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父親節參選徵文(四)|關於父親的斷想

父親節參選徵文(四)| 關於父親的斷想

2017-06-22 我懷仁人 遇言不止

一提起父親,我的心裡總是百感交集,雖然他已逝去十七個年頭,但每當夜深人靜,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按儒家的說法,

生養之德本來是"昊天罔極",但我對此從不在意,只因為我的所作所為,實在是配不上那孝子之名。比如說,在他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反而離他最遠,就是他去世我也不在場,更讓包括母親和弟弟在內的諸多親朋好友看不懂的是,我甚至從未鄭重其事地給他上過墳。尤其在我離家前那兩三年,他說的話多半被我當成耳旁風,縱然硬著頭皮去刻意隨順,但在心底裡,
對他的所作所為卻只有冷笑。這種父子關係即使放到現在的新新人類身上,怕也是聞所未聞吧?而在這背後,則是一個太過沉重的故事。

我的童年生活時時充滿樂趣兒,而這樂趣兒則多半父親有關。在我的記憶裡,父親會吹笛子、拉二胡,似也拉過幾天手風琴,有時也能來幾句渾厚的男中音,他又是個書迷,喜歡看書,尤其是那一筆神彩飛揚的毛筆字更是成了他的絕活兒以及從事社交的一塊招牌。

有那麼一段兒時間,他也曾迷戀捕魚,搜羅了許多魚網和釣魚竿,但沒多久就漸漸放下了,估計是成績不好吧。不僅如此,父親也還是個水準相當不錯的非專業木匠,家裡的寫字臺、飯桌、椅子以及後來的大衣櫃和炕櫃,都出自他的手。而在我結婚生子之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才發現,他繪畫的功底兒其實也相當好,至少,給我兒子畫的幾幅素描或叫白描就都不錯。

即使以現在的眼光看,父親也稱得上是多才多藝了,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還是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成了我的偶像。在他和同樣喜歡文藝的母親的薰陶下,我的童年生活由此變得極具豐富性。我五歲就識字了,這在當時的同齡人中,

可說極少見。可供識字的材料絕不缺乏,相反是不勝其繁:家裡的四堵牆上糊的總是報紙(哪怕是倒著貼的,倒練就了認倒字兒的本事),出門兒就更方便了,標語、佈告、宣傳板等等隨處可見,更有時時呼嘯而過業宣傳車灑下的傳單。明顯過於頻繁的詢問有時會讓父母發煩,但見我急速進步,他們的不快也就漸漸沒了,相反,我那有如神助的表現成了他們的榮耀。到七八歲時,
我已經能基本上讀懂報紙(隔壁衛生所就有,當然不用花錢),而在十歲上下,就是一般的繁體字也難不住我了,哪怕是那種發黃的線裝古書如«三國»、«水滸»、全套兒的«繡像金陵府»(屬清季話本,有敘述也有唱詞),我也照樣看得津津有味兒......

據後來母親自己說,當初能愛上父親,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父親擁有的這些一般人不具備的多種才藝,加上父親有一副好相貌,又是來自城市的所謂上等人,所以經人介紹後很快就確定了關係。與父親相比,母親的命運要坎坷得多,童年時因為家難,先後被轉送過兩次,看盡了白眼也受盡了苦。在她眼裡,能遇上父親,正是她逃出升天的希望所在,一對兒苦命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但這段姻緣卻並非那麼美滿,相反,三十多年的共同生活卻異變成了母親一方單向的全力奉獻,並且始終磕碰不斷,至於原因,則基本上是因為父親的不顧家和懶。

父親的不顧家是出了名的,因為工作在糧站,手中有點兒資源,因而交遊甚廣,印象中的他下班後準時回家的時候很少,每個月至少有半個月不在家吃晚飯,總是弄得很晚才進家門,並且每每酒氣熏天。每月八號是父親單位裡開資的日子,但他從不主動交出工資,假如那天晚上母親和他要錢,那自然沒問題,但若是遲上一兩天,四十塊錢的工資還能剩下多少就難說了。印象中最少的一回大概只交出了一半兒左右,為了這,母親偷偷哭過很多次,最終解決的辦法是母親克服實際困難,自己找了一份兒工作以求貼補家用。但這樣一來,反而為父親私下裡獨自支配自己的工資開了方便之門,從此更逍遙自在了,記得有一回兩個人為這吵翻了天,氣急了的母親把飯桌子都㨄到了地上,大鬧了半宿。此後,父親收斂了一點兒,但為時不久就又回復了原樣兒。反正是"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父親的心態極好,輕易不發火兒,但不顧家的毛病也從來不改,從好的方面去理解,不得不說那是早年生活困苦造成的心理陰影,但換一個角度說,則意味著在外面一向謙恭有禮的他,骨子裡卻極其自私,一事當前,總是首先為自己打算。現在回過頭來看,不得不說那是早年艱難時世造成的心理陰影在作怪。

