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福州大力投入文保工作 歷史文化街區“活”起來

三坊七巷

福州新聞網7月1日訊福州市政府近日公佈了《福州市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

涵蓋了全國、省級、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8處,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項,福州城區老地名保護名單,以及37棵福州市一級古樹名木名錄。近年來福州市本著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不斷加大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先後投入100多億元,保護與修復並重,傳承與發展並舉,全力推進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和文物保護各項工作。
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三大歷史文化街區“活”了起來!

三坊七巷:人氣之王

來自福建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的權威統計資料顯示,三坊七巷2016年接待遊客1090.85萬人次,成為福建省首家年接待人次破千萬的A級景區,在全省A級景區中位列第一。

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人氣為何如此之旺?“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所蘊含的豐厚人文內涵,豐富多彩的福州傳統民俗展示活動,

永和魚丸、木金肉丸等老字型大小飽含的“福州味道”,讓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吃。

近年來,福州注重傳承與發展歷史文化街區活態的歷史文化精髓,通過保護三坊七巷所蘊含的各項民俗活動、民間曲藝、民間工藝、風味飲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深刻體驗區域民俗文化等提供優良的環境、條件與載體。

不斷創新的文化管理思路,使得這片歷史文化街區既能讓人尋找到文化記憶,

記取鄉愁,又煥發出文化時代活力。文化產業的導入與融合便是其中的一個亮點。福州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謝謙華介紹說,目前,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內,文化業態空間占比超過65%。她告訴記者:“目前三坊七巷正深入挖掘坊巷文化內涵,加大文創及其他旅遊產品開發力度,完善三坊七巷‘吃、住、行、娛、樂、購’等旅遊六大要素佈局。

朱紫坊:打造漆文化街區

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雖地處鬧市,但因安泰河沿岸濃蔭的呵護而平添了幾分安寧、靜謐。

為期半年的2017年福州漆藝回顧展,6月剛在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朱紫坊芙蓉園落幕,面向社會零基礎、零收費的“我在朱紫坊髹大漆”實訓班6月29日又在朱紫坊33號開班。

在此之前,2016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在朱紫坊驚豔登場,展覽展出了8個國家,沿龍嶺頂巷兩側設置民宿商業,

打造民宿文化體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