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媽媽,你和爸爸結婚為什麼不帶上我?”那些關於孩子結婚的爆笑段子,笑得肚子疼

一天,在群裡拋下一個話題,讓爸媽們回憶下孩子說過的關於結婚的趣話,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收到好多回復。

每一條都堪稱經典幽默段子啊,看完,我已經笑得肚子疼了。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索性整理一下,分享給各位哈。

01

結婚不帶我篇

都是婚紗照惹的禍

一天早上,3歲半的兒子跟我在床上玩遊戲,轉眼看著牆上掛著的婚紗照,突然憋著嘴,不高興了。我問他怎麼了?

他很生氣地說:“為什麼你和爸爸的婚紗照裡沒有我?你們不帶我一起照,我生氣了!”

我捏捏他的小鼻子,說:“那個時候,你還沒出生呢!”

兒子說:“你們就那麼著急嗎?等我出生了再一起照啊!”

哎呀!爸爸和媽媽結婚了?

一天,兒子在看我們的婚紗照,忽然很驚訝地說:“哎呀,爸爸,你和媽媽結婚了?”

爸爸說:“對呀,你不知道嗎?”

兒子失望地說:“那你結婚怎麼不帶上我呢?”

爸爸笑著說:“沒法帶你呀!你那時還沒出生呢。”

兒子有點急:“那你下次結婚記得帶上我呀!”

種子?在哪裡?

一天,和4歲的女兒一起看我和她爸爸的婚禮視頻。

女兒看著看著,突然問:“結婚這麼好玩,你和爸爸為什麼不帶上我?”

我說:“帶著的呢,你那個時候還是一顆種子。我們隨身帶著。”

我以為這話可以給女兒做一下生命教育,可是女兒又接著問:

“種子?在哪裡?指給我看看啊。”

媽呀,這要我怎麼指給她看啊?我絞盡腦汁,編了句話:

“這顆種子就是愛,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你是爸爸媽媽愛的結晶。”

我結婚了,有戒指為證

一天,5歲的樂樂悄悄告訴媽媽:“媽媽,我今天上午和憨憨結婚了。”

說著,把手指上的紙戒指給媽媽看。

媽媽驚訝地說:“嗯?結婚這種重要的事情都不告訴爸爸媽媽?”

樂樂撇嘴,說:“哼!你和爸爸結婚不也沒告訴我嗎?”

02

我要和媽媽/爸爸結婚篇

爸爸也是大人

小雨七歲的一天,很不服氣地說:“為什麼你們總叫我晚上一人睡?”

媽媽:“你已經是我們家的小大人! ”

小雨講:“爸爸也是大人,怎麼還跟你睡?”

“我們結婚了,就得一起睡。”媽媽回答到。

他想想說:“媽媽,我也跟你結婚。”

爸爸是王子

3歲半的豆豆有一天跟爸爸說:“爸爸,我們結婚吧!”

爸爸被豆豆的話瞎到了,問:“你確定?”

豆豆說:“嗯,當然確定,因為你是王子,我是公主,王子當然要和公主結婚啦。”

三個人的婚禮

有天晚上,果果抱著我的脖子,深情地說:“媽媽,我們結婚吧。”

我問:“你知道結婚是什麼意思嗎?”

果果說:“知道啊,就是小姨和叔叔、姑姑和伯伯。”

我又說:“可是我已經和爸爸結婚了,我們結婚,爸爸怎麼辦呢?”

果果想了想,說:“那爸爸也和我結婚,我們三個一起結婚嘛……”

媽媽要等我哦!

童童4歲的時候說,要和媽媽結婚。

媽媽笑著搖搖頭,說:“等你長到二十多歲的時候,會遇到你喜歡的女孩,然後你們相愛,然後結婚,生下你們的孩子。”

童童問:“我還要過這麼多年才能結婚啊?媽媽你要等我啊!”

見兒子這麼執著,媽媽就故意逗他說:“到那個時候,媽媽已經跟奶奶一樣老了。”

童童聽了,著急地問:“那你還能跟我生妹妹嗎?”

03

尋找結婚物件篇

爸爸結婚了沒有?

一天,女兒問:“爸爸,你結婚了沒有?”

爸爸說:“結了啊。”

女兒又問:“和誰結的?”

爸爸說:“你媽媽!”

女兒明顯地很失望,嘴裡念叨:“哦,真是煩人!被媽媽搶了先。”

去哪裡找我的結婚物件?

