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敲鼓”吸引異性 澳本土動物棕櫚鳳頭鸚鵡使用工具製作音樂

澳洲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數年對澳洲本土動物棕櫚鳳頭鸚鵡(palm cockatoos)進行追蹤,

發現這種鸚鵡通過“敲鼓”來吸引異性,研究人員稱,儘管動物界也有其他動物使用工具,但都是用於覓食,棕櫚鳳頭鸚鵡則是用工具來敲鼓吸引異性。同時,它也為人類敲鼓起源提供了線索。

澳廣網29日報導,這一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Science Advances)。就像人類敲鼓一樣,雄性棕櫚鳳頭鸚鵡用樹枝等做出的鼓棒敲打一種穩定的韻律:雄性鸚鵡利用敲鼓,

以及複雜的叫聲、擺翅膀來吸引雌性。

主研究員、ANU教授海因索恩(Robert Heinsohn)表示,棕櫚鳳頭鸚鵡是第一個能夠刻意選擇自己獨有韻律的動物,而且其他動物儘管也使用工具,但多數都是用工具覓食,棕櫚鳳頭鸚鵡則能利用工具進行其他用處,“它是唯一已知利用‘特別時尚’的工具加強聲音,而後敲鼓形成固定韻律,就像人類做的一樣。”

為了記錄棕櫚鳳頭鸚鵡的鼓聲,研究人員花費數年追蹤它們的蹤跡,

並研究它們如何表演,而後記錄下來。研究人員記錄了18只雄性鸚鵡製作出的131種鼓聲。通過對比研究,研究人員認為它們的鼓聲並不是隨機的,而是“一種顯著的固定形式進行的。”它們設定一種韻律,而不是僅僅辨認並追隨另一隻鳥的聲音,這是動物界的首次發現。

研究人員還發現,每只鸚鵡都有自己獨特的敲鼓方式,一些鸚鵡傾向於更明快的敲擊,而另一些則緩慢敲擊。

海因索恩稱,很顯然,它們在表演中加上自己的獨有元素。

海因索恩還表示,這一研究表明,棕櫚鳳頭鸚鵡的敲鼓行為與人類樂器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所以它們為人類早期開始敲鼓的原因提供線索:也可能是在向異性展示自己。

原文鏈:http://www.au123.com/news/australia/mainstream/20170630/410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