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邛崍黑茶論壇 專家共話邛茶前世今生

四川在消息(記者 方煒)從天府社區城市論壇“黑茶之源”的帖子引發網友熱議,到記者先後採訪相關茶葉專家、茶企負責人,邛崍是否為黑茶之源的問題熱度不減。日前,以“黑茶溯源和發展前景”為主題的“邛崍黑茶論壇”在夾關鎮舉行,

在一片萬畝茶園的環繞之下,參與論壇的省內外茶界專家、茶企代表、媒體人、本土文化名人等,圍繞邛崍黑茶文化、邛茶產業發展、邛茶品牌行銷、邛茶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位等話題,進行交流座談。

川茶明珠 專家看好邛崍黑茶

上午10點,論壇正式開始,聽說黑茶論壇在夾關舉辦,一大早便有對茶感興趣的遊人趕來,其中還有外國友人,對中國的茶非常癡迷。當被記者問到咖啡和茶哪個好喝的時候,來自美國的丹尼講道:“各有千秋吧,之前沒怎麼接觸過中國茶,第一次看見茶以為這是樹葉泡水,但是品嘗之後還是非常棒的,我喜歡。”

四川農業大學教授何春雷在發言時認為,

四川是中國黑茶的發源地,在宋代四川黑茶產量達到全國總產量的80%,二千多年前成都、邛崍一帶飲茶已蔚然成風。本世紀以來,黑茶產量增幅達到16%,目前已經成為第二大茶類,快速發展的黑茶市場,為邛崍黑茶展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黑茶無疑是我國茶品中的一匹黑馬,邛崍發展黑茶大有希望。”何教授說。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孫前則提到邛崍黑茶是川茶的明珠。

“1872年,第一次明確提出“絲綢之路”概念的德國人李希霍芬先生來到邛崍,他在著作提到邛崍主產茶葉,生產磚茶大量供應拉薩,並記敘了馬幫背著每一條18斤的磚茶行走于茶馬古道的場景。”孫前認為,邛崍是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邛崍黑茶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

專家討論 共話黑茶未來

孫會長、何教授發言之後,一場關於黑茶的生產、加工、創新、茶旅融合等問題的大討論如火如荼地展開。

關於加工,陳昌輝講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管技術再好,首先原料要好。大家早晨來了以後,就充分感受到這裡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孕育出的茶葉原料有保證;按照‘四連八不采’原則進行採摘,既‘傳統’,同時又保障了茶業採摘的合理性。”關於生產,何春雷說道:“黑茶必須要經過‘渥堆發酵’,自然渥堆要 30-40天,而且要對現有設備設施加以改造,

以避免在渥堆的過程中造成微生物污染,比如實現全程智慧化,茶葉不落地,用發酵機控溫、保濕、供氧。”關於創新,杜曉介紹說:“發展邛崍黑茶產業,既要實施茶葉歷史傳承、工藝發掘、產品創新和茶文化傳播,更要依託科技創新。比如,依據現代食品科技原理,以茶葉品質風味化學理論為指導,採用茶葉拼配的電腦配方技術;採用茶葉窖香複合香味技術等。”

據悉,邛崍自1955年被中央政府列為“全國萬擔茶縣”以來,重視本地品種資源保護,經過多年不斷地發展,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培育打造茶葉品牌,研發茶葉新產品。擁有“文君牌”、“花秋牌”、“崍山牌”為代表的二十多個系列、上百個品種。今天,“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為茶產業開闢了全新的“藍海”,邛崍以此為契機,加快提振發展茶葉產業,助推邛茶業香飄世界。

據悉,邛崍自1955年被中央政府列為“全國萬擔茶縣”以來,重視本地品種資源保護,經過多年不斷地發展,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培育打造茶葉品牌,研發茶葉新產品。擁有“文君牌”、“花秋牌”、“崍山牌”為代表的二十多個系列、上百個品種。今天,“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為茶產業開闢了全新的“藍海”,邛崍以此為契機,加快提振發展茶葉產業,助推邛茶業香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