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關於獻血的謠言,你是時候該知道真相了

獻血,自己受益,幫助別人,惠及家人。你也希望自己能奉獻這份神聖的禮物,然而,關於獻血傷身的傳言卻又讓你猶豫不決? 6月12 日國際獻血日,是時候還原真相了。

獻血傷身? NO ! NO ! NO !

過去迷信觀點認為,獻血傷身,這也是阻擋人們獻血的最大障礙。科學理論和世界各地無數的實踐表明:獻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正常人總血量約為4000 ~ 5000 毫升,大約占體重8%,參與迴圈的血液占全部血容量的80%,平時有20%儲存在肝臟、脾臟等臟器中。一次獻血約200~400 毫升,

不足總血量的10%,不會影響你的工作、購物或是陪孩子。獻血後,總血量會不會就少了?不會,儲存在肝臟、脾臟等臟器中的血液會很快釋放出來,參與身體的血液迴圈,加上人體骨髓不停地在造血,72 小時之內身體就會恢復原有的血容量。

其實,獻血不僅無害,理論上獻血對健康甚至有一定的好處:人體細胞不斷在進行新陳代謝,如紅細胞的壽命為120 天,血小板為8~10 天,獻血可以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

降低血液粘稠度,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

獻血會導致人發胖?

這可能是不少女士不敢獻血的一個原因。實際上,獻血本身是不會造成身體發胖的,但獻血後如果總暗示自己身體“虛”,然後大力進補,過多攝入高營養、高熱量的食物,體重豈有不增加的道理?獻血該積極就積極,只要獻完血後不過度進補,就不用擔心發胖啦。

獻血會造成感染?

擔心感染,

所以就不獻血?目前采供血機構使用的采血針頭、血袋和耗材,都是經過嚴格滅菌消毒的一次性合格產品,且嚴格執行一人一針,因此,在正規血站或獻血車上獻血是非常安全的,絕不會造成感染。

獻血會引起貧血?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其實根本沒搞明白什麼是貧血。貧血不是血量少了,而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下限了,通俗解釋,就是血紅蛋白濃度低了,

成年男性血紅蛋白(Hb)濃度

獻血會造成血壓異常?

血壓受情緒影響很大,正常人獻血後是不會影響血壓的,個別獻血者獻血後出現過血壓偏高或偏低的現象,多是由於興奮和緊張所致,只要獻血後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定,血壓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獻血會導致上癮?

謠言是這麼說的:經常獻血會造成體內造血功能強化,導致獻血者時常會有血管膨脹的感覺,須經常性獻血才能降低這種不適感。聽著是不是有三分道理?其實是無稽之談。造血功能強化僅表現在獻血後的很短時間,血量補足後即恢復正常,不會出現所謂的生理性上癮。

打算獻血的你需要注意什麼呢?

與上次獻血時間最好相隔6 個月以上,每次可以獻 200~400 毫升血液;女性保證自己的體重不低於45千克,且要避開經期。

獻血前一周內沒有感冒和急性腸炎,沒有服藥,24 小時內沒有飲酒。

獻血前一天晚餐要清淡,避免攝食高蛋白及油膩食物,也不要大量飲水,保持良好的睡眠。

獻血前避免空腹,可提前吃些清淡飲食,如稀飯、饅頭、麵包等,以免出現頭暈、心慌等不良反應。獻血過程中保持心情愉快,放鬆身心。

獻血後注意休息,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避免熬夜;獻血後一般不必補充營養,可適當進食新鮮果蔬和優質蛋白質,適當多飲水。

編輯 趙真 文 雷霖 插圖 Hannah

“我怎麼又美又有趣~”聽說每天看我的人都有這個煩惱~

要不要一起玩?點一下訂閱就行。

且要避開經期。

獻血前一周內沒有感冒和急性腸炎,沒有服藥,24 小時內沒有飲酒。

獻血前一天晚餐要清淡,避免攝食高蛋白及油膩食物,也不要大量飲水,保持良好的睡眠。

獻血前避免空腹,可提前吃些清淡飲食,如稀飯、饅頭、麵包等,以免出現頭暈、心慌等不良反應。獻血過程中保持心情愉快,放鬆身心。

獻血後注意休息,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避免熬夜;獻血後一般不必補充營養,可適當進食新鮮果蔬和優質蛋白質,適當多飲水。

編輯 趙真 文 雷霖 插圖 Hannah

“我怎麼又美又有趣~”聽說每天看我的人都有這個煩惱~

要不要一起玩?點一下訂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