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感謝香港,祝福未來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與香港同胞共同見證這個大喜之日,我心潮澎湃,十分激動。

茅臺集團三萬多員工,為香港的未來表達最美好的祝福,祝願香港正青春,祝願香港更美好。

二十年過去,鬥轉星移,滄海桑田。

今天,世界已從噴氣飛機時代進入移動互聯網的大資料時代。不管世界如何變化,我們對香港的祝福永遠不變,希望這片美麗的土地永遠充滿活力,希望東方之珠一直星光燦爛。

國酒茅臺與香港,有著深厚的情緣。

茅臺的成長,離不開香港同胞的幫助與熱愛。在國家封閉時代,香港是茅臺通向世界的寶貴視窗——我們不能忘記,1954年,茅臺酒就在香港展出,獲得好評如潮;在國家走向開放的今天,香港則是茅臺與世界關聯的重要驛站。

茅臺人銘記香港、感謝香港。二十年,香港見證了茅臺的崛起和騰飛,茅臺也見證了了香港的變遷和成長——1997年香港回歸,茅臺則是同年改制,投身市場大潮;2015年,茅臺酒榮獲巴拿馬金獎100周年,我們舉辦的海外慶典系列活動,首站儀式就選擇在香港。

過去二十年,是茅臺轉型跨度最大的一段歷史。我們從香港的智慧受益,從內地市場的開拓起步,不斷融入全球經濟迴圈。茅臺由此獲得巨大的增長,產品遍佈世界各地。

今天,茅臺酒在海外市場的銷量,是二十年前茅臺集團整體收入的三倍還多。

茅臺感謝香港。是你們,為我們早期的國際貿易提供了巨大幫助;也是你們,開拓了我們的視野,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如此豐富的營養。沒有當年在這裡的蹣跚學步,就沒有茅臺今天在世界的廣泛深入。

我們鍾愛這個美麗的都會,我們鍾愛這裡多元的文化。未來,茅臺將一直見證香港的更大成長,並願意為香港同胞的每一分成就喝彩。

我們祝福香港,我們祝福祖國,我們祝福美好的未來。

【附】

國酒茅臺:國人為之驕傲的民族品牌

寫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

香港回歸祖國,轉眼20載。

茅臺與香港有著深厚的情緣。香港是中國對外開放的視窗,茅臺則是一張飄香名片——都是蓬勃中華的見證者。

百年風雨百年傳奇

香港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跡的地方。一百多年來,香港從偏居一隅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享譽全球的現代化大都市。

也是在一百年前,茅臺從貴州邊遠河谷走出,歷盡艱辛,終於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亮相,並一舉奪得博覽會金獎,書寫了一段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百年傳奇。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清晰感受到那段盪氣迴腸的時光,品味到那罐打翻的茅臺酒在歲月深處散發著的幽幽醇香。

昂然步入世界名酒之林的中國茅臺,與法國幹邑白蘭地、英國蘇格蘭威士卡並稱為世界三大蒸餾酒。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貴州茅臺酒廠也在這一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開始真正投身市場大潮。香港和茅臺,在同一時間節點從新的起點邁步,擁抱美好未來。

百年風雨,香港變成了璀璨無比的東方之珠,而茅臺先後18次斬獲國際金獎,昭示著一個民族品牌的不懈進取。

香港對茅臺始終別有厚愛。1954年,茅臺酒首次在香港展出,好評如潮;1955年,茅臺開始在香港註冊,授權五豐行經銷;2001年,香港國酒茅臺之友協會成立;2004年香港國酒茅臺專賣店正式開業……再到滬港通1周年。

當茅臺茁壯生長,把目光投向世界,香港則成為茅臺遠航的出海港。2015年,以“金獎百年 香飄世界”為主題的紀念茅臺酒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00周年海外慶典活動,特別選擇了香港作為出海的第一站。從香港出發,先後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義大利米蘭及美國三藩市舉行。茅臺酒受到了當地主流社會的普遍歡迎和好評,也是茅臺文化與海外酒文化的主動、成功對接。三藩市市市長李孟賢還將11月12日定為三藩市“貴州茅臺日”。

茅臺的腳步遍及天涯海角,香港始終為她搖旗呐喊。

當香港來到回歸20周年的歷史路標上,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再一次來到香江之畔,參加隆重莊嚴的慶典,帶去國酒人對香港同胞的由衷祝福。

