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周“全球500強”十大投資動態(6.24—6.30)

事件一:阿裡巴巴對東南亞零售商Lazada再投10億美元

阿裡巴巴和東南亞線上零售商Lazada Group聯合宣佈,阿裡巴巴將再次對Lazada投資10億美元。去年4月,阿裡巴巴已經對Lazada投資約10億美元,獲得其控股股權。

如今,阿裡巴巴將再投10億美元,將其所持Lazada股份從51%提高到83%。在第一輪投資中,阿裡巴巴為Lazada估值15億美元,而這一次為Lazada估值31.5億美元。Lazada創建於2012年,總部位於新加坡。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前12個月,Lazada擁有約2300萬月活躍用戶。

投資點睛:在阿裡巴巴的全球化戰略中東南亞地區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該地區已經顯示了巨大的電子商務潛力;另外,東南亞經濟環境強健、人口規模有很有吸引力、電子商務滲透率低。

事件二:吉利與瑞典政府合作簽約在哥德堡建吉利歐洲創新中心

在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位於杭州的總部,吉利控股集團與瑞典政府完成了在哥德堡籌建吉利歐洲創新中心的合作簽約。該項目也是截至目前吉利控股集團在歐洲大陸的單體設施最大投資。

此次建成後的創新中心,將容納此前的吉利歐洲研發中心、動力系統研發中心、吉利設計造型中心哥德堡工作室、領克歐洲銷售和市場團隊等。按照高藝術水準、高環保標準建造,主動安全、自動駕駛、互聯互通等領域將成為其研究重點。

投資點睛:此次簽約的創新中心緊鄰歐洲目前最先進的科研集群,這將有助於吉利汽車及時掌握和融匯前端科技力量,加快創新發展。吉利與富豪的成功就是中瑞合作的典型,有力拉動了瑞典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事件三:中國化工以430億美元宣佈完成收購先正達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在瑞士巴塞爾宣佈完成了對瑞士農業化學和種子公司先正達的收購,

先正達的總部仍設在瑞士巴塞爾。未來先正達將重點提高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佔有率,以進一步強化公司在植保領域的優勢及在種子行業的領先地位。中國化工以430億美元收購先正達,創下中企海外單筆收購金額最高紀錄。新當選的先正達董事會主席、中國化工董事長任建新表示,這次收購體現了雙方在糧食安全問題上的理解和洞見有著高度一致性。

投資點睛:先正達在亞太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未來將逐步釋放。先正達進入中國有非常好的基礎,此次收購後,中國化工將提供現有資源,幫助先正達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在中國的發展。

事件四:上汽集團將成為首家在印度建廠的中國汽車製造商

伴隨中國汽車製造商進軍海外市場的步伐,中國銷量最高的汽車生產商上汽集團計畫在印度興建首家汽車製造工廠。上汽集團將把旗下名爵品牌引入印度,工廠將於2019年正式投產。上汽此舉將使其成為首家在印度生產乘用車的中國汽車製造商,預計到2020年,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

投資點睛:作為壯大中國汽車行業宏大戰略的一部分,政府也鼓勵中國公司進軍海外,以尋求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事件五:百世物流擬籌資10億美元赴美上市

阿裡巴巴支持的百世物流已申請在紐約上市,擬籌資10億美元,這可能是中資公司今年在美國進行的最大規模上市。在去年的一輪融資中,百世物流的估值達到30億美元,該公司在美國的名稱將變更為Best Inc。阿裡巴巴是該公司最大單一股東,持股23.4%。創始人周韶甯持有14.7%的股權。強大的線上地盤使阿裡巴巴成為中國快遞和物流發展的推動力量。

投資點睛:中國物流行業占全球每年9萬億美元物流行業的四分之一,預計百世物流上市後,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興趣開始升溫。

事件六:華為投資50億日元在日本建立工廠

中國通信設備大型企業華為技術開始著手在日本生產,最早年內就將新建大型工廠,量產通信設備及相關器材。華為將吸納日本的技術和人才,擴大在日本和其他發達國家的訂單。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日本正式新設工廠。生產設備導入後,年內就可以投入生產。華為此次的投資額被認為是50億日元左右,今後還將商討追加投資。海外企業的對日投資此前以業務收購和設立研發基地為主,現在開始擴大到生產方面。

