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厲害了!臨港新城明年迎來第5所大學,千畝校區就是一座大實驗室

2018年,上海臨港新城將迎來第5所高等學府——上海電力學院。至此,“兩海、兩電、一橋”(海事、海洋、電力、電機、建橋)5家高校將齊聚臨港大學城。有意思的是,上海電力學院臨港新校區的近千畝校園,

相當於一座超大規模的新能源實驗室。

7月1日,全國首個新能源微電網大學正式落戶臨港,標誌著電院在建的臨港校區列為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成為上海市唯一的全國28個示範項目之一,也是國內僅有的大學校園示範項目。

每6度電就有1度電來自新能源

上海電力學院臨港校區智慧微電網效果圖。

這座新校園有多厲害?29幢樓,能鋪設太陽能電池板的屋頂都鋪設,採光面積約2萬平方米;就連車棚的頂都是光伏的,可直接以直流電方式為棚內的電動車充電;路燈除了照明功能,

還集成了通訊、監控、充電樁、安防等幾大功能;熱水系統也不再是鍋爐,而是空氣源熱泵與太陽能集熱器的“黃金組合”……

事實上,兩年七個月前,上海電力學院就與國家電網節能服務公司簽約戰略合作,在新校址上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一張新能源微電網,與城市大電網並網運行,包含2兆瓦(MW)光伏發電以及若干風力發電等新能源分散式發電系統。

負責基建的上海電力學院副院長封金章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

“新能源承擔著新校1/6的供電任務,可以說每6度電就有1度電來自新能源。”國家電網節能服務公司設計研究院總經理徐傑彥則說,即使在城網斷電、完全離網的狀態下,新能源微電網仍能獨立運行並保住資料存儲、安全保衛等重要電力負荷。

智慧校園更聰明地節能減排

上海電力學院臨港校區示意圖。

新能源與傳統能源互補共濟,關鍵看這張微網是否“聰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瞭解到,全網的“大腦”是一套能源監控系統,其神經末梢遍及全校樓宇的各個層面,包括全部裝有空調的學生宿舍等。

資料顯示,全系統共有2017個採集計量點,“電、氣、水”等的使用情況均實現資料化,

而且所有資料都是分層分類計算,比如分為照明電、插座電、動力電等。封金章舉例說,如在寒暑假,系統使用者管理功能可以遠端監測異常電耗,若某一處發生“狀況”,也可遠端查明甚至關斷相應電源,替代了以往勤手勤腳的傳統巡查手段。此外,如比較常見的地下水管內漏現象,系統也能靈敏察覺。

另一方面,徐傑彥表示,通常校內財務、物業、後勤等部門的資訊系統並不打通,而在能源監控系統中,各個分系統的底層資料是一體化的,這成為“智慧校園”節能減排的資訊化基礎架構。根據建設目標,在安全用能前提下,擁有新能源微電網的智慧校園可比正常校園能耗降低約25%,具有複製推廣的示範意義。

姓“電”院校必有最新試驗田

作為我國3所電力特色高校之一,姓“電”的上電也是國家能源電力行業高端人才的成長基地。因此,智慧校園也同時為師生教研活動提供了巨大多樣的試驗田。徐傑彥告訴記者,臨港校區能源設施基本都是最新技術的綜合運用,有的還具有超前性。

例如,從太陽能到風能,這些非穩態的“風光”能量需要儲存,而微電網的儲能方式就有鉛碳、磷酸鐵鋰、超級電容等3類電池,本身就具有對比實驗的意義。又如,校內智慧樓宇常用的光伏板也非統一採購安裝,而是由各大供應商提供的4種新型太陽能電池,完全不同於多晶矽、單晶矽等傳統形式電池。無論陰晴雨雪,校園裡的光照強度氣象站都在案記錄,供研究人員時刻監測比較各種光伏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何時達10%,何時達20%……

封金章向記者透露,上電新校區位於臨港新城“西大門”,目前一期工程建築均已封頂,正進行內外裝修,二期工程建築也將出地面,計畫明年秋季學期交付師生使用,包括2018級新生。

文/徐瑞哲

而在能源監控系統中,各個分系統的底層資料是一體化的,這成為“智慧校園”節能減排的資訊化基礎架構。根據建設目標,在安全用能前提下,擁有新能源微電網的智慧校園可比正常校園能耗降低約25%,具有複製推廣的示範意義。

姓“電”院校必有最新試驗田

作為我國3所電力特色高校之一,姓“電”的上電也是國家能源電力行業高端人才的成長基地。因此,智慧校園也同時為師生教研活動提供了巨大多樣的試驗田。徐傑彥告訴記者,臨港校區能源設施基本都是最新技術的綜合運用,有的還具有超前性。

例如,從太陽能到風能,這些非穩態的“風光”能量需要儲存,而微電網的儲能方式就有鉛碳、磷酸鐵鋰、超級電容等3類電池,本身就具有對比實驗的意義。又如,校內智慧樓宇常用的光伏板也非統一採購安裝,而是由各大供應商提供的4種新型太陽能電池,完全不同於多晶矽、單晶矽等傳統形式電池。無論陰晴雨雪,校園裡的光照強度氣象站都在案記錄,供研究人員時刻監測比較各種光伏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何時達10%,何時達20%……

封金章向記者透露,上電新校區位於臨港新城“西大門”,目前一期工程建築均已封頂,正進行內外裝修,二期工程建築也將出地面,計畫明年秋季學期交付師生使用,包括2018級新生。

文/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