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錫林浩特市投資3400萬元重啟錫林河“兩岸鮮花朵朵”美景

一年前這裡還是廢棄采坑,滿地土石毫無植被覆蓋,現在,山風過處,一叢叢綠草搖曳生姿,抬眼望去,不遠處的錫林河庫區水綠如藍。今年6月以來,錫林浩特市投資3400萬元,用於錫林河水庫周邊國道207附近廢棄采坑繼續治理,

本次工程共分為10個治理區,總面積約1.3平方公里,是近年來較大面積的采坑治理工程。目前,十數台挖掘機和輔助工程車正在近300處大小不一、深淺各異的坑窪、渣堆、殘山、斷梁處緊鑼密鼓地施工,預計將於7月末完成主體工程。

在國道207東側水庫周邊,遍佈著早年間遺留的廢棄采坑:山體被攔腰斬斷,坡面凸凹不平,深坑橫亙渣土飛揚,碎石裸☆禁☆露寸草不生。該區域采坑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地質和生態兩方面,部分區域危岩直立、落石滑落,威脅群眾及家畜安全,同時,采坑破壞大量土地和植被,造成生態環境惡化。近年來,錫林浩特市持續投入,開展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居民生活區、重要公路沿線和鐵路沿線,

即“三區兩線”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治理,達到涵養水源、提高土地抗沖、抗蝕能力的目的。

錫林浩特市國土資源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施工治理採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方法,通過表土剝離、回填、削坡、開挖、整形、覆土、播撒草籽、後期管護等環節,

清除地質災害隱患,達到治理區與周邊地形地貌基本協調,恢復土地使用功能。”

錫林河水庫位於錫林河下游,保護區面積12平方公里,總庫容2003萬立方米,為水資源匱乏區的錫林浩特市承擔著補給地下水、蓄水防洪的任務。采坑治理工程作為打造錫林河30公里景觀帶地貌修復工作的重要部分,

破損山體經過治理融入周圍地貌後,還將通過林木種植等提升恢復區植被覆蓋率,直到與自然草場融合為一,隨著各相關部門工作的開展,水庫周邊植被蓋度正逐年增長。

歌者用“養育兩岸鮮花朵朵”讚美錫林河,如今,錫林浩特市正通過提升沿河綠化水準,做好庫區整體環境整治,讓錫林河水庫景觀更怡人,

讓錫林河金色的波浪愉快地唱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