四歲的兒子說要和妹妹結婚。理由是“爸爸跟媽媽結婚了,那我也要跟妹妹結婚,這樣才是一家人。”

媽媽說:“你和妹妹已經是一家人了。爸爸和媽媽在結婚之前並不認識,我們是認識了相愛了才結婚,成為一家人的。”

兒子馬上轉換思路,說:“那我要和斌斌結婚,我認識他,我們玩得最好,我們相愛了。”

媽媽趕緊說:“你也不能和斌斌結婚。你和斌斌都是男孩,你們的感情是兄弟感情,是好朋友,不是愛情。”

在結婚請求再次被拒絕後,兒子嚎啕大哭:“你們都結婚了,為什麼我不能結婚啊?我要去哪裡找可以結婚的人啊?”

第一次求婚被拒了

一天,兒子問和他一起玩耍的小女孩,“等你長大了,原意和我結婚嗎?”

“哎呀,不行。我挺愛你,可不能和你結婚。”

女孩非常淡定地說,“因為在我們家裡,只有自己家的人才結婚。你看,爸爸娶了媽媽,奶奶嫁給了爺爺,叔叔和嬸嬸結了婚,都是這樣的。”

當男孩接到了男孩的求婚

一天,到幼稚園接五歲兒子放學回家。

聽到他與同班的一個玩得很好的小男孩說:“我們長大後結婚吧。”

那男孩說:“好呀,可是我們不能生孩子。”

兒子說:“沒孩子好!沒孩子省心!”

04

追求失戀篇

我們一起培養感情

5歲的壯壯喜歡上班上的小女孩米粒,鼓足勇氣跟她說:“米粒,我們結婚吧!”

米粒說:“我又不喜歡你,不能跟你結婚。”

壯壯說:“沒關係啊,感情是可以培養的。”

米粒說:“你經常搶我的玩具,我才不要跟你培養感情。”

壯壯說:“你和我結婚後,我們就是一家人,我就不會搶你的玩具了。”

米粒想想,說:“對,到時候你什麼都得聽我的!”

我就喜歡她的酒窩

一天,5歲的兒子靦腆地告訴我:“媽媽,我喜歡茜茜。我想跟她結婚。”

我問:“茜茜就是你們幼稚園的那個同學吧,笑起來有兩個酒窩的那個?”

兒子興奮地說:“是啊是啊!就是她啊!我就喜歡她的酒窩。”

我問:“那她知道你喜歡她嗎?”

“當然了,我天天給她倒水喝。”兒子垂下眼瞼,幽幽地說,“可是,她每次都把我倒給她的水倒掉了。”

幼稚園放暑假是個很大的錯誤。

兒子上大班的第一天,接他回家時悶悶不樂。

我問:“你好像不高興,在幼稚園玩得不開心嗎?”

他說:“媽媽,我發現幼稚園放暑假是個很大的錯誤。”

“怎麼了?”

他說:“就是放了個暑假,玲玲就突然不跟我玩了。她一整天都和新來的同學在一起,我跟她說話,她都不理我。”

我說:“那你一定很傷心,以前你們一直玩得很好。”

兒子眼裡噙著淚水,說:“是啊,我之前都是把她當媳婦看的。”

我在想結婚這個終身大事

一天,4歲的女兒望著眼前的綠植發呆。

我問:“在想啥呢?”

女兒說:“在想心事。”

“想啥心事啊?”

“想結婚這個終身大事啊。”女兒說,“媽媽,我不結婚可以嗎?生寶寶好疼的。”

“你這個小屁孩,從哪裡知道生寶寶疼的?”

“你那天跟小姨說,生我的時候快疼死了。”

04

我們都應該珍惜孩子的這段婚姻敏感期

看完孩子們說的這些結婚趣話,你是不是也已經笑得直不起腰了?或許,你也產生了一些困惑——這麼小的孩子,小腦袋裡怎麼會想結婚的事兒?孩子說這樣的話好不好?我們應該如果應對?