而說起父親的懶,就不得不先說說他的病。還是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父親有病,而且是很嚴重的咯血病。為治病,先後去過瀋陽和大連,也曾休養過很長時間。得了這個病的人渾身無力,幹不了活兒,哪怕是拎一桶水,都要喘老半天,同時陪上幾口帶血的痰。那時沒有自來水,家裡用水要過一道板橋,到小河對岸的公用水井去挑,來回七八十米的樣子。母親愛潔淨,用水量自然就大,即便衣物、蔬菜之類可以拿到河裡或水井旁去洗,每天至少也要兩三擔水,到了冬天封河,那就只有更糟。父親挑不了,自然就只有母親自己去挑,或者是我和母親去抬,至多到八九歲左右,這個活兒就是專屬於我了,不僅如此,因為父親的身體,我們家也不像鄰居家那樣以燒柴為主,而是一年四季基本上都燒煤,買煤、和煤、挖黃土之類的活也都是我的,父親間或幫一點兒忙,但實話實說,很罕見。

還是在我成年之後掌握了一些醫療保健知識之後,我才破解了父親身體不好的真實原因。一方面是他缺乏生存技能,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另一方面也因為爺爺再娶之後家裡兄弟姐妹眾多照顧不到(自然是怪那個後媽嘍)。本來父親在城市裡已有了一份相當好的工作(中學教師),但六零年那場大饑荒一來,生性懦弱吃不得苦的他早早選擇了離開城市,回到老家所在的縣。僅僅是因為顧及那張嘴,他選擇了到糧食局屬下的糧油加工廠上班,而不是如他的叔叔希望的那樣去當個汽車司機,這個過程大概在三年左右,到他和母親成家時為止,至少有兩個冬天沒穿上棉衣,就此染上了風濕症。他也缺乏健康知識,從不知愛惜身體,尤其是在喝酒上沒有節制,貪了口腹之欲卻罔顧了健康,久而久之,這風濕症也就越來越重,直至最終要了他的命。至於那個咯血的病症,醫學上稱為支氣管擴張,具體的病因是源于一次賭注兒為吃食的打賭行為,因用力過猛所致。記憶中這個病拖了大概有七八年之久,最終是在一位鄉村醫生的幫助下斷了根兒。這位醫生不僅醫好了他的咯血症,同時也極有遠見地斷定父親將來會癱瘓在床,要他注意養生,遺憾的是,他根本沒去理會。從遺傳學角度說,我們家是有長壽因數的,但他卻僅僅活了五十八歲,並且,有將近七年時間還是在躺在床上渡過的。

童年時光倏忽而逝,進入中學階段,我和父親的心路就逐漸對不上了。更多的是源於在持續不斷的閱讀雜書過程中的潛移默化,我基本上把自己定位為毛主席的孩子,事事從社會著眼,早早養成了漠視生活細務不諳人情的理想化浪漫化的性格。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即便是現在,我也仍然在時時冒"傻氣",而父親反感的恰恰就是這一點。比如說,那個年月鄰里之間的來往是極密切的,因為物質匱乏,互通有無相互幫助的現象相當普遍。但每當鄰居家有所求,而我又樂顛顛地滿足其需要之後,卻總能發現父親的臉色由晴變成陰,在經歷了太多這樣的挫折之後,我一點點兒覺察到自己的父親其實是個集多重性格於一身且私心極重的人,或者說為了掩飾其真正的內心世界,在不同的場合,他總是試圖戴上一副假面具。從當時看,這樣的處世之道讓他收穫了廣泛的好評,他似也有意去編織一張于自己有利的所謂關係網,以此作為人生的絕大資本。問題僅僅在於,一旦他所處的位置及與之相對應的社會角色有了變化,對他者來說失去了利用價值,那最終的結果就一定是他會被這張人情網路自動刪除。那麼多的相識,那麼多受過他恩惠的所謂朋友,在他徹底失勢之後,竟然沒有一個人上門來看看他,雖說父親強自鎮定,但眼晴裡的疑雲已經把他內心的一切都告訴我了。

