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一次,中央深改組的重磅也關乎互聯網金融

文 | 善林金融

6月28日訊,每次中央深改組開會都有重磅。

這次當然也不例外,但讓人頗感好奇的是,這次深改組會議,提到了一個新事物——互聯網法院。

6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

看到這個《方案》,肯定會有人問:互聯網法院是啥?為啥要設立互聯網法院?為啥在杭州?

別著急,一個一個來。

互聯網法院是啥樣的?

首家互聯網法院究竟如何運作雖然目前官方還未明確發佈,

但登錄杭州鐵路運輸法院網上訴訟平臺,不難發現,該平臺已設有線上法院、案件查詢、調解服務、律師服務、智慧庭審、相似案件等欄目,並簡要介紹了業務流程和受理範圍。而在介紹線上法院時則標注,杭州互聯網法院受理電子商務交易糾紛、著作權侵權糾紛、電子商務小額貸款訴訟、合同糾紛、商標侵權糾紛、交通責任糾紛。

現在,中央深改組通過了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

可以預見,這項工作將會加速推進。

不過,它的受案範圍到底是什麼?是不是所有案件網上審理?線上審理如何舉證質證?……這些具體問題,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明確。

意義也很清楚了

為啥成立互聯網法院,中央深改組會議通稿裡說得其實很清楚:

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是司法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大趨勢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成立互聯網法院應該跟北上廣三地成立智慧財產權法院類似,

主要是為了專業化,這也是司法改革的重要措施,在互聯網普及的時代背景下,這種探索成功後別的地方也可以推廣、學習。

對於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意義,會議強調,"是司法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大趨勢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要按照依法有序、積極穩妥、遵循司法規律、滿足群眾需求的要求,探索涉網案件訴訟規則,完善審理機制,提升審判效能,

為維護網路安全、化解涉網糾紛、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等提供司法保障。"

由於目前設立方案剛通過尚沒有對外公佈,我們還無法得知方案的具體內容,但是從過去幾年杭州法院試點的一些情況,我們還是可以看出未來互聯網法院的一些端倪。

官方對互聯網法院賦予的期待也很明確:

按照依法有序、積極穩妥、遵循司法規律、滿足群眾需求的要求,探索涉網案件訴訟規則,

完善審理機制,提升審判效能,為維護網路安全、化解涉網糾紛、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等提供司法保障。

相信各位讀完不難找到關鍵字:探索涉網案件訴訟規則,完善審理機制,提升審判效能。

"落戶"杭州意料之中

早在2011年,杭州法院就開始積極探索新型網路空間治理模式。

2015年4月,省法院確定由西湖、濱江、余杭的3家基層法院和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為試點法院,分別審理網路支付糾紛、網路著作權糾紛、網路交易糾紛及其上訴案件。

2015年8月,"浙江法院電子商務網上法庭"正式上線,實現了訴訟的全程網路化。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全省已有15家法院加入網上法庭平臺。

可以說,電子商務網上法庭是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背景下利用互聯網來審理大量民事糾紛的重大舉措。網上法庭的產生順應了時代對傳統審理模式資訊化、智慧化升級的需求,推動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的現代化。與此同時,作為互聯網經濟發達地區的杭州,聚集著一大批知名互聯網企業,與之相應的是涉網糾紛數量多,現實司法需求大。

今年兩會期間,杭州市副市長謝雙成曾說,杭州互聯網經濟發展非常迅猛,特別是在電子商務領域,隨之而來的是杭州法院受理投訴案件逐年遞增,從2013年的600件到2016年超過了1萬件。

6月26日的《杭州日報》刊發了一條消息,內容是杭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馬曉暉到杭州鐵路法院實地調研並聽取杭州互聯網法院籌備等情況的彙報。

實際上,這並非沒有線索可循。

今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復同意由杭州鐵路法院集中管轄杭州地區5類涉網案件。兩個月後,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互聯網司法研究中心杭州基地揭牌儀式在杭州余杭隆重舉行,余杭法院和杭州鐵路運輸法院被最高院法研所確定為科研基地。

截至6月20日,該法院共收到涉網案件申請1896件,正式立案1446件。從杭州鐵路運輸法院網上訴訟平臺的資料可以瞭解到:未來互聯網法院至少將包括網路購物合同糾紛、網路購物產品責任糾紛、網路服務合同糾紛、在互聯網上簽訂履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和小額借款合同糾紛、網路著作權糾紛等5類涉網案件。

互聯網法院審理的毫無疑問都是涉及互聯網方面的案件,除了一直在試點的互聯網金融及網上支付糾紛、網路著作權糾紛、網上交易糾紛,他認為,還可能會包括涉及網路安全的案件。

免責聲明:[金融之家-JRZJ.COM刊發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別審理網路支付糾紛、網路著作權糾紛、網路交易糾紛及其上訴案件。

2015年8月,"浙江法院電子商務網上法庭"正式上線,實現了訴訟的全程網路化。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全省已有15家法院加入網上法庭平臺。

可以說,電子商務網上法庭是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背景下利用互聯網來審理大量民事糾紛的重大舉措。網上法庭的產生順應了時代對傳統審理模式資訊化、智慧化升級的需求,推動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的現代化。與此同時,作為互聯網經濟發達地區的杭州,聚集著一大批知名互聯網企業,與之相應的是涉網糾紛數量多,現實司法需求大。

今年兩會期間,杭州市副市長謝雙成曾說,杭州互聯網經濟發展非常迅猛,特別是在電子商務領域,隨之而來的是杭州法院受理投訴案件逐年遞增,從2013年的600件到2016年超過了1萬件。

6月26日的《杭州日報》刊發了一條消息,內容是杭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馬曉暉到杭州鐵路法院實地調研並聽取杭州互聯網法院籌備等情況的彙報。

實際上,這並非沒有線索可循。

今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復同意由杭州鐵路法院集中管轄杭州地區5類涉網案件。兩個月後,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互聯網司法研究中心杭州基地揭牌儀式在杭州余杭隆重舉行,余杭法院和杭州鐵路運輸法院被最高院法研所確定為科研基地。

截至6月20日,該法院共收到涉網案件申請1896件,正式立案1446件。從杭州鐵路運輸法院網上訴訟平臺的資料可以瞭解到:未來互聯網法院至少將包括網路購物合同糾紛、網路購物產品責任糾紛、網路服務合同糾紛、在互聯網上簽訂履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和小額借款合同糾紛、網路著作權糾紛等5類涉網案件。

互聯網法院審理的毫無疑問都是涉及互聯網方面的案件,除了一直在試點的互聯網金融及網上支付糾紛、網路著作權糾紛、網上交易糾紛,他認為,還可能會包括涉及網路安全的案件。

免責聲明:[金融之家-JRZJ.COM刊發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