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驚豔了!許昌水系整版亮相《中國攝影報》!

來,許昌的親們

先給自己鼓個掌

2013年許昌市被水利部列為

“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

經過三年規範建設

許昌市中心城區的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已經建設完成

徐鼎燁 攝

一道道綠

一頃頃水面次第落入眼簾

描繪著一幅幅“北國水鄉”的美麗畫卷

6月23日,《中國攝影報》發表了題為《北國水鄉 魅力許昌》的報導,整版展示了蓮城許昌“北國水鄉”的大美風光。

咱許昌的攝影家們

用他們手中的鏡頭去捕捉、記錄、創作

(偷偷透露下:其中還有小編的同事呢)

以獨特的視角去發掘、去創作

用一幅幅高品質、高水準的優秀作品展示

“水潤蓮城,魅力許昌”的獨特風采~

徐鼎燁 攝

芙蓉湖:中軸節點繪藍圖

航拍芙蓉湖 籍曉鳴 攝

芙蓉湖落日 劉長德 攝

芙蓉湖彩霞 徐鼎燁 攝

時光荏苒,芙蓉湖蓄水已經將近2年了。

2015年,許昌市開始在中心城區打造“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一水潤蓮城”的水生態體系。

“五湖”:指的是新開挖建設的芙蓉湖、北海、鹿鳴湖、秋湖濕地、灞陵湖。

“四海”:指的是在三條主要河流出入城區處建設約10萬畝的生態林帶。

“三川”:指的是流經市區的三條主要河流:清潩河、灞陵河和飲馬河。

“兩環”:即護城河環通、運糧河與灞陵河的環通。“一水”指的是一個配套齊全、功能完善的城市生態水系。

芙蓉湖是許昌市水系連通工程試蓄水的第一站,位於水系建設總體規劃中部,占地705畝,上游接納灞陵河來水,下游又為鹿鳴湖等水系供水,承擔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形成良好的水生態環境、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的重要環節。它還是連接許昌商務中心區和主城區的城市中軸的重要節點,是剛剛建成不久的許昌中央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兩年間,環繞著芙蓉湖,一座座高層建築拔地而起,吸引了資訊軟體、文化創意、網路服務等高科技產業入駐辦公,這裡正在成為許昌CBD中央商務區。

不久的將來,這裡將出現一棟200多米的超高層雙子樓。如今僅有綠植和小路的湖心島上,還將建設一座如蓮花般綻放的文化藝術中心。

隨著航拍無人機在影友中逐漸普及,用航拍的方式記錄芙蓉湖的美景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一條小河到大片湖泊,從一座遊園到整個水系,從一片田野到一座新城,芙蓉湖的變化是許昌整個水系建設和城市建設的縮影。攝影記錄時代的直觀性,更吸引著諸多攝影人長期關注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

飲馬河:歲月滄桑人水親

夢幻飲馬河 劉長德 攝

相傳,許昌有兩條河與曹操有關,一條是曹操為接濟軍隊糧草下令開挖的運河,名曰“運糧河”;另一條為天然河道,水草豐美,曹魏大軍經常在此修整,故名“飲馬河”,單聽其名,就能讓人聯想起昔日魏武揮鞭、戰馬嘶鳴的滾滾征塵。

飲馬河,見證了許昌燦爛的三國文化,也見證了歲月的滄海桑田。時光流逝,飲馬河早已乾枯,河道變成耕田。誰又能想到,它在水系聯通工程中,經過疏浚拓寬獲得重生。

如今的飲馬河,總長19公里,蜿蜒流經城區。兩岸多有淺灘濕地,紅色虞美人、藍色矢車菊、白色大濱菊、黃色金雞菊和各種不知名的小草花開滿了河坡。

它不單單是一條“城水相依、人水親和”的景觀河,還是一條“會呼吸”的生態河,它的總體設計理念為“藍色海綿”,那些優美自然的岸線,具有雨水滯蓄、氣候調節等功能。

鹿鳴湖:碧水蕩漾歌聲傳

鹿鳴湖賽龍舟 徐鼎燁 攝

好像是一夜之間 ,一座座水清岸綠的水體公園,就天女散花般呈現在了許昌人的眼前。這些讓人盡情享受親水夢想的地方,景色旖旎,各具魅力,但若是論人氣,則首推鹿鳴湖。

鹿鳴湖是許昌市“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一水潤蓮城”水系佈局中的五湖之一,位於許昌東城區北緣。公園遊園部分占地960畝,水域面積360畝,公共綠地面積600畝。圍繞生態優美、健康運動的總基調,鹿鳴湖著力打造了包括人工沙灘、垂釣區、戲水區、景觀區及親水準台等一系列水體景觀,精心建設了十園十林十廣場。環繞湖面的,是一條蜿蜒3.8公里的健康步道。

