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浦發銀行提高發行價10% 三方合力成功遏止史上最大破淨定增案

每經記者 王小璟 李晃 每經編輯 姚茂敦

這是一個募資148億元的定增預案,

但發行價比每股淨資產還低9.46%,折價率創下A股歷史記錄,而低價定增的物件竟然是大股東;

這是一家市值3500億元的超級藍籌股,有超過17萬個中小投資者股東身陷其中,破淨定增一旦實施,大股東將立刻享有約20億元的帳面浮盈;

這是一次三方合力出擊的投資者保護行動,中小投資者通過各種途徑表達聲音,證監會發函直擊折價問題,《每日經濟新聞》等專業媒體刊發報道質疑破淨不公;

歷經1年零3個月的波折,投資者保護行動終以浦發銀行大幅提高定增價成功落幕!回顧整個過程,留給市場諸多啟示。

●緣起 百億破淨定增惹非議

2017年3月,一位元投資者的電話觸動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神經末梢,這位元投資者講述了浦發銀行擬以低於2016年末每股淨資產9.46%的價格向大股東低價定增的事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統計發現,

9.46%的折價率這不僅創下銀行板塊的折價紀錄,也創下了整個A股市場十多年現金定增歷史的最高折價紀錄!

若以3月21日最近20日均價計算,浦發的市場價為16.43元,增發的市價折價率也就高達13.82%,募集資金為148.3億元,這意味著低價定增一旦實施,大股東將立刻獲得23.77億元的帳面收益;同時,增發也會攤薄老股東的每股收益和每股淨資產,那麼無論是按照PE估值法還是PB估值法,都會拉低股價,

老股東利益面臨損失。

對於浦發的低價定增,監管部門沒有沉默。

2017年2月22日,證監會下發了《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回饋意見通知書》,要求浦發銀行就幾個問題作出回應。其中,證監會對於定增價格是否低於2016年每股淨資產的提問格外引人關注。

令人不解的是,對於證監會明確的每股淨資產參照2016年期末資料,浦發銀行的回復卻為2015年期末資料。

引發投資者投訴的增發,

創下A股史上折價記錄的增發,大股東能獲取巨額帳面收益的增發,對證監會問詢張冠李戴的增發……對此,《每日經濟新聞》於3月21、22日刊發了《浦發銀行向大股東低價定增比淨資產折價9.46%創歷史記錄》《證監會:定增是否破淨、是否損害中小股東 浦發銀行回復張冠李戴》《浦發銀行再融資存更優解 破淨定增違背股東利益最大化》《投資者喊話浦發定增:學習平安銀行好榜樣 提價才是正道》等4篇報導,
迅速引發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兩個多月後,幾經波折,浦發銀行終於調整了百億級的定增方案,將增發價提高到不低於2016年每股淨資產。

6月5日,浦發銀行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發審委審核工作會議審核意見》》,在該議案中,浦發銀行將定增的發行定價基準日修訂為了股票發行期首日,這一轉變,與此前市場的呼聲、媒體的建議終於吻合,也迎合了證監會2月份出臺的再融資新規的相關規定。

隨即,6月28日,浦發銀行以《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發審委審核工作會議對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申請文件審核意見之回復報告》,以資本公積按普通股每10股轉增1股。受除權影響,定增價也同步由16.09元/股調整為14.16元/股,發行數量由不超過9.21億股調整為10.47億股。

2017年5月19日,浦發銀行再次實施2016年度分配方案,每10股轉3股派2元

●業內:利於保護中小股東利益

浦發銀行調高增發價格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舉有助於保護中小股東利益。

禿鷲一期基金經理王代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原有定增價價格低於每股淨資產,這樣的話對肯定對原有股東存在一定的攤薄效應,所以小股東反對也在情理之中。採用新的定價方式後,經過近期股價的大幅上漲,目前浦發銀行的PB已經到1左右,這樣的一個定增價還是相對公允的,之前攤薄中小股東權益的情況也不存在。

