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年中盤點|2017年15個省已出臺通用機場建設規劃

圖:2016年5月17日,國務院出臺《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提出到2020年,全國要建500個通用機場。

距2016年5月17日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已經過去一年多時間。在這一年中,幾乎全國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都發佈了詳細的通航產業發展規劃。

據通航資源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2017年全國已有15個省(市自治區)出臺了“十三五”期間(或近幾年)的通用機場建設規劃。

貴州

規劃詳情:加快建設形成“一樞十六支”民航機場格局。

建成仁懷、威寧支線機場,全省機場達12個,加快建設德江機場、羅甸機場。建成一、二類通用機場25個以上以及一批起降點,初步形成網路框架。

至2020年,支線機場全部具備通用航空服務功能,各市(州)基本建成2—3個以上一、二類通用機場以及若干三類通用機場,支撐通用航空產業、通用航空市場加快培育發展。

浙江

規劃詳情:2017-2018年,浙江省重點推進17個通用機場專案,總投資62億元。

其中2017-2018年推進前期項目12個,總投資45億元;2017年推進在建項目5個,總投資17億元。(注:列入推進計畫的均為一、二類通用機場項目)

青海

規劃詳情:到2020年,青海將完成全省主要城市及景區的通用機場基礎佈局,以“一主八輔”運輸機場為支撐,以5個一類、二類通用機場為補充,實現對全省重點區域和重要旅遊景區航空服務全覆蓋。

重慶

規劃詳情: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以企業為主導,堅持社會資本投入通用機場建設,建成永川、萬盛、兩江通用機場以及巴南、北碚等一批臨時起降點,並建立通用機場建設項目儲備庫。

積極推進軍民融合發展,爭取大足區、梁平區等地機場資源向通用航空開放。力爭到2018年,全市建成、在建通用機場及臨時起降點超過10個;到2019年,基本實現通用機場服務網路市域全覆蓋。

寧夏

規劃詳情:到2020年,建成紅寺堡、同心、隆德等一批通用機場,

實現地級市擁有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功能的運輸機場。通用航空服務覆蓋全區5A級旅遊景區,爭取開通區內旅遊航線20條左右,區外旅遊航線10條左右。

力爭發展通用航空企業10家以上,通用航空器達到50架以上,年飛行量3萬小時以上,初步形成集通航作業、航空旅遊、飛行培訓、航空會展、航空運動、航空應急救援等多元化通航業發展態勢,將寧夏打造為全國通用航空培訓基地、全域低空旅遊和通用產業示範區,

實現通用航空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川

規劃詳情:到2020年,全省規劃新增二類及以上通用機場24個,建成累計達27個,按需建設100個以上三類通用機場,實現成德綿地區通用航空服務基本覆蓋,每個市(州)均有一個二類及以上通用機場。全省二類及以上通用機場平均密度達到每10萬平方公里5.5個。

2026—2030年,全省規劃新增二類及以上通用機場20個,建成通用機場累計達88個,進一步加強150個以上三類通用機場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通用機場體系。全省二類及以上通用機場平均密度達到每10萬平方公里18.1個,通用航空服務基本覆蓋省內所有縣級行政單元。

江西

規劃詳情:建設20個左右通用機場,基本覆蓋全省航空研發製造產業聚集區、5A級旅遊景區、地面交通不便縣(市)、重點林區和農產品主產區。積極引導交通運輸新消費,促進通用航空與旅遊、文娛等相關產業聯動發展,強化與互聯網、創意經濟融合,擴大通用航空消費群體。.

廣東

《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

規劃詳情:積極發展通用航空,依託現有航空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遍佈全省的通用航空機場、固定運營基地(FBO)、飛行服務站(FSS)等通航保障設施,構建多元化通用航空綜合服務體系。在廣州、珠海、汕頭、東莞、梅州、汕尾、肇慶、茂名、江門、河源、清遠等市新建一批通用機場。遷建深圳南頭直升機場。開展懷集、連州等機場前期研究。

福建

規劃詳情:到2020年,建成二類以上通用機場10個以上,通航運營服務基地初具規模,全省通用航空公共服務實現地級城市全覆蓋;到2030年,基本形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善、層次分明、安全高效的通用機場體系,全省通用航空公共服務實現縣縣全覆蓋。

到2020年,通用航空器達到100架以上,通用航空作業量3萬飛行小時以上,培育形成3家以上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達200億元以上;到2030年,通用航空器達到600架以上,通用航空作業量15萬飛行小時以上,培育形成10家以上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達800億元以上。

