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民朋友們注意!土地流轉時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否則要吃大虧!

如今在農村種地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而隨著老一輩農民年齡越來越大,他們漸漸也種不動地了。家裡的土地怎麼辦?現在國家允許農民將自家的承包地流轉出去,轉讓給農業大戶集中經營。

不過流轉的時候一定要簽訂好流轉合同,協商雙方的權利義務,否則一旦發生糾紛,吃虧的還是廣大農民。

不少農村地區已經完成了土地確權工作,農民手中已經拿到了土地確權證書,有了這個證書,農民們再進行土地流轉就更加方便和規範化,在合同簽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幾個細節,大家一定要記清楚了。

1、土地性質

農村的土地分為宅基地和耕作用地,國家限制了農村的耕地只能用來種植農作物或與農業相關的用途,不能改變耕地的基本性質。有些承包戶當初找農民流轉土地的時候承諾是農業用途,可後來偷偷用來建工廠、倉庫之類的,一旦被查出來,如果流轉合同中沒有對這一系的明確說明,

那麼農民自己可能也要承擔一部分的責任。所以流轉合同中這一點必不可少,農民朋友一定要注意保障自己的權益。

2、土地使用年限

農民在進行承包地分配的時候,對於土地的使用年限都是有明確規定的。一般土地一輪的使用年限是30年,

土地流轉的時候還剩多少年,那承包合同中約定的使用期限就不能超過國家規定的剩餘土地使用期限。比如說流轉土地的時候,你的土地使用期限還有10年,那在土地流轉合同中,約定的轉讓年限只能在10年之內,如果超過了這個時候,土地到期之後就會引來一系列的麻煩。

3、土地補貼的歸屬問題

現在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各種各樣的農業補貼政策也非常多。那麼土地流轉之後就會有這樣一個問題,因為土地是給別人在種,那麼土地補貼到底歸屬呢?因這個問題引起的糾紛實在太多了,很多人都是在流轉土地的時候沒有對這個問題進行詳細說明,以至於後來打官司也沒有依據,無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所以在土地流轉合同中一定要對各個農業補貼的歸屬作明確的說明,規定哪一項補貼由誰來領,否則涉及到經濟利益糾紛將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土地流轉合同是農民在土地流轉時候一定要簽署的檔,這份合同中對流轉雙方的權益義務都要做明確的說明,而且還要到相關部門進行登記,保障其法律效應。日後如果因土地流轉問題產生糾紛的話也可以做到有據可依,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