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郁亮哽咽著向前,王石平靜地退出,7月1日郁亮擔任萬科集團董事長的第一天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董事會名譽主席王石

7月1日,

鬱亮擔任中國最大房地產公司萬科集團董事長的第一天。

在前一天召開的萬科上一年度股東大會中,鬱亮以及來自深圳地鐵集團的林茂德等人成功被選舉為萬科集團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在隨後召開的新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中,鬱亮當選為董事會主席,林茂德為副主席,王石被委任為董事會名譽主席,不參與公司治理。

這是萬科在歷經“寶萬之爭”後進行的定調換屆選舉,

被視為惡意收購者的“寶能系”公司未能進入董事會,曾與萬科互發友好聲明的安邦保險亦未能進入,萬科董事會由3名管理層、3名深圳地鐵管理層、1名外部公司董事、4名獨立董事組成。

自1984年創立萬科,原董事長王石與萬科緊緊捆綁在一起,共同成長為中國商業領域的最閃耀明星,從高調放棄管理層個人股份,到“君萬之爭”,再到“寶萬之爭”,王石向外界呈現出追名不逐利、與萬科共存亡的印象,

但在各種因素耦合之下,王石最終到了退出的一天。

郁亮與王石都願意稱“交棒”這一天是特殊的日子。郁亮在股東大會當選為新一屆董事會成員之後,一度哽咽著表達了對王石的感恩與感激,“沒有王石主席,就沒有萬科的鬱亮。”對於未來,他感到“責任”與“壓力”,但各方支持得到了“信心”與“勇氣”。

隨後的董事會會議中被選舉為董事長後,郁亮晚些時候在《萬科週刊》發表《致全體萬科人的一封信》中,

表決心稱“讓萬科越來越成功,是我們向王石主席致敬的最好方式”。

相較于郁亮,王石深知這一天終將到來,他甚至“調侃”說:“你們會發現,我顯得比郁亮平靜。”退出萬科是王石一個半月前做的決定,他透露自己在做決定的兩三天裡有“糾結”,但做出決定之後便“一切照舊”,心情是愉悅的,他認為目前已到了“萬科不需要我的時候就是我的成功”。

一位小股東在惋惜之余問王石,退出萬科是否是本意?王石:“我不告訴你,你問得很好,但我回答得也很好。”

2015年7月開始,潮汕商人姚振華以惡意收購者的身份舉牌萬科,直至成為第一大股東,引發萬科管理層的極力反對,混戰之後,最終以原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闖入者”中國恒大,將所持萬科股份悉數轉讓給深圳地鐵集團為結果,萬科保持了歷來宣導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模式。

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林茂德以候選董事身份出席了萬科股東大會。實際上,他是代表國資股東來重申作為基石股東對萬科的支持。在小股東的詰問之下,林茂德直言深圳地鐵的本份是建設地鐵,未來不會干預、參與萬科具體經營業務。

針對此前流傳深圳地鐵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之後,建議降低萬科員工薪酬一事,林茂德作委屈狀大呼“背了黑鍋”,他表示深圳地鐵支持萬科提升員工激勵機制,以圖更快發展,並會尊重萬科文化,尊重萬科的企業家精神,“支持萬科混合所有制,就沒有把它(萬科)作為國有企業的意思。”

目前,深圳地鐵持有萬科29.38%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寶能系”公司持有萬科25.4%的股份,但“寶能系”並未出現在股東大會現場。林茂德透露,雙方對於董事會的換屆方案,以書面形式進行了交流,對方表示支持,最終所有議案的高票通過也證實了這一點。

從法理上來看,深圳地鐵仍然不是萬科的實際控制人,萬科董秘朱旭強調了這一點。對於未來,林茂德透露將拿出大部分“軌道+物業”項目與萬科合作,加快資產注入的節奏;對於目前局面,林茂德感謝各方,他認為華潤支持了地方經濟發展,寶能對特區建設做出了貢獻,而恒大是一家有社會責任的企業。

