前往鎮壓。他們將維蘇威火山圍困起來,企圖困死起義軍。1萬人的吃飯、飲水很快成了問題。怎麼辦呢?一天,斯巴達克看見一群戰士在用野葡萄藤編織盾牌。他突然心生一計:用野葡萄藤編成繩梯,然後利用繩梯順著懸崖峭壁下山。他的妙計得到戰士們的呼應,很快一條長長的繩梯編好了。起義大軍在夜色的掩護下,從陡峭的懸崖攀援而下,他們包抄到敵軍背後,發起猛攻,把3000敵軍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首戰大捷,起義軍聲威大振。四面八方的人都來參加起義軍,很快就超過7萬人。斯巴達克認真地分析形勢,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要在羅馬本土建立政權是很困難的。因此,他決定把起義軍帶出義大利,擺脫羅馬的奴役。

起義軍向義大利北部浩浩蕩蕩地進軍,準備翻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羅馬勢力尚未到達的高盧地區。但羅馬元老院不甘心自己的失敗,又派遣大約1萬多人兵分三路追擊起義軍。

斯巴達克先後打敗了羅馬的兩支追兵。由於連續作戰,起義軍在休整時,被另一支敵軍圍困在一個山坳裡。敵人興高采烈,以為已經置起義軍於死地了。但在深夜時,斯巴達克又想出一條妙計。起義軍把敵人丟下的一具具屍體綁在木樁上,旁邊點燃篝火,遠處看去像是一個個哨兵在站崗,同時又留下幾名號兵在吹號,起義軍似乎仍被圍困在山坳裡。其實起義軍已經在敵人的鼻子底下,靜悄悄地沿著崎嶇的羊腸小徑,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天亮時,羅馬軍隊才發現中計,急忙率軍緊追,中途又遭到起義軍的伏擊,損失慘重。斯巴達克突破敵人的多次圍追堵截,繼續北上。這時,起義軍已經發展到了12萬人,阿爾卑斯山已經遠遠在望了。

斯巴達克起義

阿爾卑斯山高聳入雲,終年積雪,氣候惡劣,大隊人馬要想翻過山去困難重重。也許是因為這一原因,斯巴達克放棄了翻越阿爾卑斯山的計畫,他突然掉轉頭來,揮師南下,準備渡海到西西里島。

羅馬元老院嚇壞了,擔心起義軍直搗羅馬,命令羅馬士兵在起義軍經過的路上設起防線,但抵擋不住士氣高昂、如猛虎下山般的起義軍。

羅馬元老院又派出兩位執政官去鎮壓,但都敗北。羅馬慌忙宣佈全國處於緊急狀態,免去兩名執政官對軍隊的統率權,任命克拉蘇為軍隊統帥,率領6個軍團去對付起義軍。為了整頓軍隊,克拉蘇恢復義大利軍隊殘酷的“什一抽殺律”,臨陣脫逃的士兵,每10人一組,每組抽籤處死一人。士兵為了活命,又重新鼓起勇氣,大大提高了克拉蘇部隊的戰鬥力。

起義軍迅速挺進到義大利半島的南端。斯巴達克在大海邊與海盜談妥,由海盜用船把起義軍運往西西里島。海盜們得了錢財,發下誓言,但到約定時間卻不見蹤影,原來他們被西西里總督收買了。起義軍只好自己製造木筏,代替船隻渡海,但海上的大風暴又使這一計畫落了空。

斯巴達克無路可走了,他咬緊牙關橫了心,率領隊伍轉身向北方前進,希望能沖出一條生路。可是,他失算了,克拉蘇是個老奸巨滑的傢伙,他早就命士兵挖了一條橫跨地峽的壕溝,寬深各4.5尺,溝邊還修築了高大而堅固的土牆,圍堵起義軍。起義軍多次組織突圍,終於突破封鎖,可是在進軍路線上,起義軍產生了分歧,萬餘人脫離了主力部隊,被克拉蘇殲滅。

西元前71年春的一天,斯巴達克與敵軍在阿普利亞展開了生死決戰。6萬多起義奴隸壯烈犧牲,斯巴達克和上萬名起義軍也被團團圍住。但起義軍戰士仍在勇敢地戰鬥著,一次又一次想突出重圍。斯巴達克騎著黑色駿馬,身先士卒,殺向敵群,突然,一個羅馬軍官在他後面猛刺了一槍,他的腿部受傷,跌下馬來。他屈下一隻膝,舉盾向前,還擊來進攻的敵人,直到他和包圍他的敵人一起倒下為止。

斯巴達克全身被刺十幾處,壯烈犧牲了,6000多名起義奴隸被俘。殘忍的克拉蘇把他們釘在一根根木樁上,排列在道路兩邊,沿著大路從戰場一直排到羅馬。至此,一場轟轟烈烈的奴隸起義被羅馬奴隸主階級血腥鎮壓了。

斯巴達克領導的奴隸起義,是羅馬奴隸階級發動的一次偉大的反抗鬥爭運動,其人數之多,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在古代世界實屬罕見。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沉重地打擊了羅馬奴隸主階級的統治。斯巴達克以他的勇敢堅強、卓越的組織才能和高尚的個人品質贏得了後人的稱讚。馬克思讚譽道:“斯巴達克是整個古代史中最輝煌的人物。一位偉大的統帥,具有高尚的品格,是古代無產階級的真正代表。”列寧也說:“斯巴達克是大約兩千年前最大一次奴隸起義中的一位最傑出的英雄。”

【歷史小講壇】

克拉蘇

克拉蘇(西元前115 ~西元前53),古羅馬軍事家、政治家。他效法商人的行徑去從事奴隸貿易、礦產經營、投機地產買賣,迅速積累了巨大財富。他投入大量的金錢支持愷撒當選。在鎮壓斯巴達克起義後,和愷撒、龐培結成三頭政治聯盟。後來在征伐帕提亞的戰爭中失敗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