其實,孩子到了三四歲,有了性別意識之後,就開始對“結婚”這件事兒產生興趣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婚姻敏感期。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認知社會關係,並學習處理情感。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說:“讓兒童在童年順利度過渡過婚姻的敏感期,將為孩子成人後的婚姻關係奠定基礎。事實上,婚姻的敏感期很大的成分上,標誌著兒童的情緒、情感是否能達到一個成熟的狀態。”

一開始,他們一般會說要跟媽媽/爸爸結婚,因為他們對男人/女人的理解都是基於自己的爸爸/媽媽。

漸漸地,孩子(5~6歲)會意識到,他應該跟同齡的人結婚,而不是爸爸/媽媽。這時,他就會在小朋友中間選擇結婚物件。他們會說喜歡班上的***,或者同社區的哪個小夥伴。

他們還會學會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去和自己喜歡的小朋友交往。他們會給喜歡的孩子分享好吃的東西或者玩具,或者發生事情的時候替他辯護;他們會經常在一起玩,感覺親密無間,像一對“小情侶”;他們之間即便產生矛盾,也不願意讓別人干預,他們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他們還會經歷“失戀”,會遇到喜歡的人喜歡別人的情況。不過,他們一般都不會像成年人談戀愛一樣,覺得特別受傷。有了新朋友,失戀這一頁就很快翻出去了。

一般地,如果婚姻敏感期比較順利地渡過,那麼孩子發展到六七歲,就會達到一個比較好的生命狀態。他會明白:我喜歡的人很不錯,所以也會獲得其他人的喜歡;我喜歡的人可以選擇我,也可以選擇別人,沒有關係;而他不選擇我,並不是因為我不好,而是因為因為他們更合適;我可以喜歡他,也可以喜歡別人,我可以找到更合適的人……

而孩子用幾個月~兩三年的時間懂得的這些,成年人卻可能需要用十幾年來領悟,有的人甚至一生都達不到這個狀態。

所以,我們都應該珍惜孩子的這段婚姻敏感期。正是這些“幼稚可笑”的體驗,讓孩子獲得愛的能力,並為以後的婚姻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

05

順利渡過婚姻敏感期的建議

有意思的是,孩子們在學習愛的過程中,一直在模仿爸爸媽媽,他們會經常說一些爸爸媽媽不經意間說過的話,並模仿爸爸媽媽的日常。這個我們也能從上文中孩子的趣話裡看出一些痕跡。

也因此,你們的夫妻關係,深深地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婚姻幸福。尤其是在孩子的婚姻敏感期裡,好的夫妻關係,能夠幫助孩子建立最初的健康的婚念觀。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建議:

❶聽到孩子說要結婚的話,我們不要詫異,不要嘲笑,更不要焦慮擔心。我們需要做的其實是,耐心傾聽,保護孩子的情感表達;

❷當孩子在跟愛慕的小夥伴交往受挫時,接納孩子的感受並及時給予幫助。比如:

當孩子想送玩具小車給喜歡的女孩,可是女孩左邊給不要,右邊給不要,最後不理他了。孩子很痛苦,你就給他個建議:“她不需要小車,換一個女孩喜歡的東西試試看。”

男孩喜歡上郊遊時遇到的女孩,問媽媽,要怎麼才能再見到她。那媽媽就可以看看有沒有留下女孩媽媽的電話,如果有,完全可以幫孩子約出來一起玩。如果沒有,媽媽也可以告訴他:“很遺憾沒有她的聯繫方式,不過人和人的相遇很神奇的,可能下次出去玩的時候,你又能和她偶遇,到時候你們再一起玩。”

如果孩子強烈要求結婚,你甚至可以為他舉辦一個婚禮。被譽為中國兒童性教育第一人胡萍,在一次採訪中說道:五六歲孩子處於戀愛高峰期,也是婚姻敏感期,這時候的孩子已經開始經營兩性關係了。如果孩子提出想要和誰結婚,要舉行婚禮,那麼只要雙方同意,不妨給他們一個婚禮。

不管怎樣,請記住,孩童時代說的喜歡、結婚都是純粹而簡單的,和早戀、性沒有關係,他們只是在學習愛與被愛。

願我們都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將未來幸福城堡的地基打得更牢固。一起共勉!

更多內容,請看:

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難有大出息,好的溝通從低聲開始

讓孩子愛上閱讀,教育專家透露這樣一個小秘密,父母都有必要瞭解

老中醫說:愛生病的孩子脾胃都不好!教您一招兒,比吃藥還管用!

見兒子這麼執著,媽媽就故意逗他說:“到那個時候,媽媽已經跟奶奶一樣老了。”

童童聽了,著急地問:“那你還能跟我生妹妹嗎?”

03

尋找結婚物件篇

爸爸結婚了沒有?

