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冷萃咖啡漸成“新勢力”:它是如何改變咖啡這門生意的?

017-06-27 Evelyn杜 咖門

“聽名字就能降溫”、“咖啡界鄙視鏈頂端”、“高貴冷豔的存在”……

如果玩個“咖啡猜猜看”,你大概毫不費力地能猜出這些是用來形容誰的——冷萃咖啡,伴隨著夏天越來越驕縱的溫度,它也有種越來越流行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冷萃咖啡卻似乎不滿足一個“顏值擔當”,甚至,它正在欲圖悄悄地“改變”咖啡行業?

1

冷萃咖啡——夏日新寵?

夏至過後,天氣愈熱,任何打了“冷”字標籤的飲品,似乎都會更好賣一點點。

位於紐約的一家咖啡館Gregorys Coffee,從五月就開始監測氣溫變化,

逐步更換菜單。通常這家店75%的咖啡都是熱的,25%是冷的。到最熱的七八月,這一數字將會被完全調換。

而在國內,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咖啡品牌也紛紛上新“冷”咖啡;甚至在網上隨便一搜,就會出來不少製作“冷”咖啡的教程,每個還都冠以“今夏”“時髦”“流行”等字眼。

但這些“冷”咖啡,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冰咖啡,而是需要通過專業器具進行萃取過濾,才能製作出來的“冷萃咖啡”。

▲更“講究”的冷萃咖啡

普通的冰咖啡,為了迅速達到涼的效果,是把冰加到熱咖啡裡進行冷卻而成,但冰融化之後會稀釋咖啡,導致味道變淡。而冷萃咖啡是用冷水萃取,整個過程沒有加入多餘的水,幾乎不影響咖啡的濃度。

另一方面,冷萃咖啡和傳統熱萃取咖啡相比,

最突出的兩個特點是:低溫和長時間萃取。熱咖啡萃取咖啡一般都低於5分鐘,最快只要18-23秒;而冷萃咖啡需要至少12個小時,其口感更佳馥鬱,甚至會有甜味。

從品質上來看,冷萃咖啡有種要成為“夏日新寵”的節奏啊。

2

從小眾市場到逐漸流行

在美國,冷萃咖啡的需求正在逐年增加,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你是咖啡店的經營者,就一定要考慮推出冷萃咖啡。

冷萃咖啡原來只在美國南部的新奧爾良流行。大概在10年前,經藍瓶和樹墩城的改良,冷萃咖啡開始從南方延伸到了全國,但仍是個小眾市場。

▲從小眾市場開始

2015年,星巴克在美國的一些連鎖店推出了冷萃咖啡,引爆社交網路,開始進入更多人的視線。

幾家美國連鎖咖啡店,追隨著星巴克的腳步,推出了冷萃咖啡產品線,把冷萃咖啡普及到了歐洲、亞洲。

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不也在四月份推出了一款氣致冷萃嘛,也許當時你沒有太留意,但現在,這款新產品越來越流行了。

現在,你幾乎可以在美國任何一個賣咖啡的地方看到冷萃咖啡,比如,美國的13000多家星巴克,連鎖咖啡老牌 Peet's,甚至是賣甜甜圈的Dunkin’ Donuts。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知道了這個除拿鐵、卡布奇諾、美式之外的新選擇。借助連鎖店的宣傳,這個小眾市場正在飛速地成長,如今已經變成一種具有大眾市場吸引力的咖啡品類。

更多產品形式的冷萃咖啡也在出現,精品咖啡品牌藍瓶咖啡、樹墩城等推出“罐裝”冷萃產品,國內的Seesaw咖啡推出的冷泡咖啡,除了現制還有咖啡包……

▲藍瓶咖啡推出的即飲冷萃咖啡

適應不同場景和需求的冷萃產品的出現,不也是這一產品走向大眾化、或被推動著流行起來的象徵麼?

3

“慢功夫”的冷萃,要改變咖啡生意?

1

“喚醒”消費人群

過去,咖啡在夏天的銷量並不理想,遠不如冬季一杯氣息嫋嫋的熱咖啡吸引人。但是,冷萃咖啡出現後,情況改變了。冷萃咖啡不僅使咖啡店夏日銷量激增,也吸引了品味獨特的年輕人。

▲這在冬天很誘人,而夏天,更想遠離

Gregorys Coffee的負責人表示,夏日高峰時,旗下的連鎖咖啡館每天可賣出10000份冷萃咖啡。藍瓶咖啡的創始人將冷萃咖啡形容成——咖啡版本“她有我也要有”。冷萃咖啡這一小眾產品加上社交媒體的助攻,激發了年輕消費者的購買欲。

2

“激發”行業潛力

冷萃咖啡的興起,讓專門做冷萃咖啡的店也逐漸流行,其運作方式和供應鏈與傳統咖啡店不同。由於萃取時間很長,咖啡館極力避免萃取的時間永遠跟不上售出的速度的情況發生。

專門做冷萃咖啡的Ruby Coffee Roasters創始人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冷釀方案,將方案的每一步都細化到天數、小時和分鐘。例如,咖啡豆需要放置21-28天才能烘烤;攪拌水中咖啡渣需要大勺子,攪拌時間在5分鐘。