夏日裡的鹿鳴湖,波瀾不驚,水光如鏡。如果你在晨光熹微或是夕陽西下之時來到鹿鳴湖,你就會看到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世界。湖畔鮮花芳香四溢,環湖音響歌聲悠揚,運動步道之上,不時有觀光電車悄然駛過,還有一輛輛公共單車在歡快騎行。多數人更樂於健走或慢跑,有人還不時掏出手機看一看計步器,與朋友圈裡的好友一比高低。湖岸邊,孩子們在媽媽的呵護下歡快地觀小魚、壘沙器;綠蔭下,情侶們卿卿我我,享受著清涼中的甜蜜。

鹿鳴湖雖然熱鬧,卻並不嘈雜,唯一的例外,就是龍舟比賽的時候。過去,許昌人做夢也不會奢求能在自家門口看到龍舟。去年初冬,8條在汨羅江畔打造的五彩龍舟,高昂龍頭,千里迢迢遊弋在鹿鳴湖,成為這裡一道獨特的風景。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昔日曹操在《短歌行》中的憧憬,已經化作了今天鹿鳴湖畔美妙的歌聲。

護城河:水上公交賞美景

許昌護城河 徐鼎燁 攝

蓮城醉夕陽 祿廣運 攝

據說,在網上搜索有水上公交的城市,許昌是少數幾個上榜的北方城市之一。來到曹魏故都許昌,必須推薦的旅遊項目就是坐船遊護城河。

許昌的護城河已有500多年歷史,是國內少有的保存較完整的護城河之一。據明嘉靖時期地方誌記載:“洪武間,知州趙遜環植楊柳,遍種芙蓉,歲夏秋紅綠交映,稱中州勝觀焉。”

2016年3月,許昌市護城河水上公交正式運營,沿線設立瞭望荷、清風、荷香、春秋等10個碼頭。乘船環遊護城河,虹橋臥波,柳岸垂陰,荷花連綿次第開放,讓人想起宋人周邦彥思鄉時寫下的詩句:“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清潩河:涅槃重生展新顏

許昌城中清潩河 趙得宇 攝

清潩河起自許昌市區東北部,最早源於清泥河和潩水,後來兩河並流被稱為清潩河,除了偶爾有洪水下泄,清潩河很少有自然來水,匯入的主要是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長期飽受污染,魚蝦絕跡。

隨著南水北調工程的通水,許昌再也沒有了無米之炊之虞。作為“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一水潤蓮城”水生態建設最為厚重的一筆,總投資達7.8億元的清潩河整治工程,在長達20.3公里的河段全線鋪開。許昌人以斷腕求生的決心,徹底消除污染根源,用織女繡花般的細心,裝扮著清潩河的一坡一岸。

清潩河春色 徐鼎燁 攝

如今的清潩河,碧水潺潺,遊船笛鳴,成為了許昌市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也給愛好攝影的人們,提供了一道朝夕相伴的風景線。

清潩河風光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既有恢弘悠遠的氣勢,又有清新典雅的浪漫。縱跨許昌南北的清潩河,恰似一條蜿蜒舒展的長龍,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如果你在清潩河畔俯仰顧盼,柳葉婆娑,花影滿堤。環顧清潩河兩岸,體現水文化、三國文化、慢生活文化的主題公園、休閒廣場和健身樂園星羅棋佈。

橋樑獨特的建築美,一直是城市風光最具魅力的表達空間。許昌市區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共新建、改造大小橋樑70餘座,其中大半坐落在了清潩河。

清潩河上汽笛響 汪濤 攝

有宛若時空隧道的夢幻小鐵路橋;

有凸顯許昌神韻的蓮花橋;

有盡顯古典情趣的玉帶橋;

有淩空飛架的彩虹橋;

還有建安橋、花屏橋、同心橋,如意橋、長宜橋、雲帆橋........

