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人吃炸癩蛤蟆,有人當街泡腳,坐上這趟高鐵,讓你眼界大開

春天來了,

花兒都開啦,

有沒有人和小編一樣,

又開始躁動著想到處去浪~~?

今天給您推薦一條超長線路

——滬昆高鐵線,

這可是我國東西向線路里程最長、

經過省份最多的高速鐵路。

你能從上海浪到昆明,

一路逛江南古鎮,吃酸爽美食,

最後還能坐在路邊泡腳解乏,

是不是聽起來就有種從頭到腳

脫胎換骨的感覺?

快快走起來!

1 上海·金山北站

推薦:楓涇古鎮嘗癩蛤蟆

楓涇古鎮位於上海金山區西南部,緊臨浙江省嘉善縣。春秋時期,

這裡處於吳國和越國的分界線上,素有吳越名鎮的美譽。

楓涇泛舟

歷史上,楓涇古鎮一半屬江蘇,一半屬浙江。鎮上有兩個明顯的分界標誌,一個是古鎮西邊的界河,另一個是古鎮東邊的牌坊。現在我們所見的分界牌坊是在舊牌坊的原址上建起的,

讓人看見便能想到楓涇古鎮獨特的地理區位。

牌坊高12米,寬14米,三間四柱,牌坊上方醒目的“楓涇”二字是已故國畫大師程十發所題。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著精緻的傳統花紋,四根沖天立柱上前後懸掛著四副鎦金字聯,內容集中反映了楓涇的歷史和各類民俗。


楓涇碑林

楓涇古鎮平時遊客並不多,街上最常見的就是一種名為“拉司”的“重口味”美食。問朋友為何物,他們都笑而不答。拉司色澤金黃,從外觀看根本無法辨識其原材料。好奇地問攤主,答曰:癩蛤蟆。糾結許久,卻還是不敢嘗試。

金山農民畫村

楓涇鎮不僅擁有獨特的歷史魅力,還是金山農民畫的發祥地。金山農民畫以江南水的風土人情為主要題材,藝術家們融合刺繡、剪紙、灶頭壁畫等民間藝術表現手法,運用大膽而誇張的畫法和強烈的色彩反差,創作了一幅幅散發著泥土芬芳的農民畫。

藝術家正在創作農民畫

不同地區的農民畫都有著濃郁的當地特色,而農民畫村如同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公園,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畫藝術家。

金山農民畫村分為“丹青人家”“菜園人家”“水上人家”“楓涇人家”“稻香人家”五個景區,遊客在這裡可以看到農民畫畫家們創作、裝裱畫作的全過程。

農民畫村平時遊客很少,極為安靜,每家門口都有一塊牌子,介紹村裡不同特色的農民畫藝術以及藝術家。樸實的手法、鮮豔的色彩、稚拙的造型展現了中國農民的智慧。他們用看似“土氣”的畫法向人們詮釋了“最中國”的藝術。

TIPS

地址:上海金山區楓涇鎮

交通線路:乘坐滬昆高鐵到金山站下,乘坐公交楓涇7路即可到達。

票價信息:楓涇古鎮50元/人,農民畫村30元/人。

美食推薦:吳越豆腐、豆腐衣包肉、丁義興蹄膀

2 浙江·余杭站

推薦:尋找“土味”

許多人對浙江的印象都停留在江南水鄉、名山名湖上,殊不知,浙江有“百味”,杭州市余杭區鸕鳥鎮的山溝溝景區裡,就有杭州難尋的“土味”。

山溝溝景區

蘇東坡曾經有詩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在山溝溝景區,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片看不到邊的竹海。竹林裡曲徑通幽,空氣清爽宜人,沿著長滿青苔的石階而上,陣陣竹香鑽入鼻中,讓人瞬間忘卻了城市的喧囂。

山溝溝中華第一竹長龍

繼續向前走,眼前豁然開朗,在竹林的映襯之下,流水從村口巨大的石壁上飛瀉而下,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瀑布群。據當地人說,豐水期時,澎湃的山流轟鳴而下,氣勢逼人。很多運動愛好者為此專程趕到這裡,拉著鐵索溯流而上,在瀑布中激流勇進。

竹林

在感受原始山水魅力的同時,還有一份驚喜同樣值得期待,那就是山溝溝裡原汁原味的農家體驗。茅塘古村是山溝溝景區的景點之一,是個典型的江南古村落。

茅塘古村落莊

茅塘村早在五百年前就開始釀酒,土法釀制的米白酒甘甜醇香,讓喝過的人念念不忘。喝過甜酒,現場製作的手工年糕也不容錯過,糯米加工成粉狀後蒸熟,放入石臼捶打成年糕,趁熱加入黃豆粉、芝麻粉或榨菜,扯一塊嘗嘗,香糯可口。

萬馬石

除了美食,在山溝溝最受歡迎的是現場編制的草鞋。為了增加牢固度,編草鞋的原料中加入了彩色的纖維成分,淳樸的稻草色中夾帶著幾絲豔麗,既可以穿,也可以放在家中作為擺設。