解決了外部的股權問題之後,剩下的便是萬科的未來發展。對於小股東關心的股權問題是否在未來會再次爆發,王石並沒有肯定的答案,萬科一直往前發展必然面臨不確定性,他自問萬科的穩定黃金髮展期有多久,會不會比華潤時期更長呢?這有待市場檢驗。

隨著王石的“謝幕”,萬科進入鬱亮時代,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郁亮沒有王石作為創始人的包袱,他更關注的是如何帶領萬科繼續“披荊斬棘”,他描述與深圳地鐵的合作將使得萬科“如虎添翼”,而目前的目標則是“萬億大萬科”,這裡的“萬億”指的是所管理的資產規模。

他還澄清表示,三年前通過的萬科合夥人機制的本意是與股東利益捆綁,而不是對抗“野蠻人”收購,到今天為止,這個初衷仍然沒有改變。他堅信專案跟投制度並不是員工福利,引入劣後收益機制是公平的,而合夥人持股計畫因為遭遇“股權事件”,才對外說“先看一看”。

合夥人制度將萬科的2000多名骨幹員工團結在一起,這是郁亮時代萬科的根基,能夠與王石時代所宣導的規範透明的職業經理人制度相媲美,郁亮與王石都不吝嗇對這一制度的贊同,郁亮當選董事長之後,在其個人社交平臺上發出一張與王石的合影,配文“大道當然、合夥傳承”。

當所有紛爭落幕,王石踏上另一個沒有萬科的人生歷程,而鬱亮則要帶領萬科這艘大船在商海中航行。王石在個人社交平臺上也發出與鬱亮的合影稱,欣慰完成了第一代向第二代掌門人的交棒,“事業未竟,仍在路上”。

附:萬科股東大會問答紀要

6月30日,萬科集團舉行了上一年度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在隨後閉門舉行的新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中,萬科原董事長王石正式卸任,被委任為名譽主席,不參與公司治理,而鬱亮則正式接棒成為萬科董事長兼總裁,來自第一大股東深圳地鐵集團的林茂德被選舉為董事會副主席,朱旭繼續擔任董事會秘書一職。

所有人事安排塵埃落定,帶著這些人的職銜,再去看看他們在股東大會中的回答,也許會有一些新的體會。以下為在萬科董事會會議之前召開的股東大會中,部分萬科管理層與股東的問答紀要,為方便閱讀,經過編輯與修改。

1.萬科未來如何推進軌道+物業業務?

林茂德:軌道交通建設未來10年是黃金時期,58個城市將建設地鐵,其中資金、人才、經驗將成為制約因素,但深圳地鐵已經探索十多年了,我們認為如果將軌道+物業的業務理順,地鐵建設將大步向前。萬科和深圳地鐵的互動合作已經全面展開,現在已經有一些城市的軌道負責人都來深圳找深圳地鐵談,希望萬科前去進行軌道物業開發。萬科在軌道+物業業務的進度,已經甩開同行“一條街”了。深圳接下來規劃了38條地鐵線路,未來10-15年將大規模建設,未來將與萬科全方位合作,為全國建造軌道+物業的示範。

2.“寶能系”公司是萬科第二大股東,為什麼此次董事沒有寶能方面的提名?

朱旭:根據公司章程,提名權由股東自己決定,萬科只接到了一份股東提名,能不能當選由所有股東投票決定。

林茂德:“寶能系”公司是在深圳成長起來的企業,他們為深圳發展做出了貢獻,我們這次董事會、監事會換屆,與寶能都有溝通,還有書面的往來回應,深圳地鐵集團書面發出商函,請求他們支持我們的方案,他們也書面回復表示支持。我們的共同目的,都是推進萬科健康發展。

3.未來發展中,萬科如何推進城市配套服務商戰略?