回望1951年茅臺國營以來,從年產量不足百噸的作坊式釀酒企業開始發展,成長為世界白酒行業的領軍企業,創寫了堪稱中華民族工業驕傲的發展奇跡。如今的茅臺,正向著千億目標闊步前行。

向世界綻放自信微笑

近幾年,經歷了步履艱難的行業深度調整期,逆水行舟的茅臺卻不退反進,各項經營指標均持續逆勢保持增長,被業內稱為“茅臺現象”。

“十二五”以來,茅臺集團累計實現白酒產量48.75萬噸,銷售收入2327.4億元,利潤總額1245億元,上繳稅金848億元,企業資產總額達1396億元。茅臺集團白酒銷量、銷售收入、利稅、上繳稅金等增速均高於白酒行業,總產值、增加值增速高於全省工業,利潤總額增速高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成為當之無愧的全國白酒行業標杆。

2016年,茅臺集團的白酒產量為9.25萬噸,占白酒行業比重0.68%;銷售收入為508億元,占白酒行業比重8.29%;利潤為256億元,占白酒行業比重32.11%;總資產為1397億元,占白酒行業比重21.83%。

以利潤和產值計,全國白酒行業三分天下,茅臺占其一。

銷售年收入早已站上500億大關的茅臺,在白酒產業深度調整期中快速實現結構調整,逆勢上揚,引領行業。

茅臺所體現出來的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令人驚歎。以淨資產收益率看,全國國有企業優秀值為10%,平均值為4.8%,茅臺集團的收益率為19.72%,是全國國企優秀值的2倍多,平均值的4倍多。從成本費用、利潤率看,茅臺集團的利潤率為全國國企優秀值的15倍,平均值的41倍還多。

今天的茅臺,已成為新形勢下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的樣本。茅臺酒、系列酒成“雙星閃耀”的傲人態勢,2016年茅臺酒及系列酒出口1737噸,同比大漲40.1%,海外市場覆蓋亞、非、歐、美、大洋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茅粉”舉袂成幕。

茅臺作為中國白酒企業,已自豪地躋身最具競爭力世界酒類企業行列,並不斷改寫全球酒業格局。

2016年11月,茅臺集團再返三藩市,舉辦“貴州茅臺日”一周年慶典。現場公佈的一組資料和資訊引起許多到場的媒體記者濃厚興趣:貴州茅臺作為中國集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誌產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于一體的健康產品,茅臺在WPP和華通明略、《福布斯》、英國《金融時報》等各種國際榜單中名列前茅,並位列中國酒類上榜企業首位。截至當時,茅臺集團已成為年銷售額64億美元,利潤34億美元,上交稅金25億美元,企業總資產180億美元,全球蒸餾酒單一品牌銷售額最大的世界品牌。

這般勢頭折射到資本市場上,一再刷新股價,創造中國兩市第一高價,市值超過帝亞吉歐,成為全球蒸餾酒第一品牌,以此獨特方式,在資本市場標刻中國白酒的高度,令世界矚目。

當茅臺單股股價逼近500元,茅臺用自己的方式,為古老的中國白酒,演繹深厚傳統與現代企業經營此唱彼和的範本。

今天的茅臺,一艘以酒類業務為核心、積極發展上下游一體化業務、推動關聯多元化業務發展、加快金融板塊發展步伐、努力打造產融結合新格局的產業航母,隱隱浮現龐然身姿,對標全球品牌明星俱樂部成員,為時光悠長的白酒行業,撕開全新的巨大想像空間。

2001年8月27日貴州茅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16年後的今天,茅臺股價漲幅超過80多倍,被稱為股市“神話”。

貴州茅臺上市以來的16年間,累計分紅已超過430億元,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當之無愧的“分紅王”。滬港通開通以來,香港投資者對貴州茅臺的追捧,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上市以來,貴州茅臺一以貫之的高分紅、高流動性、業績高度穩定性。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對“茅臺現象”誠心點贊,在於它不是輕率冒進的一瞬花火,而是蓄勢緩行的巨人腳步。