黑龍江

規劃詳情:分步驟、分梯隊推進機場項目建設,完善樞紐機場和幹線機場,新建一批支線和通用機場。抓住國家低空開放政策機遇,結合打造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建設改造肇東、嫩江、富裕等一批通用機場,初步建成佈局合理、銜接緊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全省通用機場網路,推進通用航空短途運輸、通航旅遊和航空飛行營地示範工程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通用航空服務需求。

內蒙古

規劃詳情:力爭到2019年底全區通用機場總數達到31個,較2016年底新增26個,初步形成4個通用航空短途運輸區域網路,通用航空業發展初具規模,以加快實施自治區航空網建設工程,促進通用航空和旅遊等產業融合發展。

要在充分利用現有民用機場的基礎上,全力推進自治區通用機場建設和運營相關工作,圍繞呼倫貝爾、錫林郭勒、鄂爾多斯、阿拉善4個通用航空短途運輸區域網路和五當召通用航空旅遊示範工程,積極推進專案前期和建設工作,不斷提升短途運輸航線開發和運營能力。

安徽

發佈時間:6月7日

規劃詳情:全省開通民航運輸機場達到10個,建設通用機場16個以上,實現全省92%的縣級行政單元能夠在地面交通100公里範圍內享受航空基本服務。

立足市場需求和發展實際,因地制宜推進通用機場建設,合理確定機場建設標準和規模。發揮甯國等通用機場功能,開展通航業務。加快碭山等已批復通用機場建設。著力推進合肥駱崗、廬江、黃山、涇縣、泗縣、岳西、無為等通用機場專案前期工作,對看得准、有效益的通用機場專案加大力度推進。完

善運輸機場通航功能,支援黃山、九華山、安慶、阜陽支線機場增設通用航空設施,拓展業務範圍,兼顧區域通用航空運營服務綜合保障。對新建蕪湖宣城、蚌埠、亳州、宿州等機場,規劃預留通用航空設施用地。結合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規劃建設一批臨時起降點。

新疆

發佈時間:6月5日

規劃詳情:到2020年,建成100個以上通用機場,到2030年,建成200個以上通用機場,基本實現通用航空縣縣通、團團通,覆蓋農產品主產區、重點國有林區、重點產業集聚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建設低空飛行航線網路,建立完善的低空安全監管及通用航空飛行服務體系,基本實現自治區區域內低空飛行常態化,通用航空年飛行量20萬小時以上。規劃建設5個以上通用航空產業集聚區,並爭取成為國家通用航空發展綜合或專業示範區。

河南

發佈時間:6月7日

規劃詳情:打通國內跨區域運輸通道:開通鄭州機場至國內主要城市的“空中快線”,建成信陽明港、商丘、安陽等支線機場和林州、西華、鹿邑等15個通用機場,開工建設平頂山魯山機場,研究南陽姜營機場搬遷。

河北

規劃詳情:到2020年,軌道網、公路網、港口群、機場群佈局更加完善,形成全省“六縱、六橫、雙圈”的網路化綜合通道佈局。

通用機場方面,改擴建欒城、江城通用機場;新建行唐、贊皇、魏縣、涉縣、威縣、平鄉、阜平、張北、懷來、赤城、圍場、寬城、青龍、曹妃甸、漢沽、香河、安次、中捷、冀州、辛集、定州等一批通用機場;開展大名、臨城、康保、蔚縣、尚義、豐甯、灤平、遷安、樂亭、三河、大城、深州等通用機場前期工作;推進山海關、涿州、故城等機場軍民融合開展通用航空業務。

民航專家李曉津曾表示,通航發展離不開配套機場建設。不管我國的通航產業是否能達到千億級市場甚至萬億級市場,其要突破目前的發展瓶頸,機場建設是一個必要階段。

從國外發展經驗看,我國的機場建設的確存在很大空間,但地方政府建立通用機場,一定要做到“不過快,不過度”,根據市場規模、實際需求和財政實力等各方面量力而行。

瞭解更多通航資源,盡在通航資源網(www.GARNOC.com)

建成通用機場累計達88個,進一步加強150個以上三類通用機場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通用機場體系。全省二類及以上通用機場平均密度達到每10萬平方公里18.1個,通用航空服務基本覆蓋省內所有縣級行政單元。

江西

規劃詳情:建設20個左右通用機場,基本覆蓋全省航空研發製造產業聚集區、5A級旅遊景區、地面交通不便縣(市)、重點林區和農產品主產區。積極引導交通運輸新消費,促進通用航空與旅遊、文娛等相關產業聯動發展,強化與互聯網、創意經濟融合,擴大通用航空消費群體。.

