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裡皮國足和02年米盧時代大對比!為啥世界盃不能出線?沒法比啊

中超一片霾氣,只見足協忙著開罰單,而不見國腳的進步。國足的退步已經是有目共睹,即使來了裡皮也沒有取得足夠滿意的分數,俄羅斯世界盃已漸行漸遠,回想2002年世界盃出線,

即使沒有日韓參加等很多有利因素,但那時的國足確實是兵強馬壯,與今日裡皮國足一比,目前的陣容真是無法與之抗衡!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如果將現裡皮時代國腳和米盧時代衝擊世界盃10強賽的國腳(按10強賽首發最多),根據大致場上位置做個一對一的比較的話,

可知優略:曾誠VS江津,馮瀟霆VS範志毅,張琳芃VS孫繼海,梅芳VS李瑋峰,薑志鵬VS吳承瑛;在中場上的比較,可能鄭智VS李鐵還可以一拼,但剩餘的蒿俊閔、黃博文、王永珀和張稀哲(包括於漢超和吳曦)等人是無法與當時的祁宏,馬明宇、李霄鵬和於根偉等人組成的中場抗衡的!前鋒更不用說了,郜林VS楊晨,武磊VS郝海東,(即使算上於大寶和張玉寧),整體這個感覺沒法比……

你會發現,真的,可能除了守門員曾誠VS江津;以及37歲鄭智VS李鐵;這二個組合裡可一拼高下外,真的感覺到目前的國腳全輸,以目前的陣容來看真是不如15年前的國腳組合!

1994年開啟的甲A聯賽如火如荼,不到幾年就培養了一批出色的國足隊員,也成功的沖進了2002年世界盃;可經過世界盃的洗禮本應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2004年又將原甲A組聯賽改為“中超”!可十幾年過去了卻屢次衝擊世界盃失敗,應該深刻反思,為何國腳錢拿的越來越多,但水準卻一代不如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