投資點睛:路由器等網路設備是華為的主要產品,由於日本的軟銀等正加快高速通信網的完善,華為面向通信企業的銷售在擴大。通過新工廠的本土化生產應對,有助於對日本市場的供應能力。

事件七:三星將超越英特爾成為世界頭號晶片製造商

在移動設備晶片和資料伺服器晶片的強勁需求帶動下,三星電子預計將在本季度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根據野村的資料,在4月份到6月份的這個季度,三星晶片銷售額估計會達到151億美元,超過英特爾的144億美元的銷售額估計值。而只要記憶體晶片價格在下半年不急劇下滑,三星全年的銷售額也有望超越英特爾,一躍成為行業領跑者。三星2017年的晶片銷售額預計會達到636億美元,英特爾估計會為605億美元。

投資點睛:由於消費者想要更強大的智慧手機和其他連入互聯網的設備,記憶體晶片價格出現暴漲,這是三星勢頭增強的最大原因。英特爾擅長生產驅動個人電腦的CPU晶片。但對這家美國企業來說,遺憾的是消費者對個人電腦的需求正在下滑。

事件八:富豪、奧托立夫和英偉達聯手開發無人駕駛汽車

富豪汽車公司和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奧托立夫公司發佈聯合公告稱,將與電腦影像處理器公司英偉達聯手,加大發展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的力度。富豪和奧托立夫將通過雙方去年組建的合資汽車軟體發展公司Zenuity合作開發新一代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富豪的目標是2021年開始銷售幾乎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富豪、奧托立夫和Zenuity表示,將把英偉達的人工智慧汽車計算平臺用作它們自己的高級軟體發展的基礎。

投資點睛:英偉達曾以開發電腦遊戲顯卡知名,不過現已將其業務範圍擴大到汽車市場技術開發。英偉達目前已經在與富豪合作,參與了富豪在哥德堡的汽車自動駕駛試驗專案。

事件九:大眾汽車核心部門的裁員速度快于原先計畫

大眾公司核心部門的裁員速度快于原先計畫,以幫助削減成本。自去年11月與工會簽署來之不易的復興計畫以來,逾7,500名工人已接受了提前退休計畫,在同意於2020年之前接受提前退休計畫的9,300人中約占80%。大眾汽車也在迅速推進淘汰臨時崗位的計畫。核心大眾品牌部門目前已將臨時崗位數從復興計畫啟動時的6,500個削減至約2,600個,並計畫在年底進一步削減至1,000個左右。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20年本土市場不再有臨時崗位。

投資點睛:大眾長期以來背負著高昂的發展和人事成本,大眾品牌的轉變,將是把危機纏身的集團變成更具吸引力的業務的關鍵。

事件十:摒棄保守,索尼開放自主AI技術

索尼決定在人工智慧開發方面摒棄“單打獨鬥”的路線,與外部廣泛合作。將免費公開該公司從1990年代開始開發的人工智慧相關開發軟體,供其他公司和研究機構使用,以促進開發更廣泛的用途。日本的大企業讓外部廣泛利用自身人工智慧技術的情況比較罕見。索尼將通過此舉充分彙集外部的智慧,以追趕在人工智慧開發方面領先的美國IT企業。

投資點睛:公開開發軟體後,利用者將增加,相互討論軟體改良點的機會也將增多,這將有利於提升人工智慧等的精度。

伴隨中國汽車製造商進軍海外市場的步伐,中國銷量最高的汽車生產商上汽集團計畫在印度興建首家汽車製造工廠。上汽集團將把旗下名爵品牌引入印度,工廠將於2019年正式投產。上汽此舉將使其成為首家在印度生產乘用車的中國汽車製造商,預計到2020年,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

投資點睛:作為壯大中國汽車行業宏大戰略的一部分,政府也鼓勵中國公司進軍海外,以尋求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事件五:百世物流擬籌資10億美元赴美上市

阿裡巴巴支持的百世物流已申請在紐約上市,擬籌資10億美元,這可能是中資公司今年在美國進行的最大規模上市。在去年的一輪融資中,百世物流的估值達到30億美元,該公司在美國的名稱將變更為Best Inc。阿裡巴巴是該公司最大單一股東,持股23.4%。創始人周韶甯持有14.7%的股權。強大的線上地盤使阿裡巴巴成為中國快遞和物流發展的推動力量。

