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工作中總有人看不順眼,如何合作?Facebook和Airbnb裡同事溝通的3種方法

作者: Shanna

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本週二(6/27)在網路上宣佈Facebook成立13年,全球正式突破20億用戶。

而隨著共用經濟的普及,Airbnb的市值更是達到310億美金。這兩家公司今天能成功其中一個關鍵是同事間的合作默契。

創新點:Facebook營運長Sheryl Sandberg不止坦白跟下屬溝通,她也主動要求每週跟老闆Mark Zuckerberg開會。藉由有效的與同事回饋互動,培養絕佳合作默契。

1.透過「問問題」來刺激彼此思考

矽谷許多能快速成長的公司,原因來自于高級主管之間的緊密關係。以Airbnb為例,2011年,Belinda Johnson離開了Yahoo,成了Airbnb的第一位律師,

也是第一位受雇的高級主管。Johnson的律師身分與Airbnb執行長Brian Chesky在經營目標上達成了共識:「Airbnb不僅要改變世界,同時也需要法律上的改變。」

Johnson重視團隊精神,不吝于稱讚下屬,開會討論時,也常常透過「問問題」來刺激同事思考。Caro為Johnson工作了2年,他分享:「Johnson會問你很多問題來激發你的想法,接著便讓你自己決定是否要繼續下去。」在Johnson的帶領下,同事和下屬主動思考公司是否仍有需改進的地方、能增加的服務等等,

給予充分的發揮空間,使她與同事間形成了堅強、向心力強的團隊。

(圖片擷取: Backchannel)

圖說:Johnson和Chesky

Chesky也視Johnson為心腹,兩人幾乎天天聊天,每週都會一起吃早午餐或是晚餐,討論話題不全是公事,兩人常互開玩笑,像是Chesky在空閒時會健身,偶爾便開Johnson玩笑說她只能舉起輕的,

但若一提起公司,兩人能馬上回歸正題,Chesky也十分佩服Johnson的能力,她總能將公司的法律相關問題處理妥當,有她在就能安心。

Johnson的領導原則是「溝通能化解糾紛」,因此她一直以來都鼓勵Chesky多聆聽及溝通,溝通物件不僅是內部員工,還有任何與Airbnb接觸的人。例如Johnson希望Chesky能先到公司未來可能發展的城市,與當地的政府人員或是旅遊業者溝通,表明公司立場是想合作並且服務更多人,

Chesky說:「她改變了我的想法,當公司服務遍及到了各城市,那麼就得與他們合作,而不是硬碰硬。」

除此之外,Airbnb建立「讓旅遊者到哪都有歸屬感」的形象,即便產生了糾紛,Airbnb仍是創造愛、有溫度的公司,盡可能不與民眾直接對抗;Airbnb每年會為屋主舉辦研討會,多方聆聽,也會請地方首長前來支持,讓彼此討論變得更有意義,也會對Airbnb更有信心。

圖說:Chesky與三藩市部分屋主一起在Airbnb餐廳吃早餐

新創公司不免會遇到挫折和挑戰,Johnson相信溝通能化解糾紛。對外不僅成功打造Airbnb的公司形象,也藉由研討會等方式與民眾持續互動;對內與同事建立向心力強的團隊,使公司內部能穩定發展,與Chesky更保持朋友和夥伴的信任關係,在旁適時引導與協助,Chesky曾說:「Johnson懂得讓公司順利運作。」多虧兩人的默契,Airbnb才能有今日的成就。

2.主動請求回饋

2004創辦的Facebook最近剛突破20億使用者,根據官方最新的資料,每天在Facebook按贊的人數高達8億,使用愛心符號的有1.75億,而每月也有超過10億人使用社團功能,這是多麼驚人的資料!Facebook成功的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創辦人Mark Zuckerberg與營運長Sheryl Sandberg之間的默契。

Sandberg在2007年加入Facebook,一開始加入Sandberg就清楚知道她和Zuckerberg的合作關係,將會影響公司未來成敗,因此她向Zuckerberg要求一件事:每個禮拜都要給她回饋,包括任何他想問的問題。Zuckerberg喜歡這個提議,不僅馬上答應,更希望這是雙向互動,Sandberg也能做到。所以之後的每個禮拜一和禮拜五,兩人都會定時開會,持續到現在。

Sandberg曾說她很佩服Zuckerberg,勇於接受員工的批評,因為「坦白」在上下屬關係裡是很難達到的,因此希望她和Zuckerberg之間的互動,也能套用在員工身上。

她分享早期在公司時,希望員工在對彼此報告時,不要像對客戶那樣正式,因此鼓勵在報告時不要使用PowerPoints。之後有一次她要跟國際銷售部門做簡報時,得知大家都不太高興報告時不使用PowerPoints這件事,她十分震驚,深刻瞭解到溝通的重要。即便對方是上司,也要說出自己的意見,否則造成的誤會可能會影響整間公司。

Zuckerberg十分信任Sandberg的能力,他曾說:「跟Sandberg有意義的討論30秒,勝過其他開1小時的會。我會確定公司的基本發展狀況,而且相信Sandberg能處理得當,自從她加入Facebook後,管理部門的效率提升許多。」

圖說:由左至右為Ron Conway、Sheryl Sandberg及Frank Quattrone

3. 刻意尋找互補的同事

Zuckerberg和Sandberg被視為矽穀最特別的一個組合,因為兩個人十分不一樣,舉例來說,Zuckerberg自從大二休學後,便沒在其他地方上班過,而Sandberg擁有哈佛MBA的學位外,還曾是Google全球線上行銷及營運的副總裁。Zuckerberg說:「許多人會雇用和自己很像的人,但Facebook不一樣,我們重視多元的人才,雖然彼此建立關係時可能會辛苦,但若成功,之間就能創造出更棒的系統。 」