鬱亮:核心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是萬科的根基。萬科城市配套服務商到底包含什麼內容,各個比例是多少?說實話我不知道,沒有人能夠描述清楚。我們只知道把客戶照顧好,真實創造價值,未來萬科在轉型道路上將走得很快。

4.萬科管理費用提升比較高,核心高管薪酬增幅也比較明顯,少數股東損益占淨利潤比例提升明顯,還有利息支出,未來會不會影響到公司增長與股東收入?

鬱亮:感謝董事會,因為去年第三季度提升薪酬,管理費用有所增加,但從我們幹的活來看,這些費用不是上升的,是下降的;核心高管薪酬不是上升,我都下降了,總部員工身體健康狀態不達標,我自己罰了20萬,總部高管一共被罰了118萬元;萬科薪酬安排是支持前線“打仗”的幹部,萬科跟投的比例只占股東權益的3%左右,所以少數股東損益增加並不是因為跟投導致的,多數是因為項目引入合作方導致的;利息支出,是根據融資環境作出的融資安排。

5.郁亮可能擔任萬科董事長,在您帶領下,未來是不是會保持高速增長?利潤分配保持高增長?

鬱亮:還不是嘛?

朱旭:未來將保持高增長利潤分配方案。

6.為什麼董事會換屆延遲?

朱旭:我們一直在努力。

7.未來董事會成員裡,國資背景占4位,未來管理層推進議案是不是更艱難?

朱旭:各位董事都是以個人名義來競選萬科董事,不代表任職公司,董事能否當選,取決於各位股東。

8.“寶能系”持股的禁售期將滿,萬科是否與寶能方面溝通後續退出事宜?

王石:這個問題應該去問寶能。

9.劉姝威女士如何看待被提名萬科獨立董事?

劉姝威:名單公佈以來,不斷接到各方朋友詢問,為什麼沒有回答,因為我還是候選人。我為什麼接受?因為我對萬科有充分瞭解,十幾年來,萬科定期報告,都是我對學生要求的必讀報告,萬科的觀點是我們最重要的分析依據。大家都知道萬寶事件,獨立董事應該維護公司利益、中小股東利益,萬寶事件中大家有目共睹,寶能罷免董事會成員,信用評級機構立即對萬科展望為負面,作為獨立董事,萬科提出來讓我作為獨立董事,我同意了。萬寶事件具有標誌性意義,寶能舉牌了萬科後,馬上將矛頭對向了格力,如果不制止寶能,將影響到廣大上市公司。

10.萬科如何保持“長治久安”和“興旺發達”,與深圳地鐵的合作是在深圳,還是全國範圍?

王石:先在深圳,然後推向全國,“一帶一路”提了很久,軌道+物業肯定是全球業務。關於“長治久安”,萬科一直在往前走,肯定有不確定性,萬科確定走混合所有制道路。第一次轉換當中,華潤時期的萬科處於高速發展期,借這次作為董事長的最後機會,表示對華潤的感謝,未來與華潤是競爭對手,但這就是市場行為了,在廣州的資產包競爭當中,華潤就是競爭對手。萬科的黃金髮展期肯定還是在,只是說穩定的黃金髮展期有多久,會不會比華潤時期更長呢,這還有待市場檢驗。回答完畢,給點掌聲。

11.萬億市值是不是真的?

鬱亮:我不知道萬億是指什麼,市值?萬科的萬億是指萬科所管理的規模和資產,在服務于城市、客戶的生態平臺中,這個平臺的總量是萬億級別,並不是指市值。深圳地鐵成為萬科基石股東後,在軌道+物業中處於優勢,萬科的未來發展將“如虎添翼”。

12.深圳地鐵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之後,員工薪酬在調整,項目跟投也受影響,萬科現在是國企嗎?作為第一大股東之後,深圳地鐵會不會插手萬科管理?

