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黨的生日|沿著紅色旅遊線路,緬懷光輝革命歲月

党走過的路我們不能忘懷

紅色旅遊,正是邊走邊紀念的旅遊形式

在黨的生日來臨之際

我們一起重走紅色線路

緬懷党的光輝歷程 謳歌黨的豐功偉績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6周年

下面小津整理了經典紅色線路供大家參考

重走紅色線路 永遠跟黨走

七 · 一紅色旅遊

“偉人風範”旅遊線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南開大學—廣東會館—覺悟社紀念館

此線路全面展現了周恩來在天津求學、生活並與鄧穎超相識、相知、相愛,共同進行反帝愛國運動的事蹟,

展示了兩位偉人大公無私、為國為民的豐功偉績和高尚品德。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現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廣東會館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坐落在風光綺旎、景色怡人的水上公園風景區外,占地7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建於1998年2月28日周恩來誕辰百年紀念日前夕。

館內藏品豐富,文物價值彌足珍貴。紀念館基本陳列分為三大展區即主展廳、按1:1比例仿建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廳專題陳列廳和專機陳列廳。

主展廳內有:周恩來生平展“人民總理周恩來”、鄧穎超專題展“鄧穎超—20世紀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西花廳專題陳列廳設有復原陳列和主題文物展“偉大的情懷”;專機陳列廳陳列著蘇聯政府贈送給周恩來總理的伊爾—14型678號專機,現為國家二級文物。紀念館的展覽主題突出,天津地域特色鮮明,生動再現了周恩來、鄧穎超兩位偉人光輝燦爛的一生以及為祖國、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和國家一級博物館。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是“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百年名校,更是周總理的母校。在南開大學60周年校慶之際,周總理那句“我是愛南開的”由楊石先校長親筆書寫在湖心島石碑上,讓這個原本就極富詩情畫意的地方,由此又增添了一筆壯麗色彩,昭示著“我是愛南開的”箴言。

廣東會館

天津的老城廂有一片沉靜、古樸、韻味十足的傳統建築,這就是廣東會館,別看它是至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裝修最精緻的清代會館建築。其實,在這座北方少見的戲樓上,1911年就演出過革命新劇。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這裡經常舉行群眾集會或演出。在這個時期,周恩來和鄧穎超所領導的覺悟社也在這裡活動,演出新劇。

從1919年的“五四運動”到1925年的“五卅運動”,廣東會館一直作為天津革命的重要場所。尤其是在1925年8月,由革命先輩安幸生主持,天津市總工會在廣東會館成立。如今,這裡作為天津戲劇博物館全年開放。今天,人們走進天津廣東會館,免不了對它的深刻歷史人文內涵,以及它的高超建築藝術而讚歎不已。

覺悟社紀念館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天津最先回應和聲援。這年9月,為學習和傳播馬列主義,在周恩來的倡議下,成立了革命團體覺悟社,出版《覺悟》雜誌。覺悟社成立後,很快就在天津愛國運動中發揮了領導骨幹作用。這期間,他撰寫了《警廳拘留記》和《檢廳日錄》等。此後周恩來赴法國勤工儉學,由天津踏上新的革命征途,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

“抗日烽火”旅遊線

盤山烈士陵園及抗日遺址—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碑—九山頂抗戰邊區食堂—黃崖關長城碑林

此線路全面展現了天津境內抗日期間發生的激烈戰鬥及所湧現出的一批抗日英雄事蹟。

盤山烈士陵園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位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盤山腳下;黃崖關長城碑林位於國家4A級旅遊景區黃崖關長城腳下。

盤山烈士陵園及抗日遺址

盤山地處京津唐三角地帶,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盤山抗日根據地建立以後,這裡很快就成了河北東西部抗戰的中心。在付出犧牲總數達2萬人生命的巨大代價後,盤山根據地終於堅持到了最後,迎來了抗戰的勝利。

烈士陵園建在盤山南麓,清泉奇石,蒼松翠柏,果樹成林,風景秀麗。總面積三百畝,主要建築有烈士紀念塔、烈士墓區、革命烈士紀念 館、盤山抗日鬥爭事蹟陳列館、烈士骨灰堂。整個建築富有民族風格,宏偉壯觀,肅穆莊嚴。

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碑

在當年冀東抗日主戰場之一的薊州區羅莊子鎮金水泉山上,建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抗日戰爭無名烈士墓、抗日戰爭警世門。以紀念碑為重點的三個標誌性建築的根本宗旨是:促進和平、警世戰爭,緬懷先烈、教育後人、牢記使命、復興中華。

九山頂抗戰邊區食堂

九山頂山腳下,有一個小山村叫常州村。她是天津唯一一個以八路軍抗日電臺呼號“常州”命名的行政村。抗日邊區食堂設在海拔800米的深山腹地的半山腰上,常年對外開放,每年5月1日至10月10日前來參觀的人,還可以享受免費品嘗山野八寶粥的禮遇,可穿上八路軍軍裝參加推碾子、軋公糧比賽,推車牽羊送公糧比賽,聽九山頂根據地的抗日故事,舉行革命歌曲聯唱等有益活動,是京津地區紅色教育的一大亮點。