一天,女兒問:“爸爸,你結婚了沒有?”

爸爸說:“結了啊。”

女兒又問:“和誰結的?”

爸爸說:“你媽媽!”

女兒明顯地很失望,嘴裡念叨:“哦,真是煩人!被媽媽搶了先。”

去哪裡找我的結婚物件?

四歲的兒子說要和妹妹結婚。理由是“爸爸跟媽媽結婚了,那我也要跟妹妹結婚,這樣才是一家人。”

媽媽說:“你和妹妹已經是一家人了。爸爸和媽媽在結婚之前並不認識,我們是認識了相愛了才結婚,成為一家人的。”

兒子馬上轉換思路,說:“那我要和斌斌結婚,我認識他,我們玩得最好,我們相愛了。”

媽媽趕緊說:“你也不能和斌斌結婚。你和斌斌都是男孩,你們的感情是兄弟感情,是好朋友,不是愛情。”

在結婚請求再次被拒絕後,兒子嚎啕大哭:“你們都結婚了,為什麼我不能結婚啊?我要去哪裡找可以結婚的人啊?”

第一次求婚被拒了

一天,兒子問和他一起玩耍的小女孩,“等你長大了,原意和我結婚嗎?”

“哎呀,不行。我挺愛你,可不能和你結婚。”

女孩非常淡定地說,“因為在我們家裡,只有自己家的人才結婚。你看,爸爸娶了媽媽,奶奶嫁給了爺爺,叔叔和嬸嬸結了婚,都是這樣的。”

當男孩接到了男孩的求婚

一天,到幼稚園接五歲兒子放學回家。

聽到他與同班的一個玩得很好的小男孩說:“我們長大後結婚吧。”

那男孩說:“好呀,可是我們不能生孩子。”

兒子說:“沒孩子好!沒孩子省心!”

04

追求失戀篇

我們一起培養感情

5歲的壯壯喜歡上班上的小女孩米粒,鼓足勇氣跟她說:“米粒,我們結婚吧!”

米粒說:“我又不喜歡你,不能跟你結婚。”

壯壯說:“沒關係啊,感情是可以培養的。”

米粒說:“你經常搶我的玩具,我才不要跟你培養感情。”

壯壯說:“你和我結婚後,我們就是一家人,我就不會搶你的玩具了。”

米粒想想,說:“對,到時候你什麼都得聽我的!”

我就喜歡她的酒窩

一天,5歲的兒子靦腆地告訴我:“媽媽,我喜歡茜茜。我想跟她結婚。”

我問:“茜茜就是你們幼稚園的那個同學吧,笑起來有兩個酒窩的那個?”

兒子興奮地說:“是啊是啊!就是她啊!我就喜歡她的酒窩。”

我問:“那她知道你喜歡她嗎?”

“當然了,我天天給她倒水喝。”兒子垂下眼瞼,幽幽地說,“可是,她每次都把我倒給她的水倒掉了。”

幼稚園放暑假是個很大的錯誤。

兒子上大班的第一天,接他回家時悶悶不樂。

我問:“你好像不高興,在幼稚園玩得不開心嗎?”

他說:“媽媽,我發現幼稚園放暑假是個很大的錯誤。”

“怎麼了?”

他說:“就是放了個暑假,玲玲就突然不跟我玩了。她一整天都和新來的同學在一起,我跟她說話,她都不理我。”

我說:“那你一定很傷心,以前你們一直玩得很好。”

兒子眼裡噙著淚水,說:“是啊,我之前都是把她當媳婦看的。”

我在想結婚這個終身大事

一天,4歲的女兒望著眼前的綠植發呆。

我問:“在想啥呢?”

女兒說:“在想心事。”

“想啥心事啊?”

“想結婚這個終身大事啊。”女兒說,“媽媽,我不結婚可以嗎?生寶寶好疼的。”

“你這個小屁孩,從哪裡知道生寶寶疼的?”

“你那天跟小姨說,生我的時候快疼死了。”

04

我們都應該珍惜孩子的這段婚姻敏感期

看完孩子們說的這些結婚趣話,你是不是也已經笑得直不起腰了?或許,你也產生了一些困惑——這麼小的孩子,小腦袋裡怎麼會想結婚的事兒?孩子說這樣的話好不好?我們應該如果應對?