林茂德:謝謝提問。我也想表達下深圳地鐵作為股東第一次參加萬科股東大會的感受與心情,首先表達對華潤的感謝,感謝對萬科穩定發展的支持,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也表達對恒大的感謝,商談後表達了對深圳地鐵的支持,也對寶能表示感謝,姚振華董事長對深圳地鐵的提案的支持。深圳地鐵將做好基石股東的本份,不會干預萬科具體經營業務,也不會參與,只會發揮股東的作用,同時通過股東和媒體,澄清員工薪酬被降低,那是深圳地鐵背的黑鍋,我們支援萬科提升激勵機制,以圖發展更快;尊重萬科文化,尊重萬科的企業家精神,支持萬科混合所有制,就沒有把它(萬科)作為國有企業的意思。

13.在國企資源上,深圳地鐵會給萬科什麼支持?今後拿地策略會不會偏向珠三角區域?

鬱亮:伸手要錢是可恥的,我們靠能力行走江湖,不是靠伸手。同樣,我毫不懷疑,深圳地鐵會慷慨拿出所有資源與萬科合作,“如虎添翼”是比較準確的,我們管理層會把活幹好,約束好自己的手。

14.之前深圳地鐵與萬科合作的三塊地,是否還給萬科留著?

林茂德:“軌道+物業”模式探索了很多年,在股權沒有參與的情況下,已經有專案和萬科合作了。下一步,作為股東,將履行股東大力支持的責任,保持軌道物業項目加快注入的節奏。在全國來看,地鐵建設沒有資金,只有土地,萬科是最好的開發商,我也跟王石主席溝通了很多次。不要只盯著那一個項目,項目很多,市場很大。

15.專案跟投計畫與合夥人持股計畫的未來發展?

鬱亮:項目跟投並不是福利;持股計畫本意是與股東利益捆綁,持股計畫並不是對抗“野蠻人”收購。到今天為止,我們的初衷仍然沒有改變,過去一段時間,為了避免猜測,我們才對外說“先看一看”;薪酬是不斷調整的,我們的調整是正常的,沒有受到深圳地鐵的干擾。

16.如何降低“寶能系”拋售壓力?

朱旭:股東如何處置股票,是股東自己的權利,主席臺任何一位成員都不方便回答您的問題。公司股價取決於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

17.如何提升淨資產收益率指標?

鬱亮:萬科規模比別人大一點,所以下降趨勢比較明顯,其實這兩年大家的收益水準都在趨同,目前在3%左右,我相信未來翻一番是可能的。持有物業是長期回報,能夠維持水準還是有壓力的,股東有更高要求,我們只有繼續努力。

18.深圳地鐵旗下有地產公司,會不會與萬科形成同業競爭?土地資產會不會注入萬科?

林茂德:深圳地鐵總資產3000多億,分為三大業務,第一是建設地鐵;第二是運營業務,昨天是472萬人次坐地鐵,票價收入與成本持平,是全國唯一;第三是經營地鐵業務,是一個完整產業鏈,包括地產開發、廣告、商業等。地產業務大部分是合作開發,過去有多個合作夥伴,現在主要是與萬科合作。至於關聯交易方面,已經在詳式權益披露書中闡述,不會出現,未來盡可能地和萬科合作,我們的本份是建地鐵。

19.觸動您做出離開萬科的決定的原因是什麼?是您的本意嗎?

王石:我不告訴你。你的提問很好,我回答得也很好。

20.王石未來怎麼打算?在萬科期權怎麼行使?