TIPS

地址:浙江杭州市余杭區鸕鳥鎮

美食推薦:筍乾燒肉、紅燒溪魚、油燜春筍

當地特產:筍乾、山核桃、溪魚幹、竹編工藝品

3 浙江·衢州站

推薦:帶著嘴巴轉衢州

“三頭一掌”

“三頭一掌”是兔頭、鴨頭、魚頭和鴨掌用辣椒、桂皮等燒制而成,色香味俱全。愛吃“三頭一掌”的人大多能吃辣,即使在寒冬臘月,“三頭一掌”也會讓人吃到大汗淋漓。如今,衢州兔頭與金華火腿、嘉興五芳齋粽子齊名,可謂“衢州第一珍饈”。

推薦地點:浙江衢州市衢江區徐家塢村金色農家

交通線路:從火車站乘7路到徐家塢路口下車

特色菜品:農家飄圓,豬腳燉鴨掌

邵永豐面餅

創建於清朝年間的邵永豐面餅店,以生產衢州傳統特產麻餅、凍米糖、芙蓉糕等聞名。邵永豐麻餅色澤金黃,形如滿月,象徵著闔家團圓,是人們中秋賞月不可缺少的美味。

製作麻餅至今仍沿用百年前的配方和手藝。剛出爐的麻餅微微有些燙手,深吸一口氣,熱氣裹挾著濃烈的芝麻香撲鼻而來,讓人忍不住咬一口。

推薦店鋪:邵永豐餅店

地址:浙江衢州市下街128號

交通線路:可從火車站乘坐7路或K7路公車至供銷大廈站

水晶糕

水晶糕是衢州土生土長的小吃,糯軟耐嚼,清涼爽口,是夏天一道特色甜品。水晶糕的主要原料為番薯粉或藕粉等澱粉類材料,在製作中仍採用傳統土灶,手工攪拌,柴火加溫。夏日裡來一份衢州水晶糕,清甜而涼爽。

推薦店鋪:衢州水晶糕女孩

地址:浙江衢州市柯城區荷花東路96號

交通線路:可從火車站乘坐601路公車至大潤發站

4 江西:撫州東站

推薦:流坑古村玩穿越

流坑地處撫州樂安縣牛田鎮的烏江之畔,四周青山環抱,三面江水繞流。山青水秀之間,青磚灰瓦的古宅自成一片,一重一重的屋簷翹角,蜿蜒曲折的小巷和窄窄的鵝卵石路,讓整個村莊顯得滄桑又恬淡,淳樸而雍容。

流坑古村中巷

古村規模龐大,積近4平方公里,全村有1280多戶,全部姓董。明代中葉,村子經過規劃,形成了七橫一豎的八條街巷,棋盤般將村中現有的兩百多棟明清古屋、書屋、牌坊、宗祠和廟宇排列得井然有序。

古村人家

走進這個“棋局”,看著那一幢幢文人宅第,以及寄託著主人情懷的那一層層雕刻、一行行對聯、一塊塊匾額,你會感到自己清晰地觸摸到了封建大家庭耕讀文化的脈絡。

流坑村的大宗祠遺址更是一絕,五根高8米,直徑0.7米的花崗岩石柱,氣勢不減當年,被稱為流坑的“圓明園”。徐霞客遊歷至流坑村時曾這樣讚歎:“其處闤闠縱橫,是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坊焉。”

流坑文館始建于明初,是流坑村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書院。

遙想一千年前,五代南唐時的董合因為“李氏之亂”而“避居臨川之擴源”,在烏江回轉角處的流坑駐留建宅。作為大儒董仲舒的後代,亂世之中的董氏一族“太平之時,複敦儒學,教育子弟,宜有其後以大厥族。”

村內麒麟望月磚雕

後來,流坑董氏科舉昌盛,仕宦如雲,繁華錦繡,一時無有能望其項背者。時光荏苒,流坑昔日的富貴繁華已經不復存在,僅剩下一大片滄桑古屋靜靜地展示曾經的輝煌。

TIPS

地址:江西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流坑村。

交通線路:在撫州東站下,搭乘前往樂安的班車,票價55元;再轉乘至流坑的班車,票價6元。

票價信息:60元/張

周邊景點:牛田古樟林 東華山 金竹瀑布

諮詢電話:0794-6672588

5 江西·宜春站

推薦:溫湯小鎮路邊泡腳

溫湯的一天,是從那兩口水汽氤氳的“溫湯古井”開始的。

沸騰的古井

天剛濛濛亮,住在街口的李奶奶已經推著自製的木輪小車到井邊取水。雖然鎮上居民家中早就溫泉入戶,但李奶奶堅信,只有老祖宗留下的古井水煮出的飯茶才格外香甜。

小車的木輪碾過古鎮長長的麻石街巷,那嘰嘰吱吱的聲響成為溫湯小鎮每日的第一曲晨歌。

溫湯古井的溫泉水溫常年保持在68℃至72℃,水質細膩,富含硒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可能正是因為村裡人常年飲用這樣的水,才成就了溫湯無癌村、長壽村的傳奇。