茅臺作為中國的世界級品牌,正獲得越來越多國際權威機構的點贊——

貴州茅臺多次入選《財富》雜誌最受讚賞的中國公司;連續多年入選全球上市公司《福布斯》排行榜;茅臺以高達1285.85億元的品牌價值,今年3月20日,世界傳播巨頭WPP旗下權威調研公司Millward Brown Optimor在北京發佈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貴州茅臺集團首次進入中國品牌價值排行總榜前10強,榮升TOP9獲“最高端中國品牌”獎項,品牌價值162.19億美元,居中國白酒行業之首。今年6月,全球最大傳播集團WPP聯合旗下調研公司Kantar Millward Brown發佈了“2017年BrandZ全球最有價值100大品牌榜單”報告,茅臺是中國食品飲料領域的唯一上榜品牌。

國酒文化漸融東方之珠

近年隨著內地與香港兩地交流的增加,尤其是商業往來上的增多,內地的“酒文化”帶到香港,也讓許多香港人逐漸愛上了來自祖國的白酒。而茅臺酒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逢年過節、家有喜事、迎賓會友的桌上佳釀。

數字顯示,早在2013年,香港就已成為貴州白酒最大的出口市場,當年貴州白酒出口到香港地區74個批次,近40萬升,同比增長112%和88%;價值達6663.6萬美元,同比增長137%。2016年前三季,茅臺出口茅臺酒及系列酒同比增長48.75%,占中國白酒出口創匯總額的74.2%,位居全國第一,海外影響力已擴展到全球五大洲和全球重要免稅口岸。

在香港,茅粉有個溫暖的“家”,叫“香港茅臺會”。

香港茅臺會成立於香港回歸之後。2001年5月,一批愛國愛港有識之士赴貴州考察,參觀了貴州茅臺酒廠,回港後成立了國酒茅臺之友協會(簡稱香港茅臺會)。成員是香港各界社團的領袖和工商界精英,同時,協會要求成員必須是對香港社會有影響、有貢獻、有地位的人士,必須清清白白、形象正面。足見港人對國酒茅臺的尊重。

協會以“品研國酒、傳承文化、弘揚國粹、振興中華”為宗旨,孜孜不倦於在兩岸四地弘揚國酒。在全球推廣茅臺,弘揚國酒文化,已成為茅臺會的自覺使命,得到各界點贊。協會成立16年來,先後舉辦了“北京之夜”、“豪江之夜”、“香江之夜”、“鵬城之夜”、“臺北茅臺之夜”、“高雄茅臺之夜”等活動,為茅臺酒香飄向兩岸三地,維繫炎黃子孫民族情感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7年2月17日,香港中環馬車會。茅臺會邀請了150多位香港社廣為市民熟知的政界商界名人齊聚一堂,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宴會上沁人心脾的茅臺酒醇香四溢,人們舒懷暢飲。

2013年,香港國酒茅臺之友協會青年委員會成立,這個由香港傑出青年工商業精英組成的委員會,代表了茅臺和中國酒文化在香港的傳承。

早在 2004年,香港有了最早的茅臺酒專賣店,成為在香港推廣國酒茅臺的“先鋒”。

香港和茅臺的情緣,不僅是因為同樣的血脈,也源自國酒茅臺獨有的文化和品質,以及共同的滾燙愛國之心。

“大企業要有大膽當。”這是茅臺發出的心聲。

長期以來,茅臺一直孜孜不倦於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因此榮獲中國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企業”等榮譽。同時還是行業內連續9年主動面向社會公開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也是榮獲“中國工業行業履行社會責任五星級企業”稱號的出色機構。

“十二五”以來,茅臺公益投入累計超過24億元。

國酒茅臺,正以前所未有的大視野,彰顯出一個民族品牌的驕傲和張力。

一縷中國的醇香,從貴州向世界彌漫,傳遞出新時代中國品牌的自信與光榮。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資訊,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貴州茅臺酒廠也在這一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開始真正投身市場大潮。香港和茅臺,在同一時間節點從新的起點邁步,擁抱美好未來。

百年風雨,香港變成了璀璨無比的東方之珠,而茅臺先後18次斬獲國際金獎,昭示著一個民族品牌的不懈進取。

香港對茅臺始終別有厚愛。1954年,茅臺酒首次在香港展出,好評如潮;1955年,茅臺開始在香港註冊,授權五豐行經銷;2001年,香港國酒茅臺之友協會成立;2004年香港國酒茅臺專賣店正式開業……再到滬港通1周年。