“但是如果浦發銀行的股價大幅上漲,以至於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在融資總額不變的情況下,相應地會減少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本次增發對浦發銀行每股收益的攤薄效應會減小,因低於每股淨資產增發而導致每股淨資產下降的比率也會相應減少。

對於浦發為何調高增發價格,丁會仁則表示,一方面來自外部的壓力,如《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的監督和中小投資者的質疑;另一方面,來自監管部門的壓力,上交所的問詢函使得浦發銀行被迫取消以前的定增方案,最根本的原因來自定增方意識到以前的方案會帶來不可預期的影響和後果。

●三方合力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此次浦發銀行拋出低價定增方案後,受到證監會、專業媒體、中小股東三方合力推動,最終浦發銀行大幅調高增發價格。業內專家認為,此案例是證券市場維護“三公”原則的一個良好典範。

王代新表示,這個案例肯定是有積極意義的,中小股東、專業媒體、監管層之間的良性互動進一步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

丁會仁表示,經過政府監督、媒體報導和中小投資者的三方合力,浦發最終提高了增發價格,此事說明證券市場的定增價格只有公開、公平、合理,才能促進整個證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損害任何一方利益的方案都將會是一個不好的方案。因此,強烈建議上交所和證監會對未來類似的增發加強管控,同時希望浦發銀行增發成為一個分水嶺,為未來的上市公司增發敲響一記警鐘!

王智斌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雖然可以在法律框架內,制定增發價格,也要考慮公平性和合理性,現在輿論監督起到一定作用,對增發價格進行了一定調整,有利於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這是輿論監督的一個很好的典範,也是對證券市場秩序維護的一個很好的典範。

隨即,6月28日,浦發銀行以《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發審委審核工作會議對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申請文件審核意見之回復報告》,以資本公積按普通股每10股轉增1股。受除權影響,定增價也同步由16.09元/股調整為14.16元/股,發行數量由不超過9.21億股調整為10.47億股。

2017年5月19日,浦發銀行再次實施2016年度分配方案,每10股轉3股派2元

●業內:利於保護中小股東利益

浦發銀行調高增發價格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舉有助於保護中小股東利益。

禿鷲一期基金經理王代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原有定增價價格低於每股淨資產,這樣的話對肯定對原有股東存在一定的攤薄效應,所以小股東反對也在情理之中。採用新的定價方式後,經過近期股價的大幅上漲,目前浦發銀行的PB已經到1左右,這樣的一個定增價還是相對公允的,之前攤薄中小股東權益的情況也不存在。

“但是如果浦發銀行的股價大幅上漲,以至於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在融資總額不變的情況下,相應地會減少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本次增發對浦發銀行每股收益的攤薄效應會減小,因低於每股淨資產增發而導致每股淨資產下降的比率也會相應減少。

對於浦發為何調高增發價格,丁會仁則表示,一方面來自外部的壓力,如《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的監督和中小投資者的質疑;另一方面,來自監管部門的壓力,上交所的問詢函使得浦發銀行被迫取消以前的定增方案,最根本的原因來自定增方意識到以前的方案會帶來不可預期的影響和後果。

●三方合力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此次浦發銀行拋出低價定增方案後,受到證監會、專業媒體、中小股東三方合力推動,最終浦發銀行大幅調高增發價格。業內專家認為,此案例是證券市場維護“三公”原則的一個良好典範。

王代新表示,這個案例肯定是有積極意義的,中小股東、專業媒體、監管層之間的良性互動進一步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

丁會仁表示,經過政府監督、媒體報導和中小投資者的三方合力,浦發最終提高了增發價格,此事說明證券市場的定增價格只有公開、公平、合理,才能促進整個證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損害任何一方利益的方案都將會是一個不好的方案。因此,強烈建議上交所和證監會對未來類似的增發加強管控,同時希望浦發銀行增發成為一個分水嶺,為未來的上市公司增發敲響一記警鐘!

王智斌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雖然可以在法律框架內,制定增發價格,也要考慮公平性和合理性,現在輿論監督起到一定作用,對增發價格進行了一定調整,有利於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這是輿論監督的一個很好的典範,也是對證券市場秩序維護的一個很好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