一大早,溫湯古井邊滿是前來打水的人。古井在一個面積約30平方米的砌坑內,砌坑中央約6平方米的砌塘便是溫湯古井,井水水面距塘沿10釐米左右,熱氣升騰,不斷有水泡汩汩地向上冒,似在翻滾。

來打水的人有的用小車將水推回家,有的索性就在井邊的長廊和涼亭中泡起腳來,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感興趣的話題。但他們交流最多的是養生方面的心得和見聞:老李氣色好了,老張不用拐杖啦,老王家又有朋友來了……

“水好著呢,為了這水,我特意從上海過來買了房子常住,回去已經不適應咯!”我剛剛坐下,旁邊的大爺已經打開了話匣子。

小鎮不大,古井旁是玉盤廣場,廣場四周集中了不少療養院和足療房。足療房是小鎮一道特殊的風景,只要花上5元錢就可以享受到木桶泡腳的樂趣。

也許是作為中國佛教“禪林清規”的發祥地的原因,清心的禪宗文化讓溫湯人時刻保持著愉悅閒適和知足常樂的心態。

明月山晃月橋

“不慕天池鳥,只做溫泉人”,就這樣讓生活慢下來,讓心靈靜下來,閑來逛逛山,餘暇泡泡腳,傍晚去聽聽鳥叫蟲鳴。就這樣在自然的懷抱裡,讓忘記時間成為一種習慣,讓忙碌的心就此歸隱。

TIPS

地址:江西宜春市袁州區溫湯鎮

交通線路:在滬昆高鐵宜春站下,乘旅遊大巴116路直達溫湯;也可乘2、4、9路至明月山立交,再轉乘118路旅遊大巴溫湯站下。

周邊景點:明月山、棲隱禪寺

6 湖南·韶山南站

推薦:走進偉人生活的地方

毛澤東故居位於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系土木結構的“凹”字形建築,風景極佳。故居的東邊是毛澤東家,中間堂屋兩家共用,右廂房第2間是毛澤東父母的臥室,右廂房第3間是毛澤東少年時代的臥室兼書房。

毛主席故居

從1893年出生,到1910年外出學習、參加革命工作,毛澤東在故居住了17年。毛澤東于1912年春回到韶山,並於1925年和1927年領導了農民運動,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門額匾上“毛澤東同志故居”幾個字是鄧小平同志在1983年6月27日所題。

毛主席銅像

故居附近銅像廣場上的毛澤東銅像是按毛澤東1949年開國大典上的形象設計的,銅像高6米,重3.7噸,加上4.1米高的紅花崗石基座,全高共10.1米。走過瞻仰大道近觀毛主席的銅像,只見他身著中山裝,雙手握書卷,面帶笑容,雙眼炯炯有神,讓人不禁心潮澎湃。

毛氏紅燒肉

到韶山一定要品嘗當地著名的“毛氏紅燒肉”,要知道,當年,這道菜可是毛主席的最愛。毛氏紅燒肉採用半瘦半肥的上好豬肉,用醬油、八角茴、桂皮、孜然等調料提前醃制,再加入糖燒制而成,顏色呈深紅色或金黃色,肥而不膩。

TIPS

地址:湖南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

交通線路:從韶山南站可乘直達故居的旅遊公車。

票價信息:滴水洞50.00元,毛氏宗祠10.00元

7 湖南·芷江站

推薦:風雨橋上過舞江

芷江古屬“五溪蠻地”,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蠻煙瘴雨溪州路,溪畔桃李花如霧。”這句描寫五溪蠻地的詩句吸引我來到了湖南芷江侗族自治縣。

芷江風雨橋

龍津風雨橋是芷江侗族自治縣的標誌性建築,跨越流經縣城的舞水河,全長246.7米,曾是商賈雲集之地,有“西南三楚第一橋”之稱。橋身初建于明代萬曆十九年(西元1591年),是一位名叫寬雲的和尚募集修建而成。

木質結構

該橋為全木質結構,猶如一條長龍橫貫舞水河。據說,抗日戰爭時期,龍津橋作為運輸物資的要道,曾是日軍的主要轟炸目標,最多的一天遭到27架飛機的輪番轟炸,卻依然屹立不倒。

到芷江一定不能錯過湘西著名侗鄉特產——芷江鴨。自元朝開始,芷江就有中秋節吃芷江鴨的習俗。後來,乾隆皇帝南巡,途經沅洲府(下轄芷江等三縣)時,特意去品嘗了芷江鴨。據說,他聞到芷江鴨的香氣就覺得醒神,品嘗過後,更將其稱之為“天下佳餚”。

芷江鴨

芷江鴨選用當地上好的鴨子,再選適量的帶皮五花豬肉,全部切成小塊。將鴨頭、鴨腳、鴨肝等油炸後,再和煸炒至七成熟的鴨塊、五花肉一同爆炒,放清水淹沒原料,燜燒至鴨肉酥爛。

