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平之戰的另一面:殺神白起真的坑殺了四十萬趙軍?別扯了

長久以來“長平之戰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成為歷史愛好者的口頭禪,

在人們心目中這四十萬趙軍是被“活埋”。那麼真實的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今天就聽李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史記》作為古代最權威的的史料,司馬遷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對長平之戰作出了這樣的記載,“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党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

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作為當時最有可能一統六國的秦趙兩國,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生死戰,此戰對於雙方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場歷時三年的戰爭中,趙軍參戰人數四十五萬,秦軍參戰六十萬。注意這裡面出現了一個問題,

當時趙軍參戰人數四十五在三年時間裡只傷亡五萬人?這顯然不合邏輯,因此李老師認為坑殺四十萬是有很大的水分的。

除了上面這點分析,有一點實物證據是發現了長平古戰場屍骨坑。1995年5月,山西晉城高平市永錄鄉將軍嶺下永錄村發現了趙軍屍骨坑,考古發掘後大家發現這些屍骨上都有砍殺的痕跡,甚至還有的屍骨只剩下了軀幹,這說明了這些士兵在埋葬之前已經死了,

這點已經被證明。

退一步說,如果當時是四十萬趙軍被坑殺,那對於秦軍來說難度太高,這不亞於打一場戰場。還有讀者表示,規模如此大的坑殺,難道趙軍會坐以待斃,顯然不可能,因此“四十萬趙軍被坑殺”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再說一下,四十五萬趙軍需要的糧草是極其驚人。根據文獻記載,“萬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萬七千三百六十三斛,鹽三百八斛”。也就是說,一萬人一個月需要糧食3800斛,如果以四十五萬人算,那需要的糧食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就算後勤物資能得以保證,

那將這些物資送到戰場也是不太可能的實現的,當時趙國的補給路線有兩條:一條是從國都邯鄲出發,向西越過太行山脈,經由著名的太行八陘中的滏口陘抵達上黨盆地;一條是從太原所在的汾河谷地出發,向東南經過榆社、左權越黃澤關與滏口陘匯合。這兩條路線都是山高林密,而且當時運輸軍糧的方式主要是牛車,速度又慢,同時又要防止秦軍的偷襲。

從上面各個方面來看,“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這一說法是不太科學的,趙軍的投降人數應該在15萬左右。

“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這一說法是不太科學的,趙軍的投降人數應該在15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