投資點睛:中國物流行業占全球每年9萬億美元物流行業的四分之一,預計百世物流上市後,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興趣開始升溫。

事件六:華為投資50億日元在日本建立工廠

中國通信設備大型企業華為技術開始著手在日本生產,最早年內就將新建大型工廠,量產通信設備及相關器材。華為將吸納日本的技術和人才,擴大在日本和其他發達國家的訂單。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日本正式新設工廠。生產設備導入後,年內就可以投入生產。華為此次的投資額被認為是50億日元左右,今後還將商討追加投資。海外企業的對日投資此前以業務收購和設立研發基地為主,現在開始擴大到生產方面。

投資點睛:路由器等網路設備是華為的主要產品,由於日本的軟銀等正加快高速通信網的完善,華為面向通信企業的銷售在擴大。通過新工廠的本土化生產應對,有助於對日本市場的供應能力。

事件七:三星將超越英特爾成為世界頭號晶片製造商

在移動設備晶片和資料伺服器晶片的強勁需求帶動下,三星電子預計將在本季度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根據野村的資料,在4月份到6月份的這個季度,三星晶片銷售額估計會達到151億美元,超過英特爾的144億美元的銷售額估計值。而只要記憶體晶片價格在下半年不急劇下滑,三星全年的銷售額也有望超越英特爾,一躍成為行業領跑者。三星2017年的晶片銷售額預計會達到636億美元,英特爾估計會為605億美元。

投資點睛:由於消費者想要更強大的智慧手機和其他連入互聯網的設備,記憶體晶片價格出現暴漲,這是三星勢頭增強的最大原因。英特爾擅長生產驅動個人電腦的CPU晶片。但對這家美國企業來說,遺憾的是消費者對個人電腦的需求正在下滑。

事件八:富豪、奧托立夫和英偉達聯手開發無人駕駛汽車

富豪汽車公司和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奧托立夫公司發佈聯合公告稱,將與電腦影像處理器公司英偉達聯手,加大發展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的力度。富豪和奧托立夫將通過雙方去年組建的合資汽車軟體發展公司Zenuity合作開發新一代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富豪的目標是2021年開始銷售幾乎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富豪、奧托立夫和Zenuity表示,將把英偉達的人工智慧汽車計算平臺用作它們自己的高級軟體發展的基礎。

投資點睛:英偉達曾以開發電腦遊戲顯卡知名,不過現已將其業務範圍擴大到汽車市場技術開發。英偉達目前已經在與富豪合作,參與了富豪在哥德堡的汽車自動駕駛試驗專案。

事件九:大眾汽車核心部門的裁員速度快于原先計畫

大眾公司核心部門的裁員速度快于原先計畫,以幫助削減成本。自去年11月與工會簽署來之不易的復興計畫以來,逾7,500名工人已接受了提前退休計畫,在同意於2020年之前接受提前退休計畫的9,300人中約占80%。大眾汽車也在迅速推進淘汰臨時崗位的計畫。核心大眾品牌部門目前已將臨時崗位數從復興計畫啟動時的6,500個削減至約2,600個,並計畫在年底進一步削減至1,000個左右。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20年本土市場不再有臨時崗位。

投資點睛:大眾長期以來背負著高昂的發展和人事成本,大眾品牌的轉變,將是把危機纏身的集團變成更具吸引力的業務的關鍵。

事件十:摒棄保守,索尼開放自主AI技術

索尼決定在人工智慧開發方面摒棄“單打獨鬥”的路線,與外部廣泛合作。將免費公開該公司從1990年代開始開發的人工智慧相關開發軟體,供其他公司和研究機構使用,以促進開發更廣泛的用途。日本的大企業讓外部廣泛利用自身人工智慧技術的情況比較罕見。索尼將通過此舉充分彙集外部的智慧,以追趕在人工智慧開發方面領先的美國IT企業。

投資點睛:公開開發軟體後,利用者將增加,相互討論軟體改良點的機會也將增多,這將有利於提升人工智慧等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