最後,再加上鮮脆的辣椒片和蔥、薑、蒜、韭菜等各種調料,一同出鍋。整道菜集香、辣、酥、脆口感為一體,口味醇香,油而不膩。

TIPS

地址:湖南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前進路

門票資訊:免費開放。

8 貴州·三穗站

推薦:最炫苗族風

有人說,貴州黔東南州三穗縣的寨頭苗寨是千里苗疆之門戶,未經開發且“氣勢磅礴”“原生古樸”。

寨頭苗寨全景

寨頭苗寨坐落在一個邊坡地帶上,遠遠望去,幢幢吊腳樓依山而建,錯落有致。 寨頭苗寨的大部分建築為磚木結構,兩層到四層不等,內磚、外木,再塗上桐油。木板壁上雕龍畫鳳,刻苗男苗女,形象而不乏苗寨獨有的韻味。

寨頭苗家老式風雨橋

寨頭苗寨旁,有一條順山勢鋪成的不規則青石小道,向上行400余米,一個長百余米、寬10米左右名為“幹容”的溝壑出現在眼前。據當地老人說,寨子裡很多家庭的苗家祭祀,大多會選擇在此進行。

苗寨的青年男女

寨子裡有一條S形大道,道路的第一個彎道處,矗立著一個占地面積頗大的蘆笙堂。蘆笙堂是寨子裡青年男女聚會地方,悠揚的蘆笙曲,輕快的舞蹈和苗家青年青春飛揚的笑臉,讓人不由得感慨青春的美好。

蘆笙堂與建築一角

順著路走到寨中央,便到了貴州有名的苗族抗清英雄官寶牛的老宅了。官寶牛是苗族張秀眉的抗清(湘)軍重將,率領1萬余名義軍,鎮守寨頭13年。官寶牛老宅一棟三間,站在老宅院子裡遙想當年動盪的歲月,官寶牛豪情萬丈地指揮著苗家千軍萬馬與湘軍搏殺,耳邊似乎飄過利刃劃破長空的聲音。

寨頭苗家新樓

路的末端,是寨頭人也是所有苗族人心目中至高無上的蚩尤先祖神廟。廟占地面積不大,香火卻十分旺盛。據說,寨頭蚩尤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蚩尤廟之一,廟中的蚩尤像鬚髮直立,怒而神威,讓人心生敬畏。

二月二祭橋

離開寨子,沿著道路的延伸方向走上半小時,就到了寨頭苗家人“二月二祭橋節”場所“久納佬”。每年農曆的二月初二,寨頭全寨人都集中在“久納佬”舉行祭橋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在接下來的6天時間裡,與寨頭周邊苗寨侗寨的群眾一起狂歡。

TIPS

地址:貴州黔東南州三穗縣台烈鎮

交通線路:在三穗火車站乘三穗至寨頭的公車,半小時即可到達

美食推薦:醃魚、酸湯菜、爛菜、榨辣菜、家釀米酒

周邊景點:幹容神樹井、苗族風情園、求雨崖

9 雲南·曲靖北站

推薦:神秘夜郎城、仙人洞

曲靖市位於雲南省東部,是雲南連接內地的重要陸路通道,也是珠江的發源地,因此被稱為“珠江源頭第一城”。

會澤日出

會澤以盛產銅、鉛而聞名,清朝年間,因銅幣需求大增,各省到會澤採辦銅,成就了會澤的輝煌歷史。過去,會澤擁有“錢王之鄉”的美譽,各地商賈雲集於此,為會澤留下了不同風格的會館、寺廟百餘座。

會澤古街

文昌宮是會澤現存較好的寺廟之一,位於縣城南的金鐘山顛。金鐘山因其形狀像鐘而得名,從山腳到山頂共有360級石坎,沿途拐彎七處,表明此山是七曲文昌的所在地。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會澤人都要登金鐘山,可見文昌宮在會澤人生活中的位置。

會澤古城

會澤古城的民居也十分有特色,分為聯排式和合院式兩類,幾乎每戶民居的屋脊上都有兩段用板瓦搭成拱形,像貓的兩隻眼睛,虎視眈眈地注視著前方,當地人稱其為“貓洞”,據說在古時有辟邪的作用。

會澤生態環境保護十分完好

除了貓洞,房外還有“貓拱牆”,即房屋的兩側中有一段為圓弧形山牆,形似兩隻弓著背的貓。圓弧形的山牆受力較均勻,地震時不易倒塌,也可以在鄰居起火時隔斷火勢,起到封牆火的作用。

TIPS

地址:雲南曲靖市會澤縣

交通線路:在曲靖高快客運站乘坐大巴

周邊景點:那姑古鎮、白霧村

羅平仙人洞又名羅平天生洞,位於羅平縣羅雄鎮平頭山北側,洞內分為四層,因第四層洞口外側的石壁上有天然鐘乳石佛像畫得名“仙人洞”。據當地老百姓說,不進入仙人洞,你就無法想像出它的神奇之處。

