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款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批大炮,對越一戰打垮越軍機械化陣地!開創歷史!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黃浦江下,無授權禁轉!

1951年5月,中央軍委兵工委員會制定了《關於兵工問題的決定》,根據這個決定,新中國確定製造第一批制式武器。有18種,

其中仿製15種,自研3種,在仿製武器中,就有122mm榴彈炮一項。

(大仰角狀態下的M1938型榴彈炮)

國產122mm榴彈炮的原型是蘇聯M1938型122mm榴彈炮,重2450kg,射程11.8km,該炮是蘇聯陸軍在1939年服役的一款大口徑榴彈炮,性能優良,可用騾馬或者卡車牽引,運用廣泛,是蘇軍裝備數量最大的122mm榴彈炮。

(國產五四式122mm榴彈炮)

火炮的仿製工作交給了國營第127廠負責,該廠源頭是國民黨第九十工廠,瀋陽解放後改稱東北軍工部瀋陽兵工廠,1951年,因抗美援朝的需要,該廠北遷至黑龍江省,此時炮廠從瀋陽兵工廠分離,遷到齊齊哈爾,改稱為國營第127廠。

1952年,蘇聯將M38型榴彈炮圖紙交給中國,

隨後國營第127廠開始仿製榴彈炮,當時全廠對仿製榴彈炮工作十分重視,從廠長到工人都積極的投入到仿製工作中去,全廠開展了各類比,學,拼,做活動,努力完成仿製任務。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1954年8月,仿製出第一批4門122mm榴彈炮,開創了新中國製造大口徑火炮的光輝歷史!

(122mm榴彈炮的炮彈和彈藥箱)

9月,經過中央軍委會批准,正式定型為“一九五四年式一二二公釐榴彈炮”。國產122mm榴彈炮性能不落於仿製母型,製造優良,其牽引速度更是超過了蘇聯原炮。

54式122mm榴彈炮於1956年1月正式裝備人民解放軍,裝備軍師兩級單位,步兵師編有炮兵1團,每團有122榴彈炮兩個營,有24門榴彈炮,是解放軍炮兵部隊的最主要武器,

該火炮的服役,標誌著解放軍從“萬國貨”走向了“國產貨”的行列。

對越反擊:禦敵於國門之外,痛擊越軍炮兵

在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我軍投入的火炮之多,有人趣稱為炮兵反擊戰,而這些參戰火炮之中,最多的正是54式122mm榴彈炮。

(正在開火的54式122mm榴彈炮)

在3月3日中午時分,

我軍第164師炮兵團觀察所發現在391高地東側的竹林裡有越軍炮兵和坦克部隊,前觀所立刻向炮兵團上報越軍方位,接到報告後,炮兵立刻集中12門54式榴彈炮向越軍所在方位開火,經過數輪炮擊,發射四百四十餘發炮彈,給越軍以毀滅性打擊。事後偵察兵檢查越軍陣地,發現擊毀越軍105榴彈炮6門,坦克5輛,卡車7輛,擊斃越軍數百人,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越軍驚呼解放軍的使用了最新式的跟蹤炮彈,根本躲不掉!!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 有種有料!

根本躲不掉!!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 有種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