王石:期權怎麼行使,聽管理層,不佔便宜是我的風格。下一步做什麼,我還沒想好呢,這只是一個半月前做的決定。

以圖更快發展,並會尊重萬科文化,尊重萬科的企業家精神,“支持萬科混合所有制,就沒有把它(萬科)作為國有企業的意思。”

目前,深圳地鐵持有萬科29.38%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寶能系”公司持有萬科25.4%的股份,但“寶能系”並未出現在股東大會現場。林茂德透露,雙方對於董事會的換屆方案,以書面形式進行了交流,對方表示支持,最終所有議案的高票通過也證實了這一點。

從法理上來看,深圳地鐵仍然不是萬科的實際控制人,萬科董秘朱旭強調了這一點。對於未來,林茂德透露將拿出大部分“軌道+物業”項目與萬科合作,加快資產注入的節奏;對於目前局面,林茂德感謝各方,他認為華潤支持了地方經濟發展,寶能對特區建設做出了貢獻,而恒大是一家有社會責任的企業。

解決了外部的股權問題之後,剩下的便是萬科的未來發展。對於小股東關心的股權問題是否在未來會再次爆發,王石並沒有肯定的答案,萬科一直往前發展必然面臨不確定性,他自問萬科的穩定黃金髮展期有多久,會不會比華潤時期更長呢?這有待市場檢驗。

隨著王石的“謝幕”,萬科進入鬱亮時代,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郁亮沒有王石作為創始人的包袱,他更關注的是如何帶領萬科繼續“披荊斬棘”,他描述與深圳地鐵的合作將使得萬科“如虎添翼”,而目前的目標則是“萬億大萬科”,這裡的“萬億”指的是所管理的資產規模。

他還澄清表示,三年前通過的萬科合夥人機制的本意是與股東利益捆綁,而不是對抗“野蠻人”收購,到今天為止,這個初衷仍然沒有改變。他堅信專案跟投制度並不是員工福利,引入劣後收益機制是公平的,而合夥人持股計畫因為遭遇“股權事件”,才對外說“先看一看”。

合夥人制度將萬科的2000多名骨幹員工團結在一起,這是郁亮時代萬科的根基,能夠與王石時代所宣導的規範透明的職業經理人制度相媲美,郁亮與王石都不吝嗇對這一制度的贊同,郁亮當選董事長之後,在其個人社交平臺上發出一張與王石的合影,配文“大道當然、合夥傳承”。

當所有紛爭落幕,王石踏上另一個沒有萬科的人生歷程,而鬱亮則要帶領萬科這艘大船在商海中航行。王石在個人社交平臺上也發出與鬱亮的合影稱,欣慰完成了第一代向第二代掌門人的交棒,“事業未竟,仍在路上”。

附:萬科股東大會問答紀要

6月30日,萬科集團舉行了上一年度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在隨後閉門舉行的新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中,萬科原董事長王石正式卸任,被委任為名譽主席,不參與公司治理,而鬱亮則正式接棒成為萬科董事長兼總裁,來自第一大股東深圳地鐵集團的林茂德被選舉為董事會副主席,朱旭繼續擔任董事會秘書一職。

所有人事安排塵埃落定,帶著這些人的職銜,再去看看他們在股東大會中的回答,也許會有一些新的體會。以下為在萬科董事會會議之前召開的股東大會中,部分萬科管理層與股東的問答紀要,為方便閱讀,經過編輯與修改。

1.萬科未來如何推進軌道+物業業務?

林茂德:軌道交通建設未來10年是黃金時期,58個城市將建設地鐵,其中資金、人才、經驗將成為制約因素,但深圳地鐵已經探索十多年了,我們認為如果將軌道+物業的業務理順,地鐵建設將大步向前。萬科和深圳地鐵的互動合作已經全面展開,現在已經有一些城市的軌道負責人都來深圳找深圳地鐵談,希望萬科前去進行軌道物業開發。萬科在軌道+物業業務的進度,已經甩開同行“一條街”了。深圳接下來規劃了38條地鐵線路,未來10-15年將大規模建設,未來將與萬科全方位合作,為全國建造軌道+物業的示範。

2.“寶能系”公司是萬科第二大股東,為什麼此次董事沒有寶能方面的提名?

