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認為自己還比不上暴君北齊高洋

本文是【大鵬說《通鑒》之214】

一直以來,中國皇帝群體的優秀代表、光榮楷模,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都認為自己是個很能忍的皇帝。

無論大臣批評自己的話多難聽,做出的事再不符合自己意願,

只要是出於公心,他都會即使裝也要裝出和顏悅色的表情,認真傾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不會像桀紂之類的暴君那樣,一言不合就要人家腦袋。

尤其是對魏徵這老小子,更是百般容忍。

想去終南山遊玩,行裝都收拾好了,怕魏徵批評,

愣是沒有成行。

正玩著鳥,見魏徵來了,趕忙藏進懷裡。

魏徵也著實夠陰,明明知道皇帝懷裡藏著一隻鳥,就是嘮嘮叨叨說個沒完,硬生生把可憐的鳥兒給活活悶死。

魏徵虐我千百遍,我待魏徵如初戀。

可這次,是萬萬不能忍了。

讓唐太宗李世民不能忍的這次事件,主角不是魏徵,而是另一個人:盧祖尚。

貞觀二年,西元628年十月,交州(今天越南河內一帶)都督腐敗掉了,“以貪得罪”,李世民準備派瀛洲(今天河北河間縣附近)刺史盧祖尚前去接任。

任前談話中,李世民對盧祖尚說,交州是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好地方,但一直以來沒有合適的人去鎮撫。

朕看你是個可造之材,去那吧,給朕把交州的局面儘快打開,抓緊時間改變交州貧窮落後的面貌。

盧祖尚前腳領旨謝恩,後腳回到家裡就後悔了。

交州那烏煙瘴氣之地,我這老身板可受不了,這鍋不能背,交州不能去。

遂“辭以舊疾”,老臣我舊病復發,上不了路,皇帝您還是另找他人吧。

李世民派“房謀杜斷”的杜如晦去做工作,“匹夫猶敦然諾,奈何既許朕而複悔之”,老百姓都知道一個唾沫一個坑,你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怎能如此出爾反爾。

盧祖尚的頭搖德像撥浪鼓似的,

不去,不去!

十月十五,李世民又親自做思想工作,“上複引見,諭之”。

盧祖尚還是不買帳,就是不去。

盧祖尚覺得李世民應該很好說話,所以有這個我的命運我做主的底氣。

殊不知,悄然之間,他已經觸碰了皇帝核心的逆鱗。

李世民殺心已起。

你一個盧祖尚朕都指揮不動,還怎麼當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領導核心,“我使人不行,何以為政”!

盛怒之下,李世民“命斬於朝堂”,

喝令左右在朝堂當場斬殺盧祖尚。

唐太宗畢竟是唐太宗,英明就英明在“尋悔之”,不一會就後悔了,畢竟是一條活生生的人命。

過兩天,李世民和宰相們開務虛會,突然拋出個問題,“齊文宣帝何如人”,北齊文宣帝高洋是個什麼樣的人啊!

高洋是北齊開國皇帝,前期是“英雄天子”,後期自我放縱,動不動就以殺人為樂,成為南北朝有名的暴君。

李世民這問話,明顯是因為前幾天當朝斬殺盧祖尚的事心虛,想試探一下宰相們如何評價。

魏徵發話了,高洋是殘暴濫殺,但人家還是講理的。來來來,陛下,臣給你講個故事。

北齊青州長史魏愷出使南朝梁國回來,高洋讓他去當光州長史。魏愷不去,高洋大怒,和你一樣,準備當場就要人家性命。

魏愷分辨道,臣本來在大州青州當長史,出使梁國回來有功無過,卻讓我去小州萊州當長史,這不是欺負人嘛,我為毛要去。

聽完魏愷的一番剖白,人家高洋立馬不予追究,尊重魏愷的選擇。

有高洋在前面做榜樣,皇帝您還是做個自我批評吧。

李世民當即知錯就改,“然。向者盧祖尚雖失人臣之義,朕殺之亦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盧祖尚固然有錯,朕也太過殘暴。在這點上,朕連高洋這個暴君都不如,慚愧啊!

自我批評完,李世民立馬整改,“命複其官蔭”,為盧祖尚恢復名譽,予以平反,並保留其兒子入仕當官的特權。

大唐和中國古代政治,承認皇帝作為領導核心的領袖地位和天子權威,但又對這種絕對權力進行限制和約束,皇帝犯錯也必須自我批評,立行立改。

皇帝核心犯錯很正常,關鍵是知錯就改,而不是永遠偉大、光榮、正確。

前期是“英雄天子”,後期自我放縱,動不動就以殺人為樂,成為南北朝有名的暴君。

李世民這問話,明顯是因為前幾天當朝斬殺盧祖尚的事心虛,想試探一下宰相們如何評價。

魏徵發話了,高洋是殘暴濫殺,但人家還是講理的。來來來,陛下,臣給你講個故事。

北齊青州長史魏愷出使南朝梁國回來,高洋讓他去當光州長史。魏愷不去,高洋大怒,和你一樣,準備當場就要人家性命。

魏愷分辨道,臣本來在大州青州當長史,出使梁國回來有功無過,卻讓我去小州萊州當長史,這不是欺負人嘛,我為毛要去。

聽完魏愷的一番剖白,人家高洋立馬不予追究,尊重魏愷的選擇。

有高洋在前面做榜樣,皇帝您還是做個自我批評吧。

李世民當即知錯就改,“然。向者盧祖尚雖失人臣之義,朕殺之亦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盧祖尚固然有錯,朕也太過殘暴。在這點上,朕連高洋這個暴君都不如,慚愧啊!

自我批評完,李世民立馬整改,“命複其官蔭”,為盧祖尚恢復名譽,予以平反,並保留其兒子入仕當官的特權。

大唐和中國古代政治,承認皇帝作為領導核心的領袖地位和天子權威,但又對這種絕對權力進行限制和約束,皇帝犯錯也必須自我批評,立行立改。

皇帝核心犯錯很正常,關鍵是知錯就改,而不是永遠偉大、光榮、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