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中醫創業沙龍,神黃CEO周晉分享創業感悟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業熱潮席捲全國,很多年輕學子也加入了創業大軍。
但由於缺乏創業經驗,年輕的創業者們面臨著很多難題!

創業之初,如何組建團隊?

怎樣的商業模式更合理?更賺錢?

創業時,選擇自己擅長的還是資本青睞的?

在創業過程中,應該保持怎樣的心態和做事方式?

6月22日,神黃CEO周晉來到北中醫創新創業指導中心,分享了自己在“中醫+互聯網”創業道路上的寶貴經驗!

周晉表示:“大家都在聊創業模式,每個人的感受各不相同。我的創業經驗不一定都對,希望大家通過我的分享,再一次思辨自己的創業項目,在前進的路上節省一點時間。”

在本次創業沙龍活動上,周晉從團隊、方向、商業模式、做事四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創業感悟。

團隊:合夥人不能多,也不能少

合夥人的問題是創業開始前就要解決的,是創業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問題。周晉提到:“為什麼說合夥人不能多也不能少?人多,就會在溝通上花很多時間,人少,就會忙不過來。今天在座的都是比較年輕的創業者,可能大家覺得關係不錯,就在一起創業了,神黃的初始階段也是這樣。但是開始做事之後就會發現,做決策變得很困難,所以工作分一分,拿主意的人少一點,對快速開展工作有好處。

當然人太少也不行,比如我們團隊的一位元產品經理,在加入神黃前自己開發了一個中醫百科,非常好,但後來出現業務瓶頸,急需合夥人加入。但因為他已經把事情做了80%,再招人進來,以平等的身份合作,就變得很困難。所以合夥人的問題,在一開始就要想清楚。”

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創業團隊也是如此。即使合夥人很強,也只是三四個人強,如果團隊不強,

做任何事都要事必躬親,發展就很難。團隊強大,初始員工可以升級為管理層,這樣在團隊擴充時,不會出現人員斷層。第一批員工很重要,在構建初始團隊的時候,就要充分考察這些員工的潛力。

北中醫的青年創業者們

方向:年輕創業者應更多考慮用戶價值

創業初期一定要考慮賺不賺錢嗎?周晉認為,年輕的創業者不需要過多地考慮商業價值的重要性。“一方面,大家不一定能考慮的很清楚,即使想法很清晰,但不一定能和現實結合的很好;另一方面,大家都很年輕,更擅長的是發現用戶價值。我們往往是因為對一件事有一些感受之後,才會產生一些想法。比如,看到很多人做事效率低,或者一些人正承受著某些痛苦,我們想用一種方式或產品去改變現狀,這就是我們發現的用戶價值。在缺乏經驗的前提下,對應商業價值的把控肯定不如對用戶價值的把控好,這時候就不妨揚長避短,把用戶價值做到位。”

做自己擅長的,還是資本青睞的,這是選擇創業方向的另一個重要問題。作為一名有5年創業經驗的“老司機”,周晉認為,做自己擅長的才能發展的更長遠。“創業頭兩年,大家可能感觸不深,但時間長了,會出現審美疲勞。我們做‘中醫+互聯網’創業,如果只是因為資本青睞中醫,或是中醫領域競爭不激烈,但團隊本身不想學習中醫,生病了也不看中醫,我們做這件事就不能全情投入。”

商業模式:不能掩耳盜鈴,少發明,多借鑒

談到商業模式,周晉認為,掩耳盜鈴雖然可笑,卻是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一種商業模式,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可能根本不賺錢,但是很多人還是在給自己打雞血,給團隊鼓士氣,堅持認為這種模式賺錢,本身就很不現實。另外,商業模式沒有專利,可以借鑒。因為已經有人為你趟出了一條路,而且使用者願意付費的模式也只有那幾種,所以如果沒有能力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借鑒是不錯的選擇。