朱旭:根據公司章程,提名權由股東自己決定,萬科只接到了一份股東提名,能不能當選由所有股東投票決定。

林茂德:“寶能系”公司是在深圳成長起來的企業,他們為深圳發展做出了貢獻,我們這次董事會、監事會換屆,與寶能都有溝通,還有書面的往來回應,深圳地鐵集團書面發出商函,請求他們支持我們的方案,他們也書面回復表示支持。我們的共同目的,都是推進萬科健康發展。

3.未來發展中,萬科如何推進城市配套服務商戰略?

鬱亮:核心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是萬科的根基。萬科城市配套服務商到底包含什麼內容,各個比例是多少?說實話我不知道,沒有人能夠描述清楚。我們只知道把客戶照顧好,真實創造價值,未來萬科在轉型道路上將走得很快。

4.萬科管理費用提升比較高,核心高管薪酬增幅也比較明顯,少數股東損益占淨利潤比例提升明顯,還有利息支出,未來會不會影響到公司增長與股東收入?

鬱亮:感謝董事會,因為去年第三季度提升薪酬,管理費用有所增加,但從我們幹的活來看,這些費用不是上升的,是下降的;核心高管薪酬不是上升,我都下降了,總部員工身體健康狀態不達標,我自己罰了20萬,總部高管一共被罰了118萬元;萬科薪酬安排是支持前線“打仗”的幹部,萬科跟投的比例只占股東權益的3%左右,所以少數股東損益增加並不是因為跟投導致的,多數是因為項目引入合作方導致的;利息支出,是根據融資環境作出的融資安排。

5.郁亮可能擔任萬科董事長,在您帶領下,未來是不是會保持高速增長?利潤分配保持高增長?

鬱亮:還不是嘛?

朱旭:未來將保持高增長利潤分配方案。

6.為什麼董事會換屆延遲?

朱旭:我們一直在努力。

7.未來董事會成員裡,國資背景占4位,未來管理層推進議案是不是更艱難?

朱旭:各位董事都是以個人名義來競選萬科董事,不代表任職公司,董事能否當選,取決於各位股東。

8.“寶能系”持股的禁售期將滿,萬科是否與寶能方面溝通後續退出事宜?

王石:這個問題應該去問寶能。

9.劉姝威女士如何看待被提名萬科獨立董事?

劉姝威:名單公佈以來,不斷接到各方朋友詢問,為什麼沒有回答,因為我還是候選人。我為什麼接受?因為我對萬科有充分瞭解,十幾年來,萬科定期報告,都是我對學生要求的必讀報告,萬科的觀點是我們最重要的分析依據。大家都知道萬寶事件,獨立董事應該維護公司利益、中小股東利益,萬寶事件中大家有目共睹,寶能罷免董事會成員,信用評級機構立即對萬科展望為負面,作為獨立董事,萬科提出來讓我作為獨立董事,我同意了。萬寶事件具有標誌性意義,寶能舉牌了萬科後,馬上將矛頭對向了格力,如果不制止寶能,將影響到廣大上市公司。

10.萬科如何保持“長治久安”和“興旺發達”,與深圳地鐵的合作是在深圳,還是全國範圍?

王石:先在深圳,然後推向全國,“一帶一路”提了很久,軌道+物業肯定是全球業務。關於“長治久安”,萬科一直在往前走,肯定有不確定性,萬科確定走混合所有制道路。第一次轉換當中,華潤時期的萬科處於高速發展期,借這次作為董事長的最後機會,表示對華潤的感謝,未來與華潤是競爭對手,但這就是市場行為了,在廣州的資產包競爭當中,華潤就是競爭對手。萬科的黃金髮展期肯定還是在,只是說穩定的黃金髮展期有多久,會不會比華潤時期更長呢,這還有待市場檢驗。回答完畢,給點掌聲。

11.萬億市值是不是真的?

鬱亮:我不知道萬億是指什麼,市值?萬科的萬億是指萬科所管理的規模和資產,在服務于城市、客戶的生態平臺中,這個平臺的總量是萬億級別,並不是指市值。深圳地鐵成為萬科基石股東後,在軌道+物業中處於優勢,萬科的未來發展將“如虎添翼”。

12.深圳地鐵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之後,員工薪酬在調整,項目跟投也受影響,萬科現在是國企嗎?作為第一大股東之後,深圳地鐵會不會插手萬科管理?