仙人洞景區

據說,這個洞口已經經過開鑿擴充,最初發現洞口時,常人幾乎無法進入。仙人洞的第一層內部較為明亮,因其穹頂有一直徑約30釐米的“通天洞”可供光線攝入。穹頂之下,三串“南瓜項鍊”鐘乳石十分別致。

仙人洞內景

順著洞內一人寬的石縫蜿蜒前行幾分鐘,便到了第二層山洞。洞內昏暗的光線讓第二層和第三層景色看起來十分相似。不過不要著急,奇景就在前方,一幅天然鐘乳石佛像壁畫就在第四層洞口處,帶著幾分神秘,讓人浮想聯翩。

隨處可見鐘乳石

仙人洞第四層洞口方向垂直向下,遊人無法到達。在2米寬的洞口處向洞內扔一塊石頭,許久都聽不到回音,只隱約有潺潺的流水聲。據說曾有愛探險的人身系長繩從洞口進入,卻仍未探明其深度。

TIPS

地址: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羅雄鎮

交通線路:從曲靖高快客運站乘坐大巴到羅平縣,因地點比較難找,建議包車前往。

周邊景點:普者黑、羅平油菜花

本文作者丨周淑珍 劉麗華 徐宏 沈海濱 周琴斐 萬明忠 管弦

金山農民畫村分為“丹青人家”“菜園人家”“水上人家”“楓涇人家”“稻香人家”五個景區,遊客在這裡可以看到農民畫畫家們創作、裝裱畫作的全過程。

農民畫村平時遊客很少,極為安靜,每家門口都有一塊牌子,介紹村裡不同特色的農民畫藝術以及藝術家。樸實的手法、鮮豔的色彩、稚拙的造型展現了中國農民的智慧。他們用看似“土氣”的畫法向人們詮釋了“最中國”的藝術。

TIPS

地址:上海金山區楓涇鎮

交通線路:乘坐滬昆高鐵到金山站下,乘坐公交楓涇7路即可到達。

票價信息:楓涇古鎮50元/人,農民畫村30元/人。

美食推薦:吳越豆腐、豆腐衣包肉、丁義興蹄膀

2 浙江·余杭站

推薦:尋找“土味”

許多人對浙江的印象都停留在江南水鄉、名山名湖上,殊不知,浙江有“百味”,杭州市余杭區鸕鳥鎮的山溝溝景區裡,就有杭州難尋的“土味”。

山溝溝景區

蘇東坡曾經有詩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在山溝溝景區,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片看不到邊的竹海。竹林裡曲徑通幽,空氣清爽宜人,沿著長滿青苔的石階而上,陣陣竹香鑽入鼻中,讓人瞬間忘卻了城市的喧囂。

山溝溝中華第一竹長龍

繼續向前走,眼前豁然開朗,在竹林的映襯之下,流水從村口巨大的石壁上飛瀉而下,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瀑布群。據當地人說,豐水期時,澎湃的山流轟鳴而下,氣勢逼人。很多運動愛好者為此專程趕到這裡,拉著鐵索溯流而上,在瀑布中激流勇進。

竹林

在感受原始山水魅力的同時,還有一份驚喜同樣值得期待,那就是山溝溝裡原汁原味的農家體驗。茅塘古村是山溝溝景區的景點之一,是個典型的江南古村落。

茅塘古村落莊

茅塘村早在五百年前就開始釀酒,土法釀制的米白酒甘甜醇香,讓喝過的人念念不忘。喝過甜酒,現場製作的手工年糕也不容錯過,糯米加工成粉狀後蒸熟,放入石臼捶打成年糕,趁熱加入黃豆粉、芝麻粉或榨菜,扯一塊嘗嘗,香糯可口。

萬馬石

除了美食,在山溝溝最受歡迎的是現場編制的草鞋。為了增加牢固度,編草鞋的原料中加入了彩色的纖維成分,淳樸的稻草色中夾帶著幾絲豔麗,既可以穿,也可以放在家中作為擺設。

TIPS

地址:浙江杭州市余杭區鸕鳥鎮

美食推薦:筍乾燒肉、紅燒溪魚、油燜春筍

當地特產:筍乾、山核桃、溪魚幹、竹編工藝品

3 浙江·衢州站

推薦:帶著嘴巴轉衢州

“三頭一掌”

“三頭一掌”是兔頭、鴨頭、魚頭和鴨掌用辣椒、桂皮等燒制而成,色香味俱全。愛吃“三頭一掌”的人大多能吃辣,即使在寒冬臘月,“三頭一掌”也會讓人吃到大汗淋漓。如今,衢州兔頭與金華火腿、嘉興五芳齋粽子齊名,可謂“衢州第一珍饈”。

