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香港+佛山”並船出海!看粵港澳大灣區如何上演“雙城故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已正式啟動。

不同經濟形態的城市之間怎樣合作?

新經濟浪潮衝擊下,

他們如何尋找自己的定位?

佛山新聞網訊 6月30日晚,鳳凰衛視《財經正前方》欄目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的香港與佛山,

這兩個經濟往來悠久、關係密切而又差異明顯的城市,從他們的互動中,分析城市間經濟合作的要素與節點。

完整視頻如下↓↓(時長約28分鐘)

“香港+佛山”,可以一起面向全球

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有一國兩制,而且在發展的階段性而言,還有梯度的差異。“我們是具有梯度差異的灣區,梯度差異灣區可以做任何事情,你可以做科技發明,你也可以做製造業。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在採訪中說。

6月5日,佛山代表團到香港禮賓府拜會香港特區第四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提出了“香港+佛山”合作意向,包括推進兩地離岸貿易合作、金融創投小鎮建設、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建設、高水準理工科大學建設及“廣萊塢”南方影視中心建設等多個領域重點合作項目。

香港與佛山兩地,產業差異巨大,各自優勢十分明顯,“香港+佛山”的設想,使兩地都看到了新的廣闊的合作空間。

香港特區第四任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香港的服務業,包括金融、專業服務,

包括法律、會計、稅務等等,可以為佛山的產業輸出的時候提供相關的服務。他說:“佛山也要面向全球的,我覺得香港是一個非常好的夥伴。香港+佛山,可以一起面向全球。”

佛山市委書記魯毅表示,過去佛山得益於香港因素發展壯大,今天的佛山已經成為製造業大市,

香港仍然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金融、貿易、港口、服務業、教育等都有很多的優勢,現在可以說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具有廣闊的前景。

為什麼提出了“香港+佛山”的設想?

上世紀八十年代,珠三角開始承接世界特別是香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

佛山得風氣之先,積極引入“三來一補”加工貿易。

佛山之所以能夠引入中國最早的“三來一補”貿易,與它和香港的人文歷史淵源密不可分,據統計在香港的佛山人有四十多萬,不少香港鉅賈富賈祖籍都是佛山,佛山與香港語言一致、文化同根,這使得兩地民眾交往十分便利,同時佛山發達的民營經濟與高度市場化的香港經濟對接也比較順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製造業是創新之本,是就業之源,是服務之根。沒有製造就沒有創新,沒有製造就沒有就業,沒有製造就沒有服務業的未來發展的空間。“那香港沒有(製造業)的話,那就需要香港和佛山合作。”

此時“並船出海”與以往的合作有什麼不同呢?

三十多年之後,佛山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製造業重鎮,而香港的製造業幾乎全部外移,轉型為服務業占絕對主導的經濟體。此時世界經濟環境已經改變,他們所依賴的全球製造業佈局和世界貿易格局都處在大變局中,香港和佛山都面臨經濟轉型和升級的挑戰,此時“並船出海”與過去多年的合作有什麼不同呢?

草根經濟要想成為"好孩子",轉型舉步維艱。所以佛山就喊出來,要對標德國,要對標歐洲,要對標香港。用德國的工業服務,用歐洲的現代服務,用香港的金融服務,物流服務,經貿服務、專業服務,來説明草根經濟和民營經濟轉型。張燕生認為,“佛山和香港的合作有利於香港的轉型,有利於佛山的轉型。這個合作有利於整個國家未來三十年適應新常態,打造一個現代國家的轉型。”

和上一輪工業革命不同,這一輪比拼的不是成本和規模,而是要素整合、價值鏈整合的能力,香港+佛山“並船出海”構想,就是以城市為主體進行要素整合和產業集群的一種嘗試,學者認為,在產業集群的基礎上,未來十年中國可能出現十幾個人口與經濟規模接近韓國等“亞洲四小龍”的核心城市群經濟體,這將會極大地改變中國的經濟版圖。

錯過了昨晚的直播也別急,今天可以收看重播哦!

重播時間:7月1日(週六)15:30。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製造業是創新之本,是就業之源,是服務之根。沒有製造就沒有創新,沒有製造就沒有就業,沒有製造就沒有服務業的未來發展的空間。“那香港沒有(製造業)的話,那就需要香港和佛山合作。”

此時“並船出海”與以往的合作有什麼不同呢?

三十多年之後,佛山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製造業重鎮,而香港的製造業幾乎全部外移,轉型為服務業占絕對主導的經濟體。此時世界經濟環境已經改變,他們所依賴的全球製造業佈局和世界貿易格局都處在大變局中,香港和佛山都面臨經濟轉型和升級的挑戰,此時“並船出海”與過去多年的合作有什麼不同呢?

草根經濟要想成為"好孩子",轉型舉步維艱。所以佛山就喊出來,要對標德國,要對標歐洲,要對標香港。用德國的工業服務,用歐洲的現代服務,用香港的金融服務,物流服務,經貿服務、專業服務,來説明草根經濟和民營經濟轉型。張燕生認為,“佛山和香港的合作有利於香港的轉型,有利於佛山的轉型。這個合作有利於整個國家未來三十年適應新常態,打造一個現代國家的轉型。”

和上一輪工業革命不同,這一輪比拼的不是成本和規模,而是要素整合、價值鏈整合的能力,香港+佛山“並船出海”構想,就是以城市為主體進行要素整合和產業集群的一種嘗試,學者認為,在產業集群的基礎上,未來十年中國可能出現十幾個人口與經濟規模接近韓國等“亞洲四小龍”的核心城市群經濟體,這將會極大地改變中國的經濟版圖。

錯過了昨晚的直播也別急,今天可以收看重播哦!

重播時間:7月1日(週六)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