當茅臺茁壯生長,把目光投向世界,香港則成為茅臺遠航的出海港。2015年,以“金獎百年 香飄世界”為主題的紀念茅臺酒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00周年海外慶典活動,特別選擇了香港作為出海的第一站。從香港出發,先後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義大利米蘭及美國三藩市舉行。茅臺酒受到了當地主流社會的普遍歡迎和好評,也是茅臺文化與海外酒文化的主動、成功對接。三藩市市市長李孟賢還將11月12日定為三藩市“貴州茅臺日”。

茅臺的腳步遍及天涯海角,香港始終為她搖旗呐喊。

當香港來到回歸20周年的歷史路標上,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再一次來到香江之畔,參加隆重莊嚴的慶典,帶去國酒人對香港同胞的由衷祝福。

回望1951年茅臺國營以來,從年產量不足百噸的作坊式釀酒企業開始發展,成長為世界白酒行業的領軍企業,創寫了堪稱中華民族工業驕傲的發展奇跡。如今的茅臺,正向著千億目標闊步前行。

向世界綻放自信微笑

近幾年,經歷了步履艱難的行業深度調整期,逆水行舟的茅臺卻不退反進,各項經營指標均持續逆勢保持增長,被業內稱為“茅臺現象”。

“十二五”以來,茅臺集團累計實現白酒產量48.75萬噸,銷售收入2327.4億元,利潤總額1245億元,上繳稅金848億元,企業資產總額達1396億元。茅臺集團白酒銷量、銷售收入、利稅、上繳稅金等增速均高於白酒行業,總產值、增加值增速高於全省工業,利潤總額增速高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成為當之無愧的全國白酒行業標杆。

2016年,茅臺集團的白酒產量為9.25萬噸,占白酒行業比重0.68%;銷售收入為508億元,占白酒行業比重8.29%;利潤為256億元,占白酒行業比重32.11%;總資產為1397億元,占白酒行業比重21.83%。

以利潤和產值計,全國白酒行業三分天下,茅臺占其一。

銷售年收入早已站上500億大關的茅臺,在白酒產業深度調整期中快速實現結構調整,逆勢上揚,引領行業。

茅臺所體現出來的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令人驚歎。以淨資產收益率看,全國國有企業優秀值為10%,平均值為4.8%,茅臺集團的收益率為19.72%,是全國國企優秀值的2倍多,平均值的4倍多。從成本費用、利潤率看,茅臺集團的利潤率為全國國企優秀值的15倍,平均值的41倍還多。

今天的茅臺,已成為新形勢下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的樣本。茅臺酒、系列酒成“雙星閃耀”的傲人態勢,2016年茅臺酒及系列酒出口1737噸,同比大漲40.1%,海外市場覆蓋亞、非、歐、美、大洋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茅粉”舉袂成幕。

茅臺作為中國白酒企業,已自豪地躋身最具競爭力世界酒類企業行列,並不斷改寫全球酒業格局。

2016年11月,茅臺集團再返三藩市,舉辦“貴州茅臺日”一周年慶典。現場公佈的一組資料和資訊引起許多到場的媒體記者濃厚興趣:貴州茅臺作為中國集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誌產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于一體的健康產品,茅臺在WPP和華通明略、《福布斯》、英國《金融時報》等各種國際榜單中名列前茅,並位列中國酒類上榜企業首位。截至當時,茅臺集團已成為年銷售額64億美元,利潤34億美元,上交稅金25億美元,企業總資產180億美元,全球蒸餾酒單一品牌銷售額最大的世界品牌。

這般勢頭折射到資本市場上,一再刷新股價,創造中國兩市第一高價,市值超過帝亞吉歐,成為全球蒸餾酒第一品牌,以此獨特方式,在資本市場標刻中國白酒的高度,令世界矚目。

當茅臺單股股價逼近500元,茅臺用自己的方式,為古老的中國白酒,演繹深厚傳統與現代企業經營此唱彼和的範本。

今天的茅臺,一艘以酒類業務為核心、積極發展上下游一體化業務、推動關聯多元化業務發展、加快金融板塊發展步伐、努力打造產融結合新格局的產業航母,隱隱浮現龐然身姿,對標全球品牌明星俱樂部成員,為時光悠長的白酒行業,撕開全新的巨大想像空間。

2001年8月27日貴州茅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16年後的今天,茅臺股價漲幅超過80多倍,被稱為股市“神話”。

