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萌讀《道德經》三六:物竟天擇,適者生存 VS 無為而無不為

萌解: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煉石以成鐵、沙石、水泥……是為分,

交而合為鋼筋混凝土以為複凝,還是原來的東西,分而合以為人所用。莽荒之人分以工、農、商……,是為分,合而形成人類社會以得文明發展,還是原來的人,分而合以成家、成團、成國……,以促發展進步。……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上帝若要滅誰,必先讓誰膨脹。物壯則老,老而衰,衰而弱。夫強則剛,剛則易碎,碎而……

將欲奪之,必固予之。

——吃誰飯,跟誰走。有奶才是娘,有花才招蝶。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天上不會掉餡兒餅,天下沒有免費的餐飯。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這些都是很簡明的道理。柔以知繞,弱以知避退,剛顯直莽,直莽易傷,所以立身處事,守柔弱以知進退好些。魚離不開水,國之大利器啊,不可用啊!

編外話:

這一段話內容前面幾句猛一看,這是在教人做事,成功名,立大業嗎?的確這方面去理解也沒有錯。雖然都是些簡明的常理,不懂的人胡攪蠻纏。而懂的人就很可怕了,成功名,立大業,無所不可!這是好事啊,為什麼說可怕?可怕之處在哪裡?正如老子最後一句說的,此簡明的常理是一柄利器,利器之用必有大傷,非不得已而用之。君不見多少心念歪斜之人用之搞得多少人傾家當產,

家破人亡;君不見多少正人君子用之亦是搞得不少人哀聲歎氣,叫苦連天。

當然,利器之用,利器剛直亦有損,逞強而衰,這也是自然而然。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老子根本思想——無為而無不為。兩方面意思:一是不能為而無為,另一層意思能為(執利器)而不為。歸根結底,尊自然之為為我為。差不多就是命裡有時終須有,

命裡無時莫強求。那麼能為而無為與不能為而無為便沒有什麼分別。

“無為而無不為。”此為道德,非人德。人生而缺,人建之國亦有缺,因此,不管于國,於個人立身處世,此理皆是理想。自古以來,成功名、立大業,都是主流的價值觀所在,因此,社會得以進步發展,也因此,社會弊端不絕。雖然如此,社會依然在搖搖晃晃地前行,而並沒有斷毀,至少目前還沒有,為什麼呢?自然之為也:人生而有缺,

須自強不息,大德處上。大德者知進退,能為而常無為,萬不得已而為。

自然法則為: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然日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天在變,人安能不自強?自強方有利器,常以柔弱之道為用,萬不得已而用行利器,此非退而求其次之道。能行至此,可謂已是人道巔峰吧?

說到此,突然明瞭原來我們生活在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的殘酷世界,而儒、釋、道文化綜歸起來是要告訴我們:人要自強、也要知止。這些文化何償不是為我們個體生命,社會團體,家國指引方向的明燈。

深入淺出《道德經》三五章: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太平 樂與餌,過客止

悟感《道德經》三四章:神棍思維成長記——神或許真的存在

國學一本通19:道德經 ¥14.3 購買

這些文化何償不是為我們個體生命,社會團體,家國指引方向的明燈。

深入淺出《道德經》三五章: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太平 樂與餌,過客止

悟感《道德經》三四章:神棍思維成長記——神或許真的存在

國學一本通19:道德經 ¥14.3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