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桑植縣丨貧困山村換新顏,白族兒女頌黨恩

老街換新貌

新湖南用戶端記者 甯奎 洪志 通訊員 黎治國

“舒服,漂亮!”7月1日,桑植縣馬合口白族鄉梭子丘村,白族風情老街開街現場,72歲的村民劉業振看著如織的遊人,輕聲哼起了民歌。他開心地看到,家族的世居地,再現了舊時繁華景象。

原生態舞蹈《農耕舞》

7OO年前,雲南大理白族遷入此地繁衍生息,梭子丘村一度成為周邊商貿集聚地。

隨著時間推移,商貿易道,曾經的繁華之地,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但這裡仍保留著濃濃的白族風情,仗鼓舞、儺願戲、趕廟會等白族民俗得以完好傳承。

在旅遊度假山莊,遊客們體驗長龍宴

2015年,張家界市委組織部派出幫扶工作隊駐村幫扶梭子丘村。

幫扶隊結合實際,精准施策,實施文化扶貧,啟動了梭子丘白族文化旅遊小鎮建設。

村民們紛紛拿起手機記錄這盛大時刻

於是,旅遊發展區、體驗區、垂釣區、觀光區、自駕度假建設區、產業園區等“六區”逐步成型,也逐漸完成了形象整潔化、建設規劃化、街道生態化、店鋪產業化、房屋民族化、風格風情化等“六化”。

曾經的貧困村,如今成為遊人嚮往的魅力鄉村。

“在梭子丘長大,如今變化太大。”在外地經商的劉業祥,對家鄉曾經的落後面貌記憶猶新,此次開街,特意回村觀禮,“看到新面貌,為自己是村裡人感到自豪。”

文藝隊伍沿街巡演

“不是大理,勝似大理。”開街現場,長沙遊客杜菲感歎,在這裡,同樣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白族風情,“溶洞、垂釣等鄉村美景別具一格。”

開街當天,梭子丘村民還精心編排了《馬合口故事》大型白族民族文藝演出,白族非遺項目一一上演,用傳統歌舞頌黨恩,感謝精准扶貧好政策。

[責編:高甜甜]

[來源:新湖南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