貴州茅臺上市以來的16年間,累計分紅已超過430億元,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當之無愧的“分紅王”。滬港通開通以來,香港投資者對貴州茅臺的追捧,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上市以來,貴州茅臺一以貫之的高分紅、高流動性、業績高度穩定性。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對“茅臺現象”誠心點贊,在於它不是輕率冒進的一瞬花火,而是蓄勢緩行的巨人腳步。

茅臺作為中國的世界級品牌,正獲得越來越多國際權威機構的點贊——

貴州茅臺多次入選《財富》雜誌最受讚賞的中國公司;連續多年入選全球上市公司《福布斯》排行榜;茅臺以高達1285.85億元的品牌價值,今年3月20日,世界傳播巨頭WPP旗下權威調研公司Millward Brown Optimor在北京發佈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貴州茅臺集團首次進入中國品牌價值排行總榜前10強,榮升TOP9獲“最高端中國品牌”獎項,品牌價值162.19億美元,居中國白酒行業之首。今年6月,全球最大傳播集團WPP聯合旗下調研公司Kantar Millward Brown發佈了“2017年BrandZ全球最有價值100大品牌榜單”報告,茅臺是中國食品飲料領域的唯一上榜品牌。

國酒文化漸融東方之珠

近年隨著內地與香港兩地交流的增加,尤其是商業往來上的增多,內地的“酒文化”帶到香港,也讓許多香港人逐漸愛上了來自祖國的白酒。而茅臺酒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逢年過節、家有喜事、迎賓會友的桌上佳釀。

數字顯示,早在2013年,香港就已成為貴州白酒最大的出口市場,當年貴州白酒出口到香港地區74個批次,近40萬升,同比增長112%和88%;價值達6663.6萬美元,同比增長137%。2016年前三季,茅臺出口茅臺酒及系列酒同比增長48.75%,占中國白酒出口創匯總額的74.2%,位居全國第一,海外影響力已擴展到全球五大洲和全球重要免稅口岸。

在香港,茅粉有個溫暖的“家”,叫“香港茅臺會”。

香港茅臺會成立於香港回歸之後。2001年5月,一批愛國愛港有識之士赴貴州考察,參觀了貴州茅臺酒廠,回港後成立了國酒茅臺之友協會(簡稱香港茅臺會)。成員是香港各界社團的領袖和工商界精英,同時,協會要求成員必須是對香港社會有影響、有貢獻、有地位的人士,必須清清白白、形象正面。足見港人對國酒茅臺的尊重。

協會以“品研國酒、傳承文化、弘揚國粹、振興中華”為宗旨,孜孜不倦於在兩岸四地弘揚國酒。在全球推廣茅臺,弘揚國酒文化,已成為茅臺會的自覺使命,得到各界點贊。協會成立16年來,先後舉辦了“北京之夜”、“豪江之夜”、“香江之夜”、“鵬城之夜”、“臺北茅臺之夜”、“高雄茅臺之夜”等活動,為茅臺酒香飄向兩岸三地,維繫炎黃子孫民族情感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7年2月17日,香港中環馬車會。茅臺會邀請了150多位香港社廣為市民熟知的政界商界名人齊聚一堂,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宴會上沁人心脾的茅臺酒醇香四溢,人們舒懷暢飲。

2013年,香港國酒茅臺之友協會青年委員會成立,這個由香港傑出青年工商業精英組成的委員會,代表了茅臺和中國酒文化在香港的傳承。

早在 2004年,香港有了最早的茅臺酒專賣店,成為在香港推廣國酒茅臺的“先鋒”。

香港和茅臺的情緣,不僅是因為同樣的血脈,也源自國酒茅臺獨有的文化和品質,以及共同的滾燙愛國之心。

“大企業要有大膽當。”這是茅臺發出的心聲。

長期以來,茅臺一直孜孜不倦於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因此榮獲中國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企業”等榮譽。同時還是行業內連續9年主動面向社會公開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也是榮獲“中國工業行業履行社會責任五星級企業”稱號的出色機構。

“十二五”以來,茅臺公益投入累計超過24億元。

國酒茅臺,正以前所未有的大視野,彰顯出一個民族品牌的驕傲和張力。

一縷中國的醇香,從貴州向世界彌漫,傳遞出新時代中國品牌的自信與光榮。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資訊,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