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藝體教師緊缺怎麼辦?這個地方的做法亮了!

導讀

張掖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我國西部地區教育事業面臨的各種實際困難,在這裡都有所體現,農村中小學音體美教師不足就是其中之一。近年來,甘州區開始實施“十百千”青年教師藝體素養計畫,

旨在培養農村教師“一專多能”,彌補音體美專任教師不足的缺口,讓學生有“專業”藝體課上。

教育導報記者 胥茜 屈輝 杜蕾 向穎/文 屈輝/圖

大成學校的老師們正在吹奏《月光下的鳳尾竹》

6月22日下午3點過,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大成學校的教學樓四樓傳來悠揚的音樂。

一間教室裡,30余名老師手拿葫蘆絲,在音樂老師引領下齊齊吹奏《月光下的鳳尾竹》。

這是在甘州區舉辦的青年教師藝術素養提升班第三期的專案之一,參訓老師大多是非藝體學科專任教師。據悉,這樣的學習,每週都要進行一次。

當天,來自全國教育報聯盟的7家報社記者,集中對培訓課程和老師進行了採訪。

“行政+學會+基地”解決培訓師資和場地難題

每週五中午,新墩鎮中心校的語文教師謝建花便會從鎮上搭車前往大成學校基地,學習國畫課程,沒有缺席過一次。

大成學校的老師們正在學習素描

鋪好宣紙,洗好毛筆,調好顏色……在謝建花的筆下,一幅清雅的荷花圖躍然紙上。“換成一年前,

我連怎麼拿毛筆都不會,更別說畫荷花圖了。”謝建花說,學校一直缺藝體教師,身兼美術老師的她,過去只能照著教案上課。如今,借助甘州區“美術學會+基地學校”舉辦的培訓,謝建花的美術專業技能大幅提升,“面對學生也有了底氣。”

“甘州區近年來農村音體美教師短缺,專業課老師的缺口達200人。”甘州區教育局局長劉文告訴記者,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看,大多數青年教師興趣單一,

普遍缺乏藝術素養。

如何在財政並不寬裕的情況下,實現高效的教師培訓?“沒有老師,就讓區域名優教師擔任培訓者;沒有基地就讓優質學校承擔。”劉文說。

甘州區採取“行政+學會+基地”模式,成立起區教育學會和14個學科課程研究會,由教育局一把手擔任學會會長,學科骨幹校長擔任研究會理事長。同時,選拔433名學科骨幹組成區域“蒲公英”導師團,從一線選拔28名學科教研坊主,

引導名師從單位人向系統人的角色轉變,解決“誰來培訓”的難題。

與此同時,以城區有學科優勢的中小學為依託,建立起與14個研究會對應的“薪火”教師研訓基地,讓優質校園化身為研訓基地校,聯合開展主題式研訓活動。例如音、體、美研究會,便遴選了有學科優勢的南關學校、馬神廟街小學、大成學校作為音體美學科研訓基地。

為了讓老師收穫實際的成長,又不造成額外負擔,甘州區將各種培訓定量安排在每週工作時間進行,不收取任何費用;各學校按照要求,當日不對受訓學員安排教學任務。

“新模式使教研室、學會、基地學校三方建立了合作互補關係,打破了舊的封閉的、單一的行政化培養模式,實現優質資源分享,互利雙贏。”劉文說。

量身定制“聽得懂”的培訓

普通的短繩、長繩在空中交匯、搖動,多名老師身在其中展示車輪跳、交互跳、繞八字跳等不同的花式跳繩法,更有空翻接雙搖、三搖……大成學校的體育館瞬間沸騰起來,超高難度的動作博得在場者連連喝彩。

大成學校的老師們正在花樣跳繩

這是體育學會開設的花式跳繩課程,集體育、音樂、舞蹈和健身於一體,頗受老師們喜愛,每期培訓都是熱門項目。“我們學了後帶回學校,特別受學生歡迎,很快在全校推廣開來。”明永鎮中心學校的劉老師說,培訓課程不僅種類多,而且很有實用性,大家都覺得真學到了東西。

過去,當地對農村教師的培訓,常會安排一些“高大上”的專家講課。結果,面對學院派專家的高談闊論,從各個鄉鎮、村落趕來的農村教師常聽得一頭霧水,“不實用”“聽不懂”成了最多的回饋。

大成學校的老師們正在上體育課

為了讓不同需求的老師都能學到東西,甘州區採取分班實施、分層教學的辦法,為老師們量身定做能“聽得懂”的培訓套餐。音樂、體育、美術設置基礎班和高研班,零基礎的編入基礎班,從頭學習;有專業基礎的編入高研班,持續提升。

“從問題出發,從需要切入,聘任學科專家,組建課程設計團隊,按照師德修養、學科理念、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四個模組設計課程;提前在網上公佈培訓課程,供學員自主選擇。”劉文說,僅音體美三類,就開設了20多門課程,例如為了讓音樂進農村課堂,豐富大課間活動,音樂研究會精心設置了葫蘆絲、鍋莊舞等課程。

培訓班上,每位參訓學員都可以提問、展示、論證。通過參與式、體驗式、對話式等方式,使參訓者不再被動,與培訓者共同分享。

村小老師成學科“多面手”

問起小滿鎮中心學校四年級學生,這學期最喜歡上什麼課時,他們會不約而同地大聲說,是張學軍老師教的剪紙課,“老師教我們剪了好多圖案,可有意思啦!”

