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投入3個億,菜鳥綠色聯盟能否幹成這件大事?

近日,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阿裡公益基金會、菜鳥網路聯合發起,圓通、申通、中通、韻達、百世、天天等快遞企業共同出資的中國首個物流環保公益基金——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在京成立。

基金計畫投入3億元,用於開展綠色物流、綠色消費、綠色供應鏈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動,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

如何實施

瘋狂的網購背後,是嚴重的快遞包裝污染問題。

據國家郵政局發佈的《2016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快遞業耗費包裝箱約99.22億個,

塑膠袋約82.68億個,使用的膠帶總長,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壓力可想而知。

發佈會上,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管委會主任牛智敬表示,未來基金預計會投入3億元,專注於解決日趨嚴重的物流業污染現狀:推動快遞包裝創新改良,

簡化包裝材料;促進快遞車輛使用清潔能源;引導運用大資料技術減少資源浪費;推動和宣導綠色物流的實施,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

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我們每一個人和我們周圍的一切構成了我們生存的環境,因此我們每一個人既是優美環境的享受者,同時我們也有責任有義務為保護環境、改善環境,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困難重重

菜鳥綠色聯盟在2016年6月成立,當時菜鳥網路聯合32家快遞物流企業,發起綠動計畫,承諾到2020年替換50%的包裝材料,且填充物100%可降解。不過,截止到目前,不可降解材料仍在快遞行業“大行其道”。而之所以實施起來如此困難,不外乎有兩個原因:1、成本問題,2、回收問題。

首先是成本問題。綠色環保肯定是大家都願意看到的,但現實情況卻是:可降解的包裝材料相較于不可降解的包裝材料有0.5倍的成本增長。

那麼,誰來為這些環保材料買單?除政府和商家補貼之外,當然也少不了消費者的支持。

不過據菜鳥網路董事長童文紅表示,之前在淘寶網上做消費者問卷調查顯示,有1/3的消費者能接受0.5元以上的環保快遞成本,有1/3可以接受0.5元以下成本增加,有1/3的則完全不接受。當然這僅代表部分消費者的觀點,具體落實到個人,恐怕還會更少。

其次是回收問題。經常網購的消費者會發現,拆包裹時都會有“拆了一層又一層”的感受。那是因為如果不多塞點填充物,不多封一層膠帶,如果運輸途中出現損壞,商家便會面臨差評困境。而這些包裝材料到消費者手裡則往往變成了廢棄品被丟棄,回收率低。

另一方面,相對較好的快遞包裝,大部分消費者會選擇利用起來存放其它物品,或者乾脆放起來,等多的時候一起回收,還能賺點零用。因此,綠色回收也在擺在菜鳥綠色聯盟面前的一大難題。

當然,除了消費者外,在綠色快遞這條龐大的產業鏈上,還涵蓋了商家、供應商、平臺、快遞等多個從業主體,需要大家一起協同努力。而此次,菜鳥聯盟綠色公益基金計畫投入3億來推動綠色包裝標準的使用,物流哥自然也願意在建立快遞業綠色生態標準上貢獻一份綿薄之力。那麼,你呢?

(物流資訊化為“首席媒體官”旗下媒體)

【招募令】

相對較好的快遞包裝,大部分消費者會選擇利用起來存放其它物品,或者乾脆放起來,等多的時候一起回收,還能賺點零用。因此,綠色回收也在擺在菜鳥綠色聯盟面前的一大難題。

當然,除了消費者外,在綠色快遞這條龐大的產業鏈上,還涵蓋了商家、供應商、平臺、快遞等多個從業主體,需要大家一起協同努力。而此次,菜鳥聯盟綠色公益基金計畫投入3億來推動綠色包裝標準的使用,物流哥自然也願意在建立快遞業綠色生態標準上貢獻一份綿薄之力。那麼,你呢?

(物流資訊化為“首席媒體官”旗下媒體)

【招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