在Google工作的期間,Sandberg建立了可觀的人脈,其中不少是世界有名的廣告商,幫助Facebook打開全球知名度,提升營業收入,她負責的業務包括行銷、市場、公共政策及溝通等等,這也讓Zuckerberg能夠放心地專注於他熱愛的長才:Facebook本身。

Sandberg與Zuckerberg之間的回饋互動,能更瞭解對方的想法和目標,也因為彼此的互補性,讓兩個人都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盡情發揮,Sandberg穩定了公司內部,也打開Facebook在全球的知名度,帶來驚人的營業收入,Zuckerberg也能專注於Facebook網頁平臺,互補的兩人將公司經營得如此成功,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圖片擷取: techtimes)

從上述兩個案例,公司成敗關鍵就看同事間的合作默契。我們可以從Airbnb的崛起和建立的公司形象,瞭解到Chesky和Johnson間培養的默契和信任,讓他們一起打造出好的公司價值觀和態度。而另一對互補的工作夥伴Zuckerberg和Sandberg,他們尊重彼此的專業,一起向同個目標努力,所以創造了今天20億使用者規模的Facebook。

推薦閱讀:

1.規矩越多越反感!這些品牌贏得年輕顧客喜愛的4種方法

2.30歲就當上百萬富翁!NBA達拉斯小牛隊老闆的「職場蠻牛學」

3.「閱讀障礙」到「億萬富翁」,維珍創辦人的10條成功法則

Chesky曾說:「Johnson懂得讓公司順利運作。」多虧兩人的默契,Airbnb才能有今日的成就。

2.主動請求回饋

2004創辦的Facebook最近剛突破20億使用者,根據官方最新的資料,每天在Facebook按贊的人數高達8億,使用愛心符號的有1.75億,而每月也有超過10億人使用社團功能,這是多麼驚人的資料!Facebook成功的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創辦人Mark Zuckerberg與營運長Sheryl Sandberg之間的默契。

Sandberg在2007年加入Facebook,一開始加入Sandberg就清楚知道她和Zuckerberg的合作關係,將會影響公司未來成敗,因此她向Zuckerberg要求一件事:每個禮拜都要給她回饋,包括任何他想問的問題。Zuckerberg喜歡這個提議,不僅馬上答應,更希望這是雙向互動,Sandberg也能做到。所以之後的每個禮拜一和禮拜五,兩人都會定時開會,持續到現在。

Sandberg曾說她很佩服Zuckerberg,勇於接受員工的批評,因為「坦白」在上下屬關係裡是很難達到的,因此希望她和Zuckerberg之間的互動,也能套用在員工身上。

她分享早期在公司時,希望員工在對彼此報告時,不要像對客戶那樣正式,因此鼓勵在報告時不要使用PowerPoints。之後有一次她要跟國際銷售部門做簡報時,得知大家都不太高興報告時不使用PowerPoints這件事,她十分震驚,深刻瞭解到溝通的重要。即便對方是上司,也要說出自己的意見,否則造成的誤會可能會影響整間公司。

Zuckerberg十分信任Sandberg的能力,他曾說:「跟Sandberg有意義的討論30秒,勝過其他開1小時的會。我會確定公司的基本發展狀況,而且相信Sandberg能處理得當,自從她加入Facebook後,管理部門的效率提升許多。」

圖說:由左至右為Ron Conway、Sheryl Sandberg及Frank Quattrone

3. 刻意尋找互補的同事

Zuckerberg和Sandberg被視為矽穀最特別的一個組合,因為兩個人十分不一樣,舉例來說,Zuckerberg自從大二休學後,便沒在其他地方上班過,而Sandberg擁有哈佛MBA的學位外,還曾是Google全球線上行銷及營運的副總裁。Zuckerberg說:「許多人會雇用和自己很像的人,但Facebook不一樣,我們重視多元的人才,雖然彼此建立關係時可能會辛苦,但若成功,之間就能創造出更棒的系統。 」

在Google工作的期間,Sandberg建立了可觀的人脈,其中不少是世界有名的廣告商,幫助Facebook打開全球知名度,提升營業收入,她負責的業務包括行銷、市場、公共政策及溝通等等,這也讓Zuckerberg能夠放心地專注於他熱愛的長才:Facebook本身。

Sandberg與Zuckerberg之間的回饋互動,能更瞭解對方的想法和目標,也因為彼此的互補性,讓兩個人都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盡情發揮,Sandberg穩定了公司內部,也打開Facebook在全球的知名度,帶來驚人的營業收入,Zuckerberg也能專注於Facebook網頁平臺,互補的兩人將公司經營得如此成功,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圖片擷取: techtimes)

從上述兩個案例,公司成敗關鍵就看同事間的合作默契。我們可以從Airbnb的崛起和建立的公司形象,瞭解到Chesky和Johnson間培養的默契和信任,讓他們一起打造出好的公司價值觀和態度。而另一對互補的工作夥伴Zuckerberg和Sandberg,他們尊重彼此的專業,一起向同個目標努力,所以創造了今天20億使用者規模的Facebook。

推薦閱讀:

1.規矩越多越反感!這些品牌贏得年輕顧客喜愛的4種方法

2.30歲就當上百萬富翁!NBA達拉斯小牛隊老闆的「職場蠻牛學」

3.「閱讀障礙」到「億萬富翁」,維珍創辦人的10條成功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