對於他們來說,必須要充分利用一分一秒,讓供應鏈不會出現缺口,避免供不應求的局面。Ruby Coffee Roasters甚至可以讓顧客10秒內拿到一杯可口的冷萃咖啡。去年,Ruby Coffee的業績是在邁阿密地區最好的。

3

“創新”咖啡自身

冷萃咖啡這一品類也在發生變化,從店內出售“升級”成了罐裝、瓶裝的即飲產品,開闢了即飲的高價格新品類。截至5月,美國南部的250家Target百貨都在賣瓶裝的冷萃咖啡。

在波士頓,洛杉磯,紐約和三藩市等地,為大公司供應咖啡的批發商Joyride Coffee,也開始推出桶裝的冷萃咖啡,供公司們選擇。

冷萃咖啡改變了咖啡與牛奶的關係,從而創造出了更多商機。熱萃取會帶出咖啡的酸味,因此加上牛奶以後,總有些怪怪的。而冷萃咖啡會與牛奶完美結合,牛奶的口感飽滿,有絲滑的感覺。

▲看圖就很絲滑

借著這個特點,咖啡師和糕點師們,腦洞大開,推出冷萃咖啡霜淇淋、冷萃咖啡蛋糕、冷萃咖啡麵包。

以不帶酸味為賣點,並創造了很多創新的冷萃咖啡,實際在咖啡界並不怎麼被認可。咖啡的“酸”成就了咖啡的偉大,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都生產于高海拔地區,由於複雜的酸性,才被賦予了更高的價格。

瞭解更多行業內幕,點擊“閱讀原文”,訂閱《咖sir說》~

— End —

文章整理自36氪

統籌:咖sir | 編輯:政雨

借助連鎖店的宣傳,這個小眾市場正在飛速地成長,如今已經變成一種具有大眾市場吸引力的咖啡品類。

更多產品形式的冷萃咖啡也在出現,精品咖啡品牌藍瓶咖啡、樹墩城等推出“罐裝”冷萃產品,國內的Seesaw咖啡推出的冷泡咖啡,除了現制還有咖啡包……

▲藍瓶咖啡推出的即飲冷萃咖啡

適應不同場景和需求的冷萃產品的出現,不也是這一產品走向大眾化、或被推動著流行起來的象徵麼?

3

“慢功夫”的冷萃,要改變咖啡生意?

1

“喚醒”消費人群

過去,咖啡在夏天的銷量並不理想,遠不如冬季一杯氣息嫋嫋的熱咖啡吸引人。但是,冷萃咖啡出現後,情況改變了。冷萃咖啡不僅使咖啡店夏日銷量激增,也吸引了品味獨特的年輕人。

▲這在冬天很誘人,而夏天,更想遠離

Gregorys Coffee的負責人表示,夏日高峰時,旗下的連鎖咖啡館每天可賣出10000份冷萃咖啡。藍瓶咖啡的創始人將冷萃咖啡形容成——咖啡版本“她有我也要有”。冷萃咖啡這一小眾產品加上社交媒體的助攻,激發了年輕消費者的購買欲。

2

“激發”行業潛力

冷萃咖啡的興起,讓專門做冷萃咖啡的店也逐漸流行,其運作方式和供應鏈與傳統咖啡店不同。由於萃取時間很長,咖啡館極力避免萃取的時間永遠跟不上售出的速度的情況發生。

專門做冷萃咖啡的Ruby Coffee Roasters創始人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冷釀方案,將方案的每一步都細化到天數、小時和分鐘。例如,咖啡豆需要放置21-28天才能烘烤;攪拌水中咖啡渣需要大勺子,攪拌時間在5分鐘。

對於他們來說,必須要充分利用一分一秒,讓供應鏈不會出現缺口,避免供不應求的局面。Ruby Coffee Roasters甚至可以讓顧客10秒內拿到一杯可口的冷萃咖啡。去年,Ruby Coffee的業績是在邁阿密地區最好的。

3

“創新”咖啡自身

冷萃咖啡這一品類也在發生變化,從店內出售“升級”成了罐裝、瓶裝的即飲產品,開闢了即飲的高價格新品類。截至5月,美國南部的250家Target百貨都在賣瓶裝的冷萃咖啡。

在波士頓,洛杉磯,紐約和三藩市等地,為大公司供應咖啡的批發商Joyride Coffee,也開始推出桶裝的冷萃咖啡,供公司們選擇。

冷萃咖啡改變了咖啡與牛奶的關係,從而創造出了更多商機。熱萃取會帶出咖啡的酸味,因此加上牛奶以後,總有些怪怪的。而冷萃咖啡會與牛奶完美結合,牛奶的口感飽滿,有絲滑的感覺。

▲看圖就很絲滑

借著這個特點,咖啡師和糕點師們,腦洞大開,推出冷萃咖啡霜淇淋、冷萃咖啡蛋糕、冷萃咖啡麵包。

以不帶酸味為賣點,並創造了很多創新的冷萃咖啡,實際在咖啡界並不怎麼被認可。咖啡的“酸”成就了咖啡的偉大,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都生產于高海拔地區,由於複雜的酸性,才被賦予了更高的價格。

瞭解更多行業內幕,點擊“閱讀原文”,訂閱《咖sir說》~

— End —

文章整理自36氪

統籌:咖sir | 編輯: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