推薦地點:浙江衢州市衢江區徐家塢村金色農家

交通線路:從火車站乘7路到徐家塢路口下車

特色菜品:農家飄圓,豬腳燉鴨掌

邵永豐面餅

創建於清朝年間的邵永豐面餅店,以生產衢州傳統特產麻餅、凍米糖、芙蓉糕等聞名。邵永豐麻餅色澤金黃,形如滿月,象徵著闔家團圓,是人們中秋賞月不可缺少的美味。

製作麻餅至今仍沿用百年前的配方和手藝。剛出爐的麻餅微微有些燙手,深吸一口氣,熱氣裹挾著濃烈的芝麻香撲鼻而來,讓人忍不住咬一口。

推薦店鋪:邵永豐餅店

地址:浙江衢州市下街128號

交通線路:可從火車站乘坐7路或K7路公車至供銷大廈站

水晶糕

水晶糕是衢州土生土長的小吃,糯軟耐嚼,清涼爽口,是夏天一道特色甜品。水晶糕的主要原料為番薯粉或藕粉等澱粉類材料,在製作中仍採用傳統土灶,手工攪拌,柴火加溫。夏日裡來一份衢州水晶糕,清甜而涼爽。

推薦店鋪:衢州水晶糕女孩

地址:浙江衢州市柯城區荷花東路96號

交通線路:可從火車站乘坐601路公車至大潤發站

4 江西:撫州東站

推薦:流坑古村玩穿越

流坑地處撫州樂安縣牛田鎮的烏江之畔,四周青山環抱,三面江水繞流。山青水秀之間,青磚灰瓦的古宅自成一片,一重一重的屋簷翹角,蜿蜒曲折的小巷和窄窄的鵝卵石路,讓整個村莊顯得滄桑又恬淡,淳樸而雍容。

流坑古村中巷

古村規模龐大,積近4平方公里,全村有1280多戶,全部姓董。明代中葉,村子經過規劃,形成了七橫一豎的八條街巷,棋盤般將村中現有的兩百多棟明清古屋、書屋、牌坊、宗祠和廟宇排列得井然有序。

古村人家

走進這個“棋局”,看著那一幢幢文人宅第,以及寄託著主人情懷的那一層層雕刻、一行行對聯、一塊塊匾額,你會感到自己清晰地觸摸到了封建大家庭耕讀文化的脈絡。

流坑村的大宗祠遺址更是一絕,五根高8米,直徑0.7米的花崗岩石柱,氣勢不減當年,被稱為流坑的“圓明園”。徐霞客遊歷至流坑村時曾這樣讚歎:“其處闤闠縱橫,是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坊焉。”

流坑文館始建于明初,是流坑村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書院。

遙想一千年前,五代南唐時的董合因為“李氏之亂”而“避居臨川之擴源”,在烏江回轉角處的流坑駐留建宅。作為大儒董仲舒的後代,亂世之中的董氏一族“太平之時,複敦儒學,教育子弟,宜有其後以大厥族。”

村內麒麟望月磚雕

後來,流坑董氏科舉昌盛,仕宦如雲,繁華錦繡,一時無有能望其項背者。時光荏苒,流坑昔日的富貴繁華已經不復存在,僅剩下一大片滄桑古屋靜靜地展示曾經的輝煌。

TIPS

地址:江西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流坑村。

交通線路:在撫州東站下,搭乘前往樂安的班車,票價55元;再轉乘至流坑的班車,票價6元。

票價信息:60元/張

周邊景點:牛田古樟林 東華山 金竹瀑布

諮詢電話:0794-6672588

5 江西·宜春站

推薦:溫湯小鎮路邊泡腳

溫湯的一天,是從那兩口水汽氤氳的“溫湯古井”開始的。

沸騰的古井

天剛濛濛亮,住在街口的李奶奶已經推著自製的木輪小車到井邊取水。雖然鎮上居民家中早就溫泉入戶,但李奶奶堅信,只有老祖宗留下的古井水煮出的飯茶才格外香甜。

小車的木輪碾過古鎮長長的麻石街巷,那嘰嘰吱吱的聲響成為溫湯小鎮每日的第一曲晨歌。

溫湯古井的溫泉水溫常年保持在68℃至72℃,水質細膩,富含硒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可能正是因為村裡人常年飲用這樣的水,才成就了溫湯無癌村、長壽村的傳奇。

一大早,溫湯古井邊滿是前來打水的人。古井在一個面積約30平方米的砌坑內,砌坑中央約6平方米的砌塘便是溫湯古井,井水水面距塘沿10釐米左右,熱氣升騰,不斷有水泡汩汩地向上冒,似在翻滾。

來打水的人有的用小車將水推回家,有的索性就在井邊的長廊和涼亭中泡起腳來,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感興趣的話題。但他們交流最多的是養生方面的心得和見聞:老李氣色好了,老張不用拐杖啦,老王家又有朋友來了……

“水好著呢,為了這水,我特意從上海過來買了房子常住,回去已經不適應咯!”我剛剛坐下,旁邊的大爺已經打開了話匣子。

小鎮不大,古井旁是玉盤廣場,廣場四周集中了不少療養院和足療房。足療房是小鎮一道特殊的風景,只要花上5元錢就可以享受到木桶泡腳的樂趣。

也許是作為中國佛教“禪林清規”的發祥地的原因,清心的禪宗文化讓溫湯人時刻保持著愉悅閒適和知足常樂的心態。

明月山晃月橋

“不慕天池鳥,只做溫泉人”,就這樣讓生活慢下來,讓心靈靜下來,閑來逛逛山,餘暇泡泡腳,傍晚去聽聽鳥叫蟲鳴。就這樣在自然的懷抱裡,讓忘記時間成為一種習慣,讓忙碌的心就此歸隱。

