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宗昌對老家還不錯,又挖井又修路又捐資助學的,村民至今念他的好!

兔子不吃窩邊草,張宗昌也不例外。發達後,老張給村裡幹了不少實事,

至今一些遺跡猶存。

老張出生于山東掖縣祝家莊,從小家貧。靠著膽大、臉皮厚,他成了他們那裡十裡八鄉的大人物。混好了,總要衣錦還鄉,總要給村裡做點啥。雖然書沒讀多少,但這點道理還是懂的。

張宗昌一方面重用提拔自己的老鄉,另一方面拿出真金白銀給村裡搞建設。他先在村裡鋪了一條石板路,解決了村民的出行問題。接著又挖了一口井,幫村民解決了吃水問題,

據說這口井至今還在。

這還不夠,他又資助村裡的青年人到外面闖蕩見識。在他的帶領鼓舞幫助下,他們這個偏僻的小村也逐漸興旺起來,一度人才不出。

當然,張宗昌也沒忘了自己,在幫助村民的時候,他也在老家建起了氣派的張家大院。

不管怎麼說,祝家莊的百姓的確是沾了老張家光了。這些老百姓也不是白眼狼,就算是在那個特殊時期,他們也沒有太針對張家。

直到現在,村裡的人還念著老張的好,希望老張的後人能常回老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