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六大留世鎮國級國寶,最後一個科學解釋不了

後母戊鼎

1939年3月40多個村民,連挖了三個晚上,抬上來一個銅銹斑斑的龐然大物。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原稱“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國國家一級文物。

是世界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銅器,享譽“鎮國之寶”。

四羊方尊

1938年4月的一個上午,湖南省寧鄉縣轉耳侖山上有農民正在半山腰墾荒栽種紅薯,然後就挖出了這個東西。可惜的是在二戰被被炸成了20多塊。修復後基本看不出破損,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 。

涅槃變相碑

該碑原為山西省臨猗縣 大雲寺遺物,為唐天狩二年(591年)所作 ,廟宇早毀,石碑於1957年移至山西省博物館。涅槃變相碑以其獨特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成為首批 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陶鷹鼎

鷹形陶鼎是原始藝術與實用功能完美結合的典範,是遠古時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藝術珍品。至今仍是國內少見的珍品,是五千年前我們祖先聰明智慧的結晶。堪稱國寶中的國寶。

紅山文化女神像

屬新石器晚期,1983遼寧朝陽牛河梁遺址女神廟主室西出土。頭部真**小,面塗紅彩,雙眼鑲嵌青色玉片,這是中國最早的女神像。現藏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漢魔鏡

是一件神奇的“魔鏡”,出土于西漢古墓之中,

最大的神奇之處在於,當把銅鏡對準陽光,反射出來的光斑中,竟會出現鏡子背面的影像,周恩來總理在博物館中看到這面透光魔鏡,也百思不得其解,科學家們至今也未能複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