TIPS

地址:江西宜春市袁州區溫湯鎮

交通線路:在滬昆高鐵宜春站下,乘旅遊大巴116路直達溫湯;也可乘2、4、9路至明月山立交,再轉乘118路旅遊大巴溫湯站下。

周邊景點:明月山、棲隱禪寺

6 湖南·韶山南站

推薦:走進偉人生活的地方

毛澤東故居位於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系土木結構的“凹”字形建築,風景極佳。故居的東邊是毛澤東家,中間堂屋兩家共用,右廂房第2間是毛澤東父母的臥室,右廂房第3間是毛澤東少年時代的臥室兼書房。

毛主席故居

從1893年出生,到1910年外出學習、參加革命工作,毛澤東在故居住了17年。毛澤東于1912年春回到韶山,並於1925年和1927年領導了農民運動,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門額匾上“毛澤東同志故居”幾個字是鄧小平同志在1983年6月27日所題。

毛主席銅像

故居附近銅像廣場上的毛澤東銅像是按毛澤東1949年開國大典上的形象設計的,銅像高6米,重3.7噸,加上4.1米高的紅花崗石基座,全高共10.1米。走過瞻仰大道近觀毛主席的銅像,只見他身著中山裝,雙手握書卷,面帶笑容,雙眼炯炯有神,讓人不禁心潮澎湃。

毛氏紅燒肉

到韶山一定要品嘗當地著名的“毛氏紅燒肉”,要知道,當年,這道菜可是毛主席的最愛。毛氏紅燒肉採用半瘦半肥的上好豬肉,用醬油、八角茴、桂皮、孜然等調料提前醃制,再加入糖燒制而成,顏色呈深紅色或金黃色,肥而不膩。

TIPS

地址:湖南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

交通線路:從韶山南站可乘直達故居的旅遊公車。

票價信息:滴水洞50.00元,毛氏宗祠10.00元

7 湖南·芷江站

推薦:風雨橋上過舞江

芷江古屬“五溪蠻地”,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蠻煙瘴雨溪州路,溪畔桃李花如霧。”這句描寫五溪蠻地的詩句吸引我來到了湖南芷江侗族自治縣。

芷江風雨橋

龍津風雨橋是芷江侗族自治縣的標誌性建築,跨越流經縣城的舞水河,全長246.7米,曾是商賈雲集之地,有“西南三楚第一橋”之稱。橋身初建于明代萬曆十九年(西元1591年),是一位名叫寬雲的和尚募集修建而成。

木質結構

該橋為全木質結構,猶如一條長龍橫貫舞水河。據說,抗日戰爭時期,龍津橋作為運輸物資的要道,曾是日軍的主要轟炸目標,最多的一天遭到27架飛機的輪番轟炸,卻依然屹立不倒。

到芷江一定不能錯過湘西著名侗鄉特產——芷江鴨。自元朝開始,芷江就有中秋節吃芷江鴨的習俗。後來,乾隆皇帝南巡,途經沅洲府(下轄芷江等三縣)時,特意去品嘗了芷江鴨。據說,他聞到芷江鴨的香氣就覺得醒神,品嘗過後,更將其稱之為“天下佳餚”。

芷江鴨

芷江鴨選用當地上好的鴨子,再選適量的帶皮五花豬肉,全部切成小塊。將鴨頭、鴨腳、鴨肝等油炸後,再和煸炒至七成熟的鴨塊、五花肉一同爆炒,放清水淹沒原料,燜燒至鴨肉酥爛。

最後,再加上鮮脆的辣椒片和蔥、薑、蒜、韭菜等各種調料,一同出鍋。整道菜集香、辣、酥、脆口感為一體,口味醇香,油而不膩。

TIPS

地址:湖南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前進路

門票資訊:免費開放。

8 貴州·三穗站

推薦:最炫苗族風

有人說,貴州黔東南州三穗縣的寨頭苗寨是千里苗疆之門戶,未經開發且“氣勢磅礴”“原生古樸”。

寨頭苗寨全景

寨頭苗寨坐落在一個邊坡地帶上,遠遠望去,幢幢吊腳樓依山而建,錯落有致。 寨頭苗寨的大部分建築為磚木結構,兩層到四層不等,內磚、外木,再塗上桐油。木板壁上雕龍畫鳳,刻苗男苗女,形象而不乏苗寨獨有的韻味。

寨頭苗家老式風雨橋

寨頭苗寨旁,有一條順山勢鋪成的不規則青石小道,向上行400余米,一個長百余米、寬10米左右名為“幹容”的溝壑出現在眼前。據當地老人說,寨子裡很多家庭的苗家祭祀,大多會選擇在此進行。