這些形態各異的橋樑,設計命名時充分體現了地域特色、歷史積澱、文化內涵和時代風貌。無論你開車也好,步行也罷,清潩河上輕鬆的一個跨越,就能在愜意的行進中,看那風景的細水長流。

昔日的清潩河,曾經是許昌市民難掩的心痛。如今的清潩河,恰似涅槃重生,正在成為許昌創建生態文明城市的靚麗名片。

北海:宛若玉帶繞新城

許昌北海 汪濤 攝

北海位於許昌市城區北部,南連許昌市主城區,北接長葛市,是許昌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環湖而建的北海公園,按照“親水”“環湖”“分段”“朔心”和“顯軸”的空間理念規劃佈局,占地800餘畝,其中水域面積400餘畝。作為水系連通後上游水資源重要的補充、存蓄和調節工程,北海強大的儲存和調蓄能力,保證了涓涓清流通過飲馬河源源不斷流向市區。

(網路圖片)

站在70米的高處眺望,初秋的北海公園,像是一座微縮景觀映入了眼簾,讓人頓生“孔子登泰山而小魯”的感歎。平素裡感覺款款圓圓的幾方湖面,此刻卻變得蜿蜒曲折,好似一條銀色的玉帶,把遠近的景致襯托得韻致淡雅,氣象萬千。此刻天色已近傍晚,偏西的日頭開始呈現出令人期待的一抹橘紅。空氣狀況沒有想像中那般通透,但20公里開外,位於長葛境內的陘山還是依稀可見。

北海晨光 張偉彪

這兩年間,環繞著芙蓉湖,一座座高層建築拔地而起,吸引了資訊軟體、文化創意、網路服務等高科技產業入駐辦公,這裡正在成為許昌CBD中央商務區。

不久的將來,這裡將出現一棟200多米的超高層雙子樓。如今僅有綠植和小路的湖心島上,還將建設一座如蓮花般綻放的文化藝術中心。

隨著航拍無人機在影友中逐漸普及,用航拍的方式記錄芙蓉湖的美景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一條小河到大片湖泊,從一座遊園到整個水系,從一片田野到一座新城,芙蓉湖的變化是許昌整個水系建設和城市建設的縮影。攝影記錄時代的直觀性,更吸引著諸多攝影人長期關注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

飲馬河:歲月滄桑人水親

夢幻飲馬河 劉長德 攝

相傳,許昌有兩條河與曹操有關,一條是曹操為接濟軍隊糧草下令開挖的運河,名曰“運糧河”;另一條為天然河道,水草豐美,曹魏大軍經常在此修整,故名“飲馬河”,單聽其名,就能讓人聯想起昔日魏武揮鞭、戰馬嘶鳴的滾滾征塵。

飲馬河,見證了許昌燦爛的三國文化,也見證了歲月的滄海桑田。時光流逝,飲馬河早已乾枯,河道變成耕田。誰又能想到,它在水系聯通工程中,經過疏浚拓寬獲得重生。

如今的飲馬河,總長19公里,蜿蜒流經城區。兩岸多有淺灘濕地,紅色虞美人、藍色矢車菊、白色大濱菊、黃色金雞菊和各種不知名的小草花開滿了河坡。

它不單單是一條“城水相依、人水親和”的景觀河,還是一條“會呼吸”的生態河,它的總體設計理念為“藍色海綿”,那些優美自然的岸線,具有雨水滯蓄、氣候調節等功能。

鹿鳴湖:碧水蕩漾歌聲傳

鹿鳴湖賽龍舟 徐鼎燁 攝

好像是一夜之間 ,一座座水清岸綠的水體公園,就天女散花般呈現在了許昌人的眼前。這些讓人盡情享受親水夢想的地方,景色旖旎,各具魅力,但若是論人氣,則首推鹿鳴湖。

鹿鳴湖是許昌市“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一水潤蓮城”水系佈局中的五湖之一,位於許昌東城區北緣。公園遊園部分占地960畝,水域面積360畝,公共綠地面積600畝。圍繞生態優美、健康運動的總基調,鹿鳴湖著力打造了包括人工沙灘、垂釣區、戲水區、景觀區及親水準台等一系列水體景觀,精心建設了十園十林十廣場。環繞湖面的,是一條蜿蜒3.8公里的健康步道。

夏日裡的鹿鳴湖,波瀾不驚,水光如鏡。如果你在晨光熹微或是夕陽西下之時來到鹿鳴湖,你就會看到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世界。湖畔鮮花芳香四溢,環湖音響歌聲悠揚,運動步道之上,不時有觀光電車悄然駛過,還有一輛輛公共單車在歡快騎行。多數人更樂於健走或慢跑,有人還不時掏出手機看一看計步器,與朋友圈裡的好友一比高低。湖岸邊,孩子們在媽媽的呵護下歡快地觀小魚、壘沙器;綠蔭下,情侶們卿卿我我,享受著清涼中的甜蜜。