其實,孩子到了三四歲,有了性別意識之後,就開始對“結婚”這件事兒產生興趣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婚姻敏感期。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認知社會關係,並學習處理情感。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說:“讓兒童在童年順利度過渡過婚姻的敏感期,將為孩子成人後的婚姻關係奠定基礎。事實上,婚姻的敏感期很大的成分上,標誌著兒童的情緒、情感是否能達到一個成熟的狀態。”

一開始,他們一般會說要跟媽媽/爸爸結婚,因為他們對男人/女人的理解都是基於自己的爸爸/媽媽。

漸漸地,孩子(5~6歲)會意識到,他應該跟同齡的人結婚,而不是爸爸/媽媽。這時,他就會在小朋友中間選擇結婚物件。他們會說喜歡班上的***,或者同社區的哪個小夥伴。

他們還會學會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去和自己喜歡的小朋友交往。他們會給喜歡的孩子分享好吃的東西或者玩具,或者發生事情的時候替他辯護;他們會經常在一起玩,感覺親密無間,像一對“小情侶”;他們之間即便產生矛盾,也不願意讓別人干預,他們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他們還會經歷“失戀”,會遇到喜歡的人喜歡別人的情況。不過,他們一般都不會像成年人談戀愛一樣,覺得特別受傷。有了新朋友,失戀這一頁就很快翻出去了。

一般地,如果婚姻敏感期比較順利地渡過,那麼孩子發展到六七歲,就會達到一個比較好的生命狀態。他會明白:我喜歡的人很不錯,所以也會獲得其他人的喜歡;我喜歡的人可以選擇我,也可以選擇別人,沒有關係;而他不選擇我,並不是因為我不好,而是因為因為他們更合適;我可以喜歡他,也可以喜歡別人,我可以找到更合適的人……

而孩子用幾個月~兩三年的時間懂得的這些,成年人卻可能需要用十幾年來領悟,有的人甚至一生都達不到這個狀態。

所以,我們都應該珍惜孩子的這段婚姻敏感期。正是這些“幼稚可笑”的體驗,讓孩子獲得愛的能力,並為以後的婚姻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

05

順利渡過婚姻敏感期的建議

有意思的是,孩子們在學習愛的過程中,一直在模仿爸爸媽媽,他們會經常說一些爸爸媽媽不經意間說過的話,並模仿爸爸媽媽的日常。這個我們也能從上文中孩子的趣話裡看出一些痕跡。

也因此,你們的夫妻關係,深深地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婚姻幸福。尤其是在孩子的婚姻敏感期裡,好的夫妻關係,能夠幫助孩子建立最初的健康的婚念觀。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建議:

❶聽到孩子說要結婚的話,我們不要詫異,不要嘲笑,更不要焦慮擔心。我們需要做的其實是,耐心傾聽,保護孩子的情感表達;

❷當孩子在跟愛慕的小夥伴交往受挫時,接納孩子的感受並及時給予幫助。比如:

當孩子想送玩具小車給喜歡的女孩,可是女孩左邊給不要,右邊給不要,最後不理他了。孩子很痛苦,你就給他個建議:“她不需要小車,換一個女孩喜歡的東西試試看。”

男孩喜歡上郊遊時遇到的女孩,問媽媽,要怎麼才能再見到她。那媽媽就可以看看有沒有留下女孩媽媽的電話,如果有,完全可以幫孩子約出來一起玩。如果沒有,媽媽也可以告訴他:“很遺憾沒有她的聯繫方式,不過人和人的相遇很神奇的,可能下次出去玩的時候,你又能和她偶遇,到時候你們再一起玩。”

如果孩子強烈要求結婚,你甚至可以為他舉辦一個婚禮。被譽為中國兒童性教育第一人胡萍,在一次採訪中說道:五六歲孩子處於戀愛高峰期,也是婚姻敏感期,這時候的孩子已經開始經營兩性關係了。如果孩子提出想要和誰結婚,要舉行婚禮,那麼只要雙方同意,不妨給他們一個婚禮。

不管怎樣,請記住,孩童時代說的喜歡、結婚都是純粹而簡單的,和早戀、性沒有關係,他們只是在學習愛與被愛。

願我們都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將未來幸福城堡的地基打得更牢固。一起共勉!

更多內容,請看:

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難有大出息,好的溝通從低聲開始

讓孩子愛上閱讀,教育專家透露這樣一個小秘密,父母都有必要瞭解

老中醫說:愛生病的孩子脾胃都不好!教您一招兒,比吃藥還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