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語音技術論文曝光 阿裡巴巴也要發佈智能音箱了?

阿裡巴巴極有可能發佈一款語音AI產品。

6月29日,介面新聞記者收到一張邀請函,邀請函上明確表示2017年夏季阿裡人工智慧實驗室將發佈一款新品。“未來 開口即來”的slogan和聲波圖案也暗示這極有可能是一款語音交互產品,

介面新聞記者推測,這極有可能是一款智慧音箱。

更明確的資訊來自阿裡巴巴人工智慧智慧實驗室的一篇論文。

據記者瞭解,近日阿裡巴巴一篇名為《一種新的語義編碼模型及其在智慧問答及分類中的應用》(以下簡稱“語義編碼模型應用論文”)被KDD大會收錄。

KDD大會全名為國際資料採擷與知識發現大會(ACM SIGKDD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簡稱 KDD),由電腦學會ACM(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和知識發現專委會(SIGKDD)負責協調籌辦。

每年的KDD大會都是全球頂級資料採擷專家發表各自領域研究成果的盛會,今年的大會將於8月在加拿大舉辦。

阿裡的語義編碼模型應用論文主要聚焦在自然語言處理和智慧問答,這是目前火熱的語音助手及智慧音箱行業的基礎性技術。

下圖為KDD發來的論文收錄回復函:

這篇論文詳細介紹了一種名為迴圈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簡稱RNN)的通用推理混合框架,

無縫集成了不同迴圈神經網路之間提取資訊的優點,從而增強了新框架的語義理解能力。

在運轉迴圈神經網路的基礎上,該論文還提出了一種新穎的句子分類模型和一種基於注意力的選擇模型,分別用於句子匹配和分類。並通過各種各樣的資料集中驗證了所提出的模型。

反觀整個市場,多家互聯網巨頭都在搶佔語音交互市場。穀歌在2016年推出自己的Google Home;亞馬遜的Echo被認為是搶佔家庭智慧終端機的秘密武器;而蘋果也在終於忍不住在2017年的開發者大會上發佈智慧音箱Homepod。

音箱是最終的物理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各家公司在語音智慧上的佈局和所做出的努力,都遠遠早於音箱的實體產品:從Google Now、到亞馬遜的Alexa,再到眾所周知的Siri。

至少各家都在押寶,語音交互技術的反覆運算,使智慧音箱有成為下一代控制中心的可能。

根據eMarketer今年4月資料顯示,亞馬遜Echo美國市場佔有率達70.6%,遠遠領先於第二名 Google Home的23.8%以及聯想、LG、Harman Kardon等其他品牌。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指出,2016年智慧音箱全球出貨量590萬台,並將在2022年增長10倍,市場價值達到55億美元。

這非常像約伯斯時代,多點觸控技術給了iPhone靈感,由此帶動整個智慧手機行業的飛躍。

由蘋果Homepod帶動起了一批過國內做智慧音箱的熱潮,從老牌聯想,到語音軟體公司喜馬拉雅,都在開發自己的智慧音箱。據《財經》記者之前的報導,小米、出門問問、騰訊都在著手研發智慧音箱,可能很快會有相關產品發佈。

2015年8月,阿裡智慧曾與飛利浦推出過智慧無線音箱“小飛”,但它並不是自主研發品牌,與這次即將發佈的產品不是同一個概念。

在這場搶佔語音交互產品的浪潮中,阿裡巴巴也不會示弱。或許這一款夏季新品將是比較好的證明,它有可能是一款音箱,也有可能是一款語音助手類產品。

從老牌聯想,到語音軟體公司喜馬拉雅,都在開發自己的智慧音箱。據《財經》記者之前的報導,小米、出門問問、騰訊都在著手研發智慧音箱,可能很快會有相關產品發佈。

2015年8月,阿裡智慧曾與飛利浦推出過智慧無線音箱“小飛”,但它並不是自主研發品牌,與這次即將發佈的產品不是同一個概念。

在這場搶佔語音交互產品的浪潮中,阿裡巴巴也不會示弱。或許這一款夏季新品將是比較好的證明,它有可能是一款音箱,也有可能是一款語音助手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