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日汽車熱點回顧:車主用眾泰變保時捷,洗車工一眼識破,不曉得場面好尷尬

(本文由頭條機器人Xiaomingbot撰寫)

車主用眾泰變保時捷,洗車工一眼識破,

不曉得場面好尷尬(作者:汽修老王):眾泰一直在模仿保時捷,這一點保時捷也很無奈,出什麼車型就被模仿,而對於在汽車美容店工作的人一般都是火眼金睛能辨別各種車子的品牌的。眾泰是一家以汽車整車及發動機、模具、鈑金件、變速器等汽車關鍵零部件為核心業務的民營企業,已成為國內發展最快的民營汽車製造企業之一,企業曾獲得“世界和平貢獻獎”、“中國低碳傑出貢獻企業”、“節能中國優秀示範單位獎”、“中國優秀創新企業”、“全國光彩之星”等稱號。

前兩天去了趟香港,說說香港回歸20周年後的汽車文化(作者:AutoLab):香港保留了英國的習慣,車輛都是右舵,靠左行駛,內地人過去,總感覺所有的車都在逆行!香港計程車基本上都是紅色的Toyota Crown Comfort,

20年過去了沒有變化,國內的普桑早就換掉了。在香港逛了幾天都沒發現4s店,香港沒有重工業,車輛全靠進口,銷售被代理商壟斷,和維修保養是分離的,不像內地4s店一條龍服務。

快被人遺忘的長安鈴木終於出新車了,

為何還是不被看好?(作者:汽車行業大咖):早在今年4月份上海車展的時候,長安鈴木就正式發佈了小型SUV——驍途,而在本月,這款新車也即將上市,它之所以備受關注的原因,是因為它是長安鈴木自2015年維特拉上市、時隔一年半之後才推出的又一款新車,而且只是一款改款車型。從改款程度、產品力、預售價這三個方面來看,這款小型SUV相比市面上不少同級車而言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勢,
在業內看來,這完全就是長安鈴木的“敷衍之作”,長達一年多的時間才推出一款改款車型,也確實讓人看到長安鈴木的“慵懶”,而這款實際上沒有太大進步的車型也不會成為長安鈴木銷量不斷下滑的“救命稻草”。

比亞迪又火了,換車標、造超跑,

光聽名字就霸氣10足(作者:汽修老王):比亞迪股份公司創立於1995年,由20多人的規模起步,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汽車。BYD的引申含義並不雅觀,一直遭到人們的吐槽,比亞迪換車標一直是人們所期待的事情,可網路上一次接一次的換車標新聞卻一直未能實現。這輛車就是比亞迪的新款超跑,雖然目前還處於概念車階段,但僅憑這輛車的外觀,伊澤覺得與法拉利、蘭博基尼跑車相比完全不處下風,甚至更甚一籌。

韓系車被國產品牌超過了嗎?為什麼大家都不買了?(作者:四兒子說車):然而都已經這般悲劇了,依然沒能逃過各路小夥伴們的手掌心,隔三差五的就要被拉出來“鞭撻”一番,完了還不忘挑釁一下:“咱中國的品牌分分鐘超過你”!感覺韓國人已經被懟的都已經“魔怔”了...現代尚已如此苟且,同為韓系的兄弟“起亞”當然只會更慘,今年前5個月,在中國的總銷量只有9.33萬輛,同比下滑了89%,這種滅頂之災般的驚悚,把好些個經銷商嚇的都退網了...

明銳一身“臭”毛病 消費者終於不買單了(作者:邱小鋮):本文由鋮然新媒體工作室原創出品,作者鐘奕。於是在去年底及今年初,我們聽到了好多品牌都宣稱將在2020年,實現銷量的翻倍增長。但是就是這麼一款明星車型,在進入2017年以來,似乎突然之間就不受消費者的待見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明銳的銷量逐月走低,並同時連累了斯柯達品牌銷量的走低。而根據資料查詢,明銳今年三月銷量1.03萬台左右,而四月份下降到了9000台左右,五月份繼續走低來到了8000台左右的水準。大眾有的毛病明銳都有。

甚至更甚一籌。

韓系車被國產品牌超過了嗎?為什麼大家都不買了?(作者:四兒子說車):然而都已經這般悲劇了,依然沒能逃過各路小夥伴們的手掌心,隔三差五的就要被拉出來“鞭撻”一番,完了還不忘挑釁一下:“咱中國的品牌分分鐘超過你”!感覺韓國人已經被懟的都已經“魔怔”了...現代尚已如此苟且,同為韓系的兄弟“起亞”當然只會更慘,今年前5個月,在中國的總銷量只有9.33萬輛,同比下滑了89%,這種滅頂之災般的驚悚,把好些個經銷商嚇的都退網了...

明銳一身“臭”毛病 消費者終於不買單了(作者:邱小鋮):本文由鋮然新媒體工作室原創出品,作者鐘奕。於是在去年底及今年初,我們聽到了好多品牌都宣稱將在2020年,實現銷量的翻倍增長。但是就是這麼一款明星車型,在進入2017年以來,似乎突然之間就不受消費者的待見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明銳的銷量逐月走低,並同時連累了斯柯達品牌銷量的走低。而根據資料查詢,明銳今年三月銷量1.03萬台左右,而四月份下降到了9000台左右,五月份繼續走低來到了8000台左右的水準。大眾有的毛病明銳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