神黃CEO周晉

做事:決策速度很重要,腳踏實地,做減法,多聯合

在做事方面,周晉給年輕的創業者們提供了四點建議。

首先,創業者每天都在做決策,決策的速度更重要,而正確與否就不那麼重要。因為面臨選擇時,很難說一個東西是錯的。

第二,腳踏實地。創業之前要想清楚為什麼創業,如果想要撈一筆快錢或者快速出名,可以不用腳踏實地。如果想通過一次創業活動,擴大人脈,瞭解做事的方法,即使生意不成但事情做的不錯,就必須腳踏實地。共用單車火了之後,馬上就出現了共用充電寶、共用籃球,因為“共用經濟”專案很容易拿到融資。但習慣了快速成功之後,既不能積累做事情的經驗,也很難在涉足新領域時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

第三,做減法。真正的做減法是非常痛苦的,要不要做中醫直播、中藥、電商、教育?其他人做了,而且成功了,能保證自己不跟風嗎?一名成熟的創業者,一定要清楚哪些事自己一定不做,這樣才能在專注的一個領域取得成績。

最後,多聯合。做很多減法,產品或服務對使用者的滿足必然是有限的,所以要與更多的資源合作。把自己專注的一環做到極致,在進行合作時才有更多籌碼。與上下游的聯合,可以快速增加用戶量,還能夠幫助你瞭解整個行業的運作形態。聯合是被很多創業者忽略的,很多人都想做好一環之後,再做第二環,不斷自我擴展,然而這種方式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即使BAT體系的建立,很多也是通過收購、合作完成的。

我們想用一種方式或產品去改變現狀,這就是我們發現的用戶價值。在缺乏經驗的前提下,對應商業價值的把控肯定不如對用戶價值的把控好,這時候就不妨揚長避短,把用戶價值做到位。”

做自己擅長的,還是資本青睞的,這是選擇創業方向的另一個重要問題。作為一名有5年創業經驗的“老司機”,周晉認為,做自己擅長的才能發展的更長遠。“創業頭兩年,大家可能感觸不深,但時間長了,會出現審美疲勞。我們做‘中醫+互聯網’創業,如果只是因為資本青睞中醫,或是中醫領域競爭不激烈,但團隊本身不想學習中醫,生病了也不看中醫,我們做這件事就不能全情投入。”

商業模式:不能掩耳盜鈴,少發明,多借鑒

談到商業模式,周晉認為,掩耳盜鈴雖然可笑,卻是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一種商業模式,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可能根本不賺錢,但是很多人還是在給自己打雞血,給團隊鼓士氣,堅持認為這種模式賺錢,本身就很不現實。另外,商業模式沒有專利,可以借鑒。因為已經有人為你趟出了一條路,而且使用者願意付費的模式也只有那幾種,所以如果沒有能力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借鑒是不錯的選擇。

神黃CEO周晉

做事:決策速度很重要,腳踏實地,做減法,多聯合

在做事方面,周晉給年輕的創業者們提供了四點建議。

首先,創業者每天都在做決策,決策的速度更重要,而正確與否就不那麼重要。因為面臨選擇時,很難說一個東西是錯的。

第二,腳踏實地。創業之前要想清楚為什麼創業,如果想要撈一筆快錢或者快速出名,可以不用腳踏實地。如果想通過一次創業活動,擴大人脈,瞭解做事的方法,即使生意不成但事情做的不錯,就必須腳踏實地。共用單車火了之後,馬上就出現了共用充電寶、共用籃球,因為“共用經濟”專案很容易拿到融資。但習慣了快速成功之後,既不能積累做事情的經驗,也很難在涉足新領域時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

第三,做減法。真正的做減法是非常痛苦的,要不要做中醫直播、中藥、電商、教育?其他人做了,而且成功了,能保證自己不跟風嗎?一名成熟的創業者,一定要清楚哪些事自己一定不做,這樣才能在專注的一個領域取得成績。

最後,多聯合。做很多減法,產品或服務對使用者的滿足必然是有限的,所以要與更多的資源合作。把自己專注的一環做到極致,在進行合作時才有更多籌碼。與上下游的聯合,可以快速增加用戶量,還能夠幫助你瞭解整個行業的運作形態。聯合是被很多創業者忽略的,很多人都想做好一環之後,再做第二環,不斷自我擴展,然而這種方式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即使BAT體系的建立,很多也是通過收購、合作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