廣東

《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

規劃詳情:積極發展通用航空,依託現有航空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遍佈全省的通用航空機場、固定運營基地(FBO)、飛行服務站(FSS)等通航保障設施,構建多元化通用航空綜合服務體系。在廣州、珠海、汕頭、東莞、梅州、汕尾、肇慶、茂名、江門、河源、清遠等市新建一批通用機場。遷建深圳南頭直升機場。開展懷集、連州等機場前期研究。

福建

規劃詳情:到2020年,建成二類以上通用機場10個以上,通航運營服務基地初具規模,全省通用航空公共服務實現地級城市全覆蓋;到2030年,基本形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善、層次分明、安全高效的通用機場體系,全省通用航空公共服務實現縣縣全覆蓋。

到2020年,通用航空器達到100架以上,通用航空作業量3萬飛行小時以上,培育形成3家以上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達200億元以上;到2030年,通用航空器達到600架以上,通用航空作業量15萬飛行小時以上,培育形成10家以上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達800億元以上。

黑龍江

規劃詳情:分步驟、分梯隊推進機場項目建設,完善樞紐機場和幹線機場,新建一批支線和通用機場。抓住國家低空開放政策機遇,結合打造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建設改造肇東、嫩江、富裕等一批通用機場,初步建成佈局合理、銜接緊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全省通用機場網路,推進通用航空短途運輸、通航旅遊和航空飛行營地示範工程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通用航空服務需求。

內蒙古

規劃詳情:力爭到2019年底全區通用機場總數達到31個,較2016年底新增26個,初步形成4個通用航空短途運輸區域網路,通用航空業發展初具規模,以加快實施自治區航空網建設工程,促進通用航空和旅遊等產業融合發展。

要在充分利用現有民用機場的基礎上,全力推進自治區通用機場建設和運營相關工作,圍繞呼倫貝爾、錫林郭勒、鄂爾多斯、阿拉善4個通用航空短途運輸區域網路和五當召通用航空旅遊示範工程,積極推進專案前期和建設工作,不斷提升短途運輸航線開發和運營能力。

安徽

發佈時間:6月7日

規劃詳情:全省開通民航運輸機場達到10個,建設通用機場16個以上,實現全省92%的縣級行政單元能夠在地面交通100公里範圍內享受航空基本服務。

立足市場需求和發展實際,因地制宜推進通用機場建設,合理確定機場建設標準和規模。發揮甯國等通用機場功能,開展通航業務。加快碭山等已批復通用機場建設。著力推進合肥駱崗、廬江、黃山、涇縣、泗縣、岳西、無為等通用機場專案前期工作,對看得准、有效益的通用機場專案加大力度推進。完

善運輸機場通航功能,支援黃山、九華山、安慶、阜陽支線機場增設通用航空設施,拓展業務範圍,兼顧區域通用航空運營服務綜合保障。對新建蕪湖宣城、蚌埠、亳州、宿州等機場,規劃預留通用航空設施用地。結合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規劃建設一批臨時起降點。

新疆

發佈時間:6月5日

規劃詳情:到2020年,建成100個以上通用機場,到2030年,建成200個以上通用機場,基本實現通用航空縣縣通、團團通,覆蓋農產品主產區、重點國有林區、重點產業集聚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建設低空飛行航線網路,建立完善的低空安全監管及通用航空飛行服務體系,基本實現自治區區域內低空飛行常態化,通用航空年飛行量20萬小時以上。規劃建設5個以上通用航空產業集聚區,並爭取成為國家通用航空發展綜合或專業示範區。

河南

發佈時間:6月7日

規劃詳情:打通國內跨區域運輸通道:開通鄭州機場至國內主要城市的“空中快線”,建成信陽明港、商丘、安陽等支線機場和林州、西華、鹿邑等15個通用機場,開工建設平頂山魯山機場,研究南陽姜營機場搬遷。

河北

規劃詳情:到2020年,軌道網、公路網、港口群、機場群佈局更加完善,形成全省“六縱、六橫、雙圈”的網路化綜合通道佈局。

通用機場方面,改擴建欒城、江城通用機場;新建行唐、贊皇、魏縣、涉縣、威縣、平鄉、阜平、張北、懷來、赤城、圍場、寬城、青龍、曹妃甸、漢沽、香河、安次、中捷、冀州、辛集、定州等一批通用機場;開展大名、臨城、康保、蔚縣、尚義、豐甯、灤平、遷安、樂亭、三河、大城、深州等通用機場前期工作;推進山海關、涿州、故城等機場軍民融合開展通用航空業務。

民航專家李曉津曾表示,通航發展離不開配套機場建設。不管我國的通航產業是否能達到千億級市場甚至萬億級市場,其要突破目前的發展瓶頸,機場建設是一個必要階段。

從國外發展經驗看,我國的機場建設的確存在很大空間,但地方政府建立通用機場,一定要做到“不過快,不過度”,根據市場規模、實際需求和財政實力等各方面量力而行。

瞭解更多通航資源,盡在通航資源網(www.GARN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