苗寨的青年男女

寨子裡有一條S形大道,道路的第一個彎道處,矗立著一個占地面積頗大的蘆笙堂。蘆笙堂是寨子裡青年男女聚會地方,悠揚的蘆笙曲,輕快的舞蹈和苗家青年青春飛揚的笑臉,讓人不由得感慨青春的美好。

蘆笙堂與建築一角

順著路走到寨中央,便到了貴州有名的苗族抗清英雄官寶牛的老宅了。官寶牛是苗族張秀眉的抗清(湘)軍重將,率領1萬余名義軍,鎮守寨頭13年。官寶牛老宅一棟三間,站在老宅院子裡遙想當年動盪的歲月,官寶牛豪情萬丈地指揮著苗家千軍萬馬與湘軍搏殺,耳邊似乎飄過利刃劃破長空的聲音。

寨頭苗家新樓

路的末端,是寨頭人也是所有苗族人心目中至高無上的蚩尤先祖神廟。廟占地面積不大,香火卻十分旺盛。據說,寨頭蚩尤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蚩尤廟之一,廟中的蚩尤像鬚髮直立,怒而神威,讓人心生敬畏。

二月二祭橋

離開寨子,沿著道路的延伸方向走上半小時,就到了寨頭苗家人“二月二祭橋節”場所“久納佬”。每年農曆的二月初二,寨頭全寨人都集中在“久納佬”舉行祭橋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在接下來的6天時間裡,與寨頭周邊苗寨侗寨的群眾一起狂歡。

TIPS

地址:貴州黔東南州三穗縣台烈鎮

交通線路:在三穗火車站乘三穗至寨頭的公車,半小時即可到達

美食推薦:醃魚、酸湯菜、爛菜、榨辣菜、家釀米酒

周邊景點:幹容神樹井、苗族風情園、求雨崖

9 雲南·曲靖北站

推薦:神秘夜郎城、仙人洞

曲靖市位於雲南省東部,是雲南連接內地的重要陸路通道,也是珠江的發源地,因此被稱為“珠江源頭第一城”。

會澤日出

會澤以盛產銅、鉛而聞名,清朝年間,因銅幣需求大增,各省到會澤採辦銅,成就了會澤的輝煌歷史。過去,會澤擁有“錢王之鄉”的美譽,各地商賈雲集於此,為會澤留下了不同風格的會館、寺廟百餘座。

會澤古街

文昌宮是會澤現存較好的寺廟之一,位於縣城南的金鐘山顛。金鐘山因其形狀像鐘而得名,從山腳到山頂共有360級石坎,沿途拐彎七處,表明此山是七曲文昌的所在地。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會澤人都要登金鐘山,可見文昌宮在會澤人生活中的位置。

會澤古城

會澤古城的民居也十分有特色,分為聯排式和合院式兩類,幾乎每戶民居的屋脊上都有兩段用板瓦搭成拱形,像貓的兩隻眼睛,虎視眈眈地注視著前方,當地人稱其為“貓洞”,據說在古時有辟邪的作用。

會澤生態環境保護十分完好

除了貓洞,房外還有“貓拱牆”,即房屋的兩側中有一段為圓弧形山牆,形似兩隻弓著背的貓。圓弧形的山牆受力較均勻,地震時不易倒塌,也可以在鄰居起火時隔斷火勢,起到封牆火的作用。

TIPS

地址:雲南曲靖市會澤縣

交通線路:在曲靖高快客運站乘坐大巴

周邊景點:那姑古鎮、白霧村

羅平仙人洞又名羅平天生洞,位於羅平縣羅雄鎮平頭山北側,洞內分為四層,因第四層洞口外側的石壁上有天然鐘乳石佛像畫得名“仙人洞”。據當地老百姓說,不進入仙人洞,你就無法想像出它的神奇之處。

仙人洞景區

據說,這個洞口已經經過開鑿擴充,最初發現洞口時,常人幾乎無法進入。仙人洞的第一層內部較為明亮,因其穹頂有一直徑約30釐米的“通天洞”可供光線攝入。穹頂之下,三串“南瓜項鍊”鐘乳石十分別致。

仙人洞內景

順著洞內一人寬的石縫蜿蜒前行幾分鐘,便到了第二層山洞。洞內昏暗的光線讓第二層和第三層景色看起來十分相似。不過不要著急,奇景就在前方,一幅天然鐘乳石佛像壁畫就在第四層洞口處,帶著幾分神秘,讓人浮想聯翩。

隨處可見鐘乳石

仙人洞第四層洞口方向垂直向下,遊人無法到達。在2米寬的洞口處向洞內扔一塊石頭,許久都聽不到回音,只隱約有潺潺的流水聲。據說曾有愛探險的人身系長繩從洞口進入,卻仍未探明其深度。

TIPS

地址: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羅雄鎮

交通線路:從曲靖高快客運站乘坐大巴到羅平縣,因地點比較難找,建議包車前往。

周邊景點:普者黑、羅平油菜花

本文作者丨周淑珍 劉麗華 徐宏 沈海濱 周琴斐 萬明忠 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