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獻忠沉銀”傳說成真 萬餘件文物展現明晚期歷史畫卷

工作人員在岷江河道中的考古現場進行發掘清理。

國際線上報導中國民間頗具傳奇色彩的“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近日在西南部四川省得到了考古成果的證實。根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向社會公佈的考古成果,四川岷江的彭山江口出水的一萬多件文物,包括首飾、武器、金銀器等,具有極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專家認為,這些文物展開了一幅17世紀明朝晚期的社會歷史畫卷,對研究中國明代的政治史、經濟史、軍事史和生活史等具有重要意義。

江口沉銀水下遺址現場。

根據民間傳說和四川的一些地方誌記載,大約在1646年,明朝末年著名農民起義首領張獻忠順岷江南下轉移財物,但由於遭到伏擊,戰敗船沉。當地幾百年來都在傳說當時有整整1000船金銀財寶沉于江底。

但是,張獻忠是否真的在江口沉銀?沉銀的具體地點在哪裡?這些一直沒能得到證實。沉銀水下考古今年1月啟動,目前已經挖掘了一萬多平方米。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20日介紹,兩個月來,發掘的出水文物超過一萬件。

高大倫說:“據我所知,遺址出水的文物,這些文物的豐富程度之高,還有級別之高,以及種類之全面,是全國罕見的。”

出水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張獻忠分封嬪妃的金冊、銀冊,

以及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銀錠等;成堆的金銀飾品包括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首飾,上面的花紋依然精緻;還有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

考古工作人員在發掘現場展示剛剛出水的金飾文物。

其中,各類金銀器物、錢幣上的文字大都清晰可辨,重達1800克的銀錠上刻有銘文。據介紹,僅銀錠上的地名就涉及明代的20多個府、州、縣,價值極高。

考古現場還有塞滿銀錠的木鞘出水,不少元寶狀的銀錠反射出貴金屬的光芒;這也符合傳說中張獻忠“削木樁藏銀”的方法。

出水文物不僅數量多,考古學家們認為,它們還具有極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在現場表示:“它們的最大價值就是讓我們通過實物來瞭解了明代後期、明代晚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張獻忠通過各種方式獲得的金錠銀錠,範圍遍及明代大部分國土,也讓我們對他昌盛時期的政治力量和勢力範圍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考古挖掘在距離四川省會成都市約50公里、位於岷江主河道和流經成都市區的府河交匯處進行。由於當地特殊的地質結構,這些文物散佈在河槽中的鵝卵石和河沙之間。所以,發掘只能選擇在枯水期開展,今年發掘工作預計還有一個月左右將結束。儘管目前的出水文物數量巨大,但專家認為,作為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皇家藏寶”目前唯一被找到的一處,現在的發現可能僅為“江口沉銀”的冰山一角。

金髮簪

作為農民起義首領的張獻忠,曾在中國西南部四川、重慶地區建立過短暫的“大西國”政權。既然是地方政權,這些文物又因何能全面展現明代晚期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呢?張獻忠又是如何擁有、怎樣保存、如何運輸巨額財富的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江口沉銀水下考古隊領隊劉志岩說:“張獻忠因為一直在長江流域包括中西部地區轉戰,文獻記載沒有特別穩定的經濟來源,他可能就是沿途劫掠。不分大小,只要他覺得是比較貴重的東西,都要拿過來作為維持軍隊運轉的物資。”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考古發掘不僅是四川首次開展的水下考古發掘項目,也是中國考古界首次在內水區域開展圍堰考古,運用了大量新技術和最新的科技手段。具體的方法是在岷江河道內圍堰抽水,將發掘環境從水下變為陸地。這次發掘還面向全國公開招募了志願者,為公眾參與考古提供了平臺。雖然此前,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曾遭盜掘,但珍貴文物已被警方追回。2010年,分佈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的開放式的岷江河道,被確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江口沉銀遺址”。據瞭解,未來,四川省將在遺址附近,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博物館。

所以,發掘只能選擇在枯水期開展,今年發掘工作預計還有一個月左右將結束。儘管目前的出水文物數量巨大,但專家認為,作為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皇家藏寶”目前唯一被找到的一處,現在的發現可能僅為“江口沉銀”的冰山一角。

金髮簪

作為農民起義首領的張獻忠,曾在中國西南部四川、重慶地區建立過短暫的“大西國”政權。既然是地方政權,這些文物又因何能全面展現明代晚期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呢?張獻忠又是如何擁有、怎樣保存、如何運輸巨額財富的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江口沉銀水下考古隊領隊劉志岩說:“張獻忠因為一直在長江流域包括中西部地區轉戰,文獻記載沒有特別穩定的經濟來源,他可能就是沿途劫掠。不分大小,只要他覺得是比較貴重的東西,都要拿過來作為維持軍隊運轉的物資。”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考古發掘不僅是四川首次開展的水下考古發掘項目,也是中國考古界首次在內水區域開展圍堰考古,運用了大量新技術和最新的科技手段。具體的方法是在岷江河道內圍堰抽水,將發掘環境從水下變為陸地。這次發掘還面向全國公開招募了志願者,為公眾參與考古提供了平臺。雖然此前,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曾遭盜掘,但珍貴文物已被警方追回。2010年,分佈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的開放式的岷江河道,被確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江口沉銀遺址”。據瞭解,未來,四川省將在遺址附近,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