張學軍是學校英語教師,如今又成了不折不扣的“專業”美術老師。在培訓中,他選擇了手工藝課程,近一年時間,他從美術手工零基礎,搖身一變,剪紙、折紙、版面、廢品DIY樣樣在行。“學校音體美專業教師太少了,我打算明年報名素描課程,為孩子提供更‘專業’的美術課。”他說。

大成學校的老師們正在製作手工藝品

“我們音體美培訓班的學員,近八成都是跨學科研修。”記者從甘州區教育局瞭解到,2015年首期參訓的527名教師,在培訓前,80%的青年教師專業知識幾乎為零,培訓後,有478名學員掌握了一門專業技能,取得培訓合格證書。

讓老師們成為“多面手”,數學老師能教體育,語文老師能上美術課,解決了農村音體美教師短缺的問題。由於效果明顯,第二期培訓報名時,超過700人參與,比計畫多了200餘人,報名的火爆程度一期超過一期。

“老師不是‘千年老礦’,可取之不竭,得給他們機會儲存、吸收、沉澱。”劉文說,計畫3年內讓2000名35歲以下青年教師都掌握一門新技能,走向一專多能的專業發展道路。如今,已有1377名學員完成或正在接受培訓。

畢業兩年的王志鵬原先是一名是村小語文教師,本就熱愛音樂的他,培訓後通過競聘,成為了區音樂學會理事,他說找到了成長的“沃土”。

為了讓老師們真正得到專業的培訓,避免走入“蘿蔔炒蘿蔔”的尷尬境地,甘州區教育局採取“基地學校考察推薦,學會審核上報,區教育局審核決定”的方式,通過聘請名優教師、專家以保證培訓品質。例如書法高研班便聘請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劉成擔任導師,為培訓注入了鮮活“血液”

又不造成額外負擔,甘州區將各種培訓定量安排在每週工作時間進行,不收取任何費用;各學校按照要求,當日不對受訓學員安排教學任務。

“新模式使教研室、學會、基地學校三方建立了合作互補關係,打破了舊的封閉的、單一的行政化培養模式,實現優質資源分享,互利雙贏。”劉文說。

量身定制“聽得懂”的培訓

普通的短繩、長繩在空中交匯、搖動,多名老師身在其中展示車輪跳、交互跳、繞八字跳等不同的花式跳繩法,更有空翻接雙搖、三搖……大成學校的體育館瞬間沸騰起來,超高難度的動作博得在場者連連喝彩。

大成學校的老師們正在花樣跳繩

這是體育學會開設的花式跳繩課程,集體育、音樂、舞蹈和健身於一體,頗受老師們喜愛,每期培訓都是熱門項目。“我們學了後帶回學校,特別受學生歡迎,很快在全校推廣開來。”明永鎮中心學校的劉老師說,培訓課程不僅種類多,而且很有實用性,大家都覺得真學到了東西。

過去,當地對農村教師的培訓,常會安排一些“高大上”的專家講課。結果,面對學院派專家的高談闊論,從各個鄉鎮、村落趕來的農村教師常聽得一頭霧水,“不實用”“聽不懂”成了最多的回饋。

大成學校的老師們正在上體育課

為了讓不同需求的老師都能學到東西,甘州區採取分班實施、分層教學的辦法,為老師們量身定做能“聽得懂”的培訓套餐。音樂、體育、美術設置基礎班和高研班,零基礎的編入基礎班,從頭學習;有專業基礎的編入高研班,持續提升。

“從問題出發,從需要切入,聘任學科專家,組建課程設計團隊,按照師德修養、學科理念、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四個模組設計課程;提前在網上公佈培訓課程,供學員自主選擇。”劉文說,僅音體美三類,就開設了20多門課程,例如為了讓音樂進農村課堂,豐富大課間活動,音樂研究會精心設置了葫蘆絲、鍋莊舞等課程。

培訓班上,每位參訓學員都可以提問、展示、論證。通過參與式、體驗式、對話式等方式,使參訓者不再被動,與培訓者共同分享。

村小老師成學科“多面手”

問起小滿鎮中心學校四年級學生,這學期最喜歡上什麼課時,他們會不約而同地大聲說,是張學軍老師教的剪紙課,“老師教我們剪了好多圖案,可有意思啦!”

張學軍是學校英語教師,如今又成了不折不扣的“專業”美術老師。在培訓中,他選擇了手工藝課程,近一年時間,他從美術手工零基礎,搖身一變,剪紙、折紙、版面、廢品DIY樣樣在行。“學校音體美專業教師太少了,我打算明年報名素描課程,為孩子提供更‘專業’的美術課。”他說。

大成學校的老師們正在製作手工藝品

“我們音體美培訓班的學員,近八成都是跨學科研修。”記者從甘州區教育局瞭解到,2015年首期參訓的527名教師,在培訓前,80%的青年教師專業知識幾乎為零,培訓後,有478名學員掌握了一門專業技能,取得培訓合格證書。

讓老師們成為“多面手”,數學老師能教體育,語文老師能上美術課,解決了農村音體美教師短缺的問題。由於效果明顯,第二期培訓報名時,超過700人參與,比計畫多了200餘人,報名的火爆程度一期超過一期。

“老師不是‘千年老礦’,可取之不竭,得給他們機會儲存、吸收、沉澱。”劉文說,計畫3年內讓2000名35歲以下青年教師都掌握一門新技能,走向一專多能的專業發展道路。如今,已有1377名學員完成或正在接受培訓。

畢業兩年的王志鵬原先是一名是村小語文教師,本就熱愛音樂的他,培訓後通過競聘,成為了區音樂學會理事,他說找到了成長的“沃土”。

為了讓老師們真正得到專業的培訓,避免走入“蘿蔔炒蘿蔔”的尷尬境地,甘州區教育局採取“基地學校考察推薦,學會審核上報,區教育局審核決定”的方式,通過聘請名優教師、專家以保證培訓品質。例如書法高研班便聘請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劉成擔任導師,為培訓注入了鮮活“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