林茂德:謝謝提問。我也想表達下深圳地鐵作為股東第一次參加萬科股東大會的感受與心情,首先表達對華潤的感謝,感謝對萬科穩定發展的支持,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也表達對恒大的感謝,商談後表達了對深圳地鐵的支持,也對寶能表示感謝,姚振華董事長對深圳地鐵的提案的支持。深圳地鐵將做好基石股東的本份,不會干預萬科具體經營業務,也不會參與,只會發揮股東的作用,同時通過股東和媒體,澄清員工薪酬被降低,那是深圳地鐵背的黑鍋,我們支援萬科提升激勵機制,以圖發展更快;尊重萬科文化,尊重萬科的企業家精神,支持萬科混合所有制,就沒有把它(萬科)作為國有企業的意思。

13.在國企資源上,深圳地鐵會給萬科什麼支持?今後拿地策略會不會偏向珠三角區域?

鬱亮:伸手要錢是可恥的,我們靠能力行走江湖,不是靠伸手。同樣,我毫不懷疑,深圳地鐵會慷慨拿出所有資源與萬科合作,“如虎添翼”是比較準確的,我們管理層會把活幹好,約束好自己的手。

14.之前深圳地鐵與萬科合作的三塊地,是否還給萬科留著?

林茂德:“軌道+物業”模式探索了很多年,在股權沒有參與的情況下,已經有專案和萬科合作了。下一步,作為股東,將履行股東大力支持的責任,保持軌道物業項目加快注入的節奏。在全國來看,地鐵建設沒有資金,只有土地,萬科是最好的開發商,我也跟王石主席溝通了很多次。不要只盯著那一個項目,項目很多,市場很大。

15.專案跟投計畫與合夥人持股計畫的未來發展?

鬱亮:項目跟投並不是福利;持股計畫本意是與股東利益捆綁,持股計畫並不是對抗“野蠻人”收購。到今天為止,我們的初衷仍然沒有改變,過去一段時間,為了避免猜測,我們才對外說“先看一看”;薪酬是不斷調整的,我們的調整是正常的,沒有受到深圳地鐵的干擾。

16.如何降低“寶能系”拋售壓力?

朱旭:股東如何處置股票,是股東自己的權利,主席臺任何一位成員都不方便回答您的問題。公司股價取決於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

17.如何提升淨資產收益率指標?

鬱亮:萬科規模比別人大一點,所以下降趨勢比較明顯,其實這兩年大家的收益水準都在趨同,目前在3%左右,我相信未來翻一番是可能的。持有物業是長期回報,能夠維持水準還是有壓力的,股東有更高要求,我們只有繼續努力。

18.深圳地鐵旗下有地產公司,會不會與萬科形成同業競爭?土地資產會不會注入萬科?

林茂德:深圳地鐵總資產3000多億,分為三大業務,第一是建設地鐵;第二是運營業務,昨天是472萬人次坐地鐵,票價收入與成本持平,是全國唯一;第三是經營地鐵業務,是一個完整產業鏈,包括地產開發、廣告、商業等。地產業務大部分是合作開發,過去有多個合作夥伴,現在主要是與萬科合作。至於關聯交易方面,已經在詳式權益披露書中闡述,不會出現,未來盡可能地和萬科合作,我們的本份是建地鐵。

19.觸動您做出離開萬科的決定的原因是什麼?是您的本意嗎?

王石:我不告訴你。你的提問很好,我回答得也很好。

20.王石未來怎麼打算?在萬科期權怎麼行使?

王石:期權怎麼行使,聽管理層,不佔便宜是我的風格。下一步做什麼,我還沒想好呢,這只是一個半月前做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