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參考睿評|這條新聞不一定刷爆朋友圈,但必將改變你我的生活

說起以往能刷爆朋友圈的國家新聞,“神舟”上天、“蛟龍”下海……這類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不勝枚舉,世界上恐怕沒有什麼可以難得倒偉大的中國人民。今天我們不說那些高大上的,

談談與大家息息相關的電。現代生活已然離不開電,如果沒有了電,我們怎麼用手機,還怎麼能吹空調——致我們終將熱死的夏天。

網路表情包:空調之父開利與電學之父法拉第

當我們在炎炎夏日裡吹著涼風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些電從何而來?你可能會回答:發電廠啊。

不完全是。當前我國煤炭發電占發電總量的比例最大,然而以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進行發電,一方面其儲量有限,枯竭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和污染物,威脅全球生態。難道說用電也成了“不環保”行為了?別急,近期中國能源圈發生的這件大事,或可解諸君之憂。

6月17日-23日,青海省連續7天使用光伏、風電和水電為全省供電,

這是中國首次在省級區域範圍內實現較長時間的100%清潔能源供電。青海省電力公司說,在此期間共用電11億千瓦時,如果用煤電的話需要燒掉53.5萬噸煤——這相當於一座中型礦井一年的產能。

“籠蓋四野”的青海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

在國外,

德國、丹麥、葡萄牙等國也有暫態全部清潔能源供電的先例,但是通過此次試驗表明,中國在電網供應方面更具可持續性,維持的時間也相對更長,對於全球新能源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無獨有偶,不久前(6月7日),在中國安徽省淮南市的一個廢棄煤礦塌陷形成的湖泊上,全球最大的漂浮式太陽能項目在此落成。這座電站不僅在規模上領先全球,還被外媒驚呼“是中國新宏偉目標的一個有力象徵——超過美國並成為在清潔能源領域的主導地位”。

轉型應天時:中國清潔能源發展大勢所趨

中國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第二大經濟體,自2007年起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據英國石油公司發佈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6年版)》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25%。如此,依賴傳統能源的中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從環保角度出發,中國能源轉型動力一面源於氣候變化挑戰,也源於能源消耗帶來的環境後果。大量的化石能源燃燒帶來的嚴重區域氣候污染和環境問題已經很明顯,例如秋冬季節肆虐中國北方的霧霾。如此,以清潔能源替代高碳、低效、不清潔的能源成為順理成章的選擇。

從經濟增長來說,全球能源行業已進入高效、清潔、多元化為主要特徵的能源轉型新階段。減少化石能源依賴性消費,投資清潔能源以提高生產力,獲取長期回報是發展方向。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佈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增投資將達到2.5萬億元。有媒體估算,這將創造超過1300萬個就業崗位。

從地緣戰略考量,此舉有助於打破西方傳統能源壟斷,亦可降低地緣政治風險。世界油氣資源產地與消費地在地理分佈上處於嚴重不平衡狀態。2015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61%,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34%。目前,中國已有四條油氣進口戰略通道,還有正在建設的“中巴經濟走廊”,但仍是以進口傳統油氣資源為主,沿線周邊不穩定的局勢給運輸帶來未知風險。

中國五大油氣戰略通道

鐵肩擔道義:中國成為全球清潔能源宣導者

如今,中國已經在很多清潔能源技術領域佔據了主導地位,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太陽能板和將近半數風力渦輪機都產自中國。根據《2016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5年,中國在太陽能光伏裝機量、風能裝機量和太陽能熱利用幾項,中國都位列世界第一。另外,中國在水力發電方面毋庸置疑是世界引領者,而且截至目前,正快速增加其核電機組數量。

全球分散式光伏裝機容量前十的國家,中國居首位

中國也是目前最大的清潔能源投資國,在非水可再生能源和燃料的投資排名世界第一。今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擬定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趨勢》報告稱,中國2016年可再生能源投資額高達1029億美元,超過世界總投資額的三分之一,穩居世界第一。

今年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框架《巴黎協定》,美國正退出世界領導地位。中國也逐漸被國際社會認為最有能力成為對抗氣候變化的領導者。對於中國而言,成為全球清潔能源宣導者,不僅是道義上的勝利,也是經濟和外交利益上的雙豐收。

或許有一天,使用清潔能源會像打開水龍頭一樣方便,我們再也不用為汽油漲價發愁,再也不用擔心冬天有霧霾,我們的生活成本會大幅下降,便利性大大提高。會有一些行當慢慢消失,但因此釋放出來的資金和資源將讓全社會受益。那時回頭再看青海的這個實驗,你一定會說,中國人真有遠見!

投資清潔能源以提高生產力,獲取長期回報是發展方向。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佈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增投資將達到2.5萬億元。有媒體估算,這將創造超過1300萬個就業崗位。

從地緣戰略考量,此舉有助於打破西方傳統能源壟斷,亦可降低地緣政治風險。世界油氣資源產地與消費地在地理分佈上處於嚴重不平衡狀態。2015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61%,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34%。目前,中國已有四條油氣進口戰略通道,還有正在建設的“中巴經濟走廊”,但仍是以進口傳統油氣資源為主,沿線周邊不穩定的局勢給運輸帶來未知風險。

中國五大油氣戰略通道

鐵肩擔道義:中國成為全球清潔能源宣導者

如今,中國已經在很多清潔能源技術領域佔據了主導地位,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太陽能板和將近半數風力渦輪機都產自中國。根據《2016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5年,中國在太陽能光伏裝機量、風能裝機量和太陽能熱利用幾項,中國都位列世界第一。另外,中國在水力發電方面毋庸置疑是世界引領者,而且截至目前,正快速增加其核電機組數量。

全球分散式光伏裝機容量前十的國家,中國居首位

中國也是目前最大的清潔能源投資國,在非水可再生能源和燃料的投資排名世界第一。今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擬定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趨勢》報告稱,中國2016年可再生能源投資額高達1029億美元,超過世界總投資額的三分之一,穩居世界第一。

今年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框架《巴黎協定》,美國正退出世界領導地位。中國也逐漸被國際社會認為最有能力成為對抗氣候變化的領導者。對於中國而言,成為全球清潔能源宣導者,不僅是道義上的勝利,也是經濟和外交利益上的雙豐收。

或許有一天,使用清潔能源會像打開水龍頭一樣方便,我們再也不用為汽油漲價發愁,再也不用擔心冬天有霧霾,我們的生活成本會大幅下降,便利性大大提高。會有一些行當慢慢消失,但因此釋放出來的資金和資源將讓全社會受益。那時回頭再看青海的這個實驗,你一定會說,中國人真有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