黃崖關長城碑林

黃崖關長城坐落在薊州最北部,東有懸崖為屏,西以峭壁為依,是控扼東北進入內地的咽喉要道,史稱“薊北雄關”,是有著獨特優勢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基地。其中,百將碑林收入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批授銜107位開國將帥的題詞;毛澤東詩詞墨蹟碑林共收入毛澤東創作的28首詩詞手稿。在園中巨石上刻有毛澤東的豪情壯語:不到長城非好漢,薊北雄關,登黃崖關長城,一覽中國大好山河。

“走向勝利”旅遊線

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紀念館—中共天津歷史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金湯橋會師公園

此線路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早期進行革命活動的場所,領導天津人民開展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戰爭勝利的光輝歷程。同時,也展示了劉少奇、周恩來、李大釗、張太雷、于方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天津從事革命活動的豐功偉績。

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紀念館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平津戰役紀念館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金湯橋會師公園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

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紀念館

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紀念館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黑龍江路隆泰裡19號,是中共中央北方局1936年3月至1937年2月在津的辦公駐地,也是劉少奇任北方局書記期間居住過的地方。如今,這裡被辟為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2006年,被天津市委、市政府公佈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4月,被公佈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中共天津歷史紀念館

中共天津紀念館是一處革命紀念館,原坐落在本市和平區濱江道普愛裡21號(現坐落于和平區山西路98號),是1924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天津的第一個領導機關———中共天津地方執行委員會的誕生地。今天,紀念館展出的《中國共產黨在天津》,通過近四百幅的珍貴照片,生動地展示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天津八十年來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輝煌業績。

平津戰役紀念館

平津戰役紀念館坐落在紅橋區子牙河畔平津路上,是黨中央決定在天津修建的、全面展現平津戰役偉大勝利的專題紀念館,是天津市紅色旅遊主要景點之一。紀念館由勝利廣場、主展館、多維演示館三部分組成。

勝利廣場設有大型群雕、勝利紀念碑及音樂噴泉;主展館分三層六個展廳,除展出歷史照片、文物外,還設置大型電動沙盤、多媒體演示、舊址復原、景觀、雕塑等;多維演示館,高43米,直徑50米,運用現代聲、光、電高科技與多元化視聽的藝術手段,把全景式超大銀幕環球電影、背景畫、戰場微縮景觀結合起來,氣勢恢弘地演示了平津戰役的多維空間歷史畫面。紀念館在勝利花園基礎上,又增建了大型兵器展場——“軍威園”,園內陳列有海陸空三軍捐贈的62丙型護衛艇、轟五飛機、殲五、殲六飛機等16件大型兵器。

金湯橋會師公園

金湯橋是具有文物價值和歷史紀念意義的橋樑,始建於1906年。在平津戰役中,解放軍在金湯橋上會師,故其成為象徵天津解放的標誌性建築。為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在金湯橋經過整修並恢復開啟功能後,又在該橋東西兩岸興建了主題性公園,取名會師公園。

感受偉人的風範

重走革命的烽火

享受勝利的喜悅

文/編|盧天瑜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現為國家二級文物。紀念館的展覽主題突出,天津地域特色鮮明,生動再現了周恩來、鄧穎超兩位偉人光輝燦爛的一生以及為祖國、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和國家一級博物館。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是“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百年名校,更是周總理的母校。在南開大學60周年校慶之際,周總理那句“我是愛南開的”由楊石先校長親筆書寫在湖心島石碑上,讓這個原本就極富詩情畫意的地方,由此又增添了一筆壯麗色彩,昭示著“我是愛南開的”箴言。

廣東會館

天津的老城廂有一片沉靜、古樸、韻味十足的傳統建築,這就是廣東會館,別看它是至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裝修最精緻的清代會館建築。其實,在這座北方少見的戲樓上,1911年就演出過革命新劇。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這裡經常舉行群眾集會或演出。在這個時期,周恩來和鄧穎超所領導的覺悟社也在這裡活動,演出新劇。

從1919年的“五四運動”到1925年的“五卅運動”,廣東會館一直作為天津革命的重要場所。尤其是在1925年8月,由革命先輩安幸生主持,天津市總工會在廣東會館成立。如今,這裡作為天津戲劇博物館全年開放。今天,人們走進天津廣東會館,免不了對它的深刻歷史人文內涵,以及它的高超建築藝術而讚歎不已。

覺悟社紀念館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天津最先回應和聲援。這年9月,為學習和傳播馬列主義,在周恩來的倡議下,成立了革命團體覺悟社,出版《覺悟》雜誌。覺悟社成立後,很快就在天津愛國運動中發揮了領導骨幹作用。這期間,他撰寫了《警廳拘留記》和《檢廳日錄》等。此後周恩來赴法國勤工儉學,由天津踏上新的革命征途,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