鹿鳴湖雖然熱鬧,卻並不嘈雜,唯一的例外,就是龍舟比賽的時候。過去,許昌人做夢也不會奢求能在自家門口看到龍舟。去年初冬,8條在汨羅江畔打造的五彩龍舟,高昂龍頭,千里迢迢遊弋在鹿鳴湖,成為這裡一道獨特的風景。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昔日曹操在《短歌行》中的憧憬,已經化作了今天鹿鳴湖畔美妙的歌聲。

護城河:水上公交賞美景

許昌護城河 徐鼎燁 攝

蓮城醉夕陽 祿廣運 攝

據說,在網上搜索有水上公交的城市,許昌是少數幾個上榜的北方城市之一。來到曹魏故都許昌,必須推薦的旅遊項目就是坐船遊護城河。

許昌的護城河已有500多年歷史,是國內少有的保存較完整的護城河之一。據明嘉靖時期地方誌記載:“洪武間,知州趙遜環植楊柳,遍種芙蓉,歲夏秋紅綠交映,稱中州勝觀焉。”

2016年3月,許昌市護城河水上公交正式運營,沿線設立瞭望荷、清風、荷香、春秋等10個碼頭。乘船環遊護城河,虹橋臥波,柳岸垂陰,荷花連綿次第開放,讓人想起宋人周邦彥思鄉時寫下的詩句:“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清潩河:涅槃重生展新顏

許昌城中清潩河 趙得宇 攝

清潩河起自許昌市區東北部,最早源於清泥河和潩水,後來兩河並流被稱為清潩河,除了偶爾有洪水下泄,清潩河很少有自然來水,匯入的主要是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長期飽受污染,魚蝦絕跡。

隨著南水北調工程的通水,許昌再也沒有了無米之炊之虞。作為“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一水潤蓮城”水生態建設最為厚重的一筆,總投資達7.8億元的清潩河整治工程,在長達20.3公里的河段全線鋪開。許昌人以斷腕求生的決心,徹底消除污染根源,用織女繡花般的細心,裝扮著清潩河的一坡一岸。

清潩河春色 徐鼎燁 攝

如今的清潩河,碧水潺潺,遊船笛鳴,成為了許昌市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也給愛好攝影的人們,提供了一道朝夕相伴的風景線。

清潩河風光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既有恢弘悠遠的氣勢,又有清新典雅的浪漫。縱跨許昌南北的清潩河,恰似一條蜿蜒舒展的長龍,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如果你在清潩河畔俯仰顧盼,柳葉婆娑,花影滿堤。環顧清潩河兩岸,體現水文化、三國文化、慢生活文化的主題公園、休閒廣場和健身樂園星羅棋佈。

橋樑獨特的建築美,一直是城市風光最具魅力的表達空間。許昌市區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共新建、改造大小橋樑70餘座,其中大半坐落在了清潩河。

清潩河上汽笛響 汪濤 攝

有宛若時空隧道的夢幻小鐵路橋;

有凸顯許昌神韻的蓮花橋;

有盡顯古典情趣的玉帶橋;

有淩空飛架的彩虹橋;

還有建安橋、花屏橋、同心橋,如意橋、長宜橋、雲帆橋........

這些形態各異的橋樑,設計命名時充分體現了地域特色、歷史積澱、文化內涵和時代風貌。無論你開車也好,步行也罷,清潩河上輕鬆的一個跨越,就能在愜意的行進中,看那風景的細水長流。

昔日的清潩河,曾經是許昌市民難掩的心痛。如今的清潩河,恰似涅槃重生,正在成為許昌創建生態文明城市的靚麗名片。

北海:宛若玉帶繞新城

許昌北海 汪濤 攝

北海位於許昌市城區北部,南連許昌市主城區,北接長葛市,是許昌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環湖而建的北海公園,按照“親水”“環湖”“分段”“朔心”和“顯軸”的空間理念規劃佈局,占地800餘畝,其中水域面積400餘畝。作為水系連通後上游水資源重要的補充、存蓄和調節工程,北海強大的儲存和調蓄能力,保證了涓涓清流通過飲馬河源源不斷流向市區。

(網路圖片)

站在70米的高處眺望,初秋的北海公園,像是一座微縮景觀映入了眼簾,讓人頓生“孔子登泰山而小魯”的感歎。平素裡感覺款款圓圓的幾方湖面,此刻卻變得蜿蜒曲折,好似一條銀色的玉帶,把遠近的景致襯托得韻致淡雅,氣象萬千。此刻天色已近傍晚,偏西的日頭開始呈現出令人期待的一抹橘紅。空氣狀況沒有想像中那般通透,但20公里開外,位於長葛境內的陘山還是依稀可見。

北海晨光 張偉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