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方城市娃不認識的物件,農村人張口就能叫出它的名字,回憶滿滿

小編前段時間回農村老家,在一家人的院牆旁邊,發現了一個物品,瞬間勾起了小編無窮的童年回憶。

它身上纏著蔓延生長的青草,底部長著青苔,可見在那個牆底的角落中,孤單了很久,在這個小麥收穫的季節,它本應該歡快的在田地上“奔跑”,可是現在它空有一身“武力”卻無用武之地。可能城市的孩子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農村的孩子,卻孤零零待在一個角落。

它叫什麼?北方的城市娃可能都不知道,但是農村出身的人,

張口就能叫出它的名字。

它叫“石滾”或者“石碾子”,小編清理下它身邊的雜草,拍了張照,兒時的記憶瞬間迸發。

在我的老家,它是用來碾麥子的。如今都是機械化收割了,所以她便如“失寵”了一般,被棄用了。

小編小的時候,老家的大型機械收割基本沒有,每天都是跟在父母身後,

拿著鐮刀,收割小麥,然後打麥工作開始進行了。

那時候農村不太用大型收割,基本也沒有,所以還是用這種小型的打麥機。

打好剩下的麥秸,先用石滾碾碾,防止有漏掉的麥穗,因為種田不易,要顆粒歸倉。碾過之後,就把麥秸堆成一垛一垛的,也有用處的。

我們對於糧食,會將他們“打扮”的乾乾淨淨,不會讓糧食中混進麥秸或其他雜物。

最後,顆粒歸倉,就可以裝袋進行儲存了。

打麥的時候,是小編認為夏天最開心的時候,雖然熱,但是卻從不覺得熱,在賣場裡奔跑,在麥秸垛上蹦跳,追著在田地裡買雪糕的老爺爺買冰棒,躺在打好的小麥上聞麥香。那天真快樂的時光,已一去不復返。現如今對於豐收,唯一和小時一樣的,

還是將小麥裝袋儲存。

關於豐收,你們還有什麼回憶呢?評論區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