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不尊重長輩,育兒專家5建議,徹底改掉孩子臭毛病!

孩子出現不尊重長輩的情況,一方面,是由於平時長輩對孩子過於溺愛,導致孩子不知道尊重長輩的道理,從而在長輩面前驕縱;另一方面,可能是由於看到媽媽有時沒有尊重長輩,

孩子耳濡目染,就養成了不尊承長輩的壞習慣。

尊敬長輩,不僅是讓孩子尊敬家中的長輩,也要尊重其他的長輩,在任何場合,都要讓孩子去尊老敬老。敬老人的優良品德。平時也要多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養成尊敬老人的優良品德。 媽媽不要以為,

自己在孩子身上投人了金錢和關愛,就能夠收穫孩子的敬愛,讓孩子對自己心懷感激之情。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很多孩子在媽媽的溺愛下,不僅不尊重長輩,更不會去敬愛自己的媽媽了。

媽媽一定要培養孩子尊敬長輩的好品德,讓孩子能夠真切體會到長輩的愛,把長輩放在心裡。下面是專家的建議:

建議一: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

媽媽要尊重爺爺奶奶,夫妻之間也要相互尊重,家庭成員之間要多用“對不起”、“謝謝”之類的禮貌用語。如果媽媽對其他家人流露出輕視和不敬,很容易就會影響孩子,孩子會去模仿媽媽的這種態度,也更容易出現不尊重長輩的行為。

建議二:對於孩子的冒犯要批評。

孩子做出冒犯長輩的時候,

媽媽-定不能置之不理,縱容孩子的行為,這樣只會助長孩子的壞習氣。當孩子有冒犯行為時,媽媽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表現出自己的震驚、不滿, 甚至憤怒,這才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傷害了媽媽,下次不敢輕易如此了,千萬不要縱容孩子。

建議三:讓孩子學會感恩。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讓孩子懂得適時地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這是對別人的肯定和尊重。比如,媽媽可以當著孩子的面,感謝奶奶幫自己做飯,感謝爺爺種出漂亮的花,感謝爸爸辛苦為家人工作。通過這些生活細節,讓孩子學會感恩,學會尊重。

建議四: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

媽媽在做家務時,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通過勞動,讓孩子親身體會媽媽的辛苦,明白媽媽對家庭的付出。這樣一來,一是可以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二是讓孩子學會付出,而不只是索取。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培養出孩子對家人的理解和感情,這 是尊重的前提。

建議五:培養孩子在公共場所尊敬長輩。

公共場所是培養孩子尊老愛老的好地方。在公園裡,媽媽可以讓孩子主動和老人打招呼、聊天。在公車上,可以讓孩子主動給老人讓座。 公共場所的這些行為,使孩子得到的誇獎不僅來自家人,而且來自公眾,這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這種快樂會激勵孩子,使孩子更加願意敬老愛老。

——艾巧育兒推薦閱讀——

父母怎樣才能讓搗蛋的孩子有擔當?比懲罰更好的辦法,你會嗎?

本文由艾巧育兒綜合整理,未經許可,不得轉發引用;文中部分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公共場所是培養孩子尊老愛老的好地方。在公園裡,媽媽可以讓孩子主動和老人打招呼、聊天。在公車上,可以讓孩子主動給老人讓座。 公共場所的這些行為,使孩子得到的誇獎不僅來自家人,而且來自公眾,這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這種快樂會激勵孩子,使孩子更加願意敬老愛老。

——艾巧育兒推薦閱讀——

父母怎樣才能讓搗蛋的孩子有擔當?比懲罰更好的辦法,你會嗎?

本文由艾巧育兒綜合整理,未經許可,不得轉發引用;文中部分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