“抗日烽火”旅遊線

盤山烈士陵園及抗日遺址—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碑—九山頂抗戰邊區食堂—黃崖關長城碑林

此線路全面展現了天津境內抗日期間發生的激烈戰鬥及所湧現出的一批抗日英雄事蹟。

盤山烈士陵園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位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盤山腳下;黃崖關長城碑林位於國家4A級旅遊景區黃崖關長城腳下。

盤山烈士陵園及抗日遺址

盤山地處京津唐三角地帶,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盤山抗日根據地建立以後,這裡很快就成了河北東西部抗戰的中心。在付出犧牲總數達2萬人生命的巨大代價後,盤山根據地終於堅持到了最後,迎來了抗戰的勝利。

烈士陵園建在盤山南麓,清泉奇石,蒼松翠柏,果樹成林,風景秀麗。總面積三百畝,主要建築有烈士紀念塔、烈士墓區、革命烈士紀念 館、盤山抗日鬥爭事蹟陳列館、烈士骨灰堂。整個建築富有民族風格,宏偉壯觀,肅穆莊嚴。

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碑

在當年冀東抗日主戰場之一的薊州區羅莊子鎮金水泉山上,建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抗日戰爭無名烈士墓、抗日戰爭警世門。以紀念碑為重點的三個標誌性建築的根本宗旨是:促進和平、警世戰爭,緬懷先烈、教育後人、牢記使命、復興中華。

九山頂抗戰邊區食堂

九山頂山腳下,有一個小山村叫常州村。她是天津唯一一個以八路軍抗日電臺呼號“常州”命名的行政村。抗日邊區食堂設在海拔800米的深山腹地的半山腰上,常年對外開放,每年5月1日至10月10日前來參觀的人,還可以享受免費品嘗山野八寶粥的禮遇,可穿上八路軍軍裝參加推碾子、軋公糧比賽,推車牽羊送公糧比賽,聽九山頂根據地的抗日故事,舉行革命歌曲聯唱等有益活動,是京津地區紅色教育的一大亮點。

黃崖關長城碑林

黃崖關長城坐落在薊州最北部,東有懸崖為屏,西以峭壁為依,是控扼東北進入內地的咽喉要道,史稱“薊北雄關”,是有著獨特優勢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基地。其中,百將碑林收入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批授銜107位開國將帥的題詞;毛澤東詩詞墨蹟碑林共收入毛澤東創作的28首詩詞手稿。在園中巨石上刻有毛澤東的豪情壯語:不到長城非好漢,薊北雄關,登黃崖關長城,一覽中國大好山河。

“走向勝利”旅遊線

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紀念館—中共天津歷史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金湯橋會師公園

此線路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早期進行革命活動的場所,領導天津人民開展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戰爭勝利的光輝歷程。同時,也展示了劉少奇、周恩來、李大釗、張太雷、于方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天津從事革命活動的豐功偉績。

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紀念館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平津戰役紀念館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金湯橋會師公園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

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紀念館

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紀念館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黑龍江路隆泰裡19號,是中共中央北方局1936年3月至1937年2月在津的辦公駐地,也是劉少奇任北方局書記期間居住過的地方。如今,這裡被辟為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2006年,被天津市委、市政府公佈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4月,被公佈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中共天津歷史紀念館

中共天津紀念館是一處革命紀念館,原坐落在本市和平區濱江道普愛裡21號(現坐落于和平區山西路98號),是1924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天津的第一個領導機關———中共天津地方執行委員會的誕生地。今天,紀念館展出的《中國共產黨在天津》,通過近四百幅的珍貴照片,生動地展示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天津八十年來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輝煌業績。

平津戰役紀念館

平津戰役紀念館坐落在紅橋區子牙河畔平津路上,是黨中央決定在天津修建的、全面展現平津戰役偉大勝利的專題紀念館,是天津市紅色旅遊主要景點之一。紀念館由勝利廣場、主展館、多維演示館三部分組成。

勝利廣場設有大型群雕、勝利紀念碑及音樂噴泉;主展館分三層六個展廳,除展出歷史照片、文物外,還設置大型電動沙盤、多媒體演示、舊址復原、景觀、雕塑等;多維演示館,高43米,直徑50米,運用現代聲、光、電高科技與多元化視聽的藝術手段,把全景式超大銀幕環球電影、背景畫、戰場微縮景觀結合起來,氣勢恢弘地演示了平津戰役的多維空間歷史畫面。紀念館在勝利花園基礎上,又增建了大型兵器展場——“軍威園”,園內陳列有海陸空三軍捐贈的62丙型護衛艇、轟五飛機、殲五、殲六飛機等16件大型兵器。

金湯橋會師公園

金湯橋是具有文物價值和歷史紀念意義的橋樑,始建於1906年。在平津戰役中,解放軍在金湯橋上會師,故其成為象徵天津解放的標誌性建築。為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在金湯橋經過整修並恢復開啟功能後,又在該橋東西兩岸興建了主題性公園,取名會師公園。

感受偉人的風範

重走革命的烽火

享受勝利的喜悅

文/編|盧天瑜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