在當時,我最需要解決的認識問題是,一個本來是祥和平靜的家庭,何以在短短的兩三年裡就徹底敗落,並且徹底失去了自救能力了呢?類似的慘狀我在文學作品中領略太多了,但無論文學家怎樣努力,如何妙筆生花,卻還是敵不過我個人的切身體會。說到家難的發生,國家政策的調整、當時甚囂塵上的體制性腐敗等等或許都是原因,但更多的其實還是我們這家庭裡的人本身出了問題。十幾年苦思的結果告訴我,在這件事情上,最大的責任者其實正是父親自己,他那已經固化和僵死了的思維方式一旦變成這個家庭的行為指標, 後來的慘像便也水到渠成。現在的人們很難想像,一個接受過現代文明洗禮的國家公職人員怎麼會滿腦子都是封建餘緒?他執著地認為我是完全附屬於他的私有物,從未把我看成是有獨立人格的人,更別提什麼平等、個人權利、行動自由。在這方面,他自己其實已經是身受其害了,卻又樂之不疲地將同樣的枷鎖加諸下一代人之身,這樣的愛叫我如何去承受?

現在回想起來,只是因為我偏科,沒能進入高等院校繼續求學,於是找不到好工作不說,也從此失去了支配個人生活的資格,也正是在這個時刻,父親開始按照他的意願為我規劃整個人生了。比如說,按我的心思,是要他拿出幾百塊錢,讓我去南方闖一闖,但在他看來,這是瞎胡鬧,倒不如趕快進他供職的企業端個鐵飯碗。又比如,因為我自己處的物件是農村戶口,這在他看來是門不當戶不對,結果硬是給攪黃了,但按他的心願娶進門來的熟人家的女兒卻因事前缺乏瞭解,婚後不久即因家庭瑣事而與我的父母發生了明吵和暗鬥。最終對方扔下不足周歲的孩子揚長而去,父親和母親毫不反省自己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反而認為是我的無用給他們增添了麻煩。父親看不慣我的最重要的一點是,雖然十年寒窗苦讀殊無斬獲,但我卻頑固地堅持著保留了兩樣業餘愛好,即讀書和集郵。這兩樣事情當然都需要花錢,並且一旦癡迷於此,許多家務活兒也就都耽擱了。父親尤對我集郵一事耿耿於懷,多次揚言要一把火都燒了。也正是在那個時刻,我突然發現,父親其實早就改變了早年的生活習慣,不再讀書了,因為當了個小官兒,反倒是對公文、報告一類空洞的官樣兒文章興趣十足,下了許多功夫。家裡有個大書櫃,那是他找人特意做的,裡面也放了辭海、辭源等一大堆他認為的好書,但這些東西從來就只是在那兒睡覺,至多是個裝飾物,他根本就不翻,也不太願意讓我翻。偶爾我抽出一兩本兒想查找點兒資料,也總能同時領受到他那同時摻雜了鄙夷、不屑和懷疑的眼神。

鬧婚變那個階段,我的工作地點是在大山裡,十天半月不回家是常事兒,兒子自然要由他們來照管,就是這件事,成了我每次回家必挨駡的由頭。母親愛嘮叨,但我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性格的互通也使她基本上能理解我。但貌似不顧家不管家的父親就不然了,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單位,我的所作所為他都看不慣,而且他始終秉承了早年的老習慣,極少開口說話,單靠那萬變的眼光來施加壓力,有誰想知道什麼是如芒在背麼?這個就是。我情知自己與他越來越遠,也沒辦法再去溝通,能做的只是托好哥們兒幫忙,找了個新失去丈夫的女人再次結婚,儘快離開這個毫無親情可言的家。對方帶來一個女兒,比我兒子只大一歲,四口之家雖系半路相遇,但彼此感情真的十分融洽。遺憾的是,這段婚姻只持續了五年,單位解體固然是個重要原因,但真正導致我家庭離散的原因卻還是在父親身上。

以下的故事不想詳說了,簡而言之,打小時候起父親就偏愛弟弟,到了現在,父親對我這個長子已經是徹底失望了,轉而全身心去顧及那另一個。但看後來的結果,正應了那一句老話:"慣子如殺子"。太多的溺愛讓弟弟變成了不知世事艱難的純享受者,不但不能自食其力,反而敗光了我和父親搜索枯腸為他湊起來的一點兒微薄的創業資金。父親就此一病不起,而我本就艱難的家計也因此雪上加霜。好在我的集郵品這時已小有規模,現在也不得不拿出來換錢貼補家用。這樣的日子如何能持久?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單位破產,我失業了。本來堪稱甜蜜的家庭生活就此結束,再接下來,則是再一次離婚,而就是在這個時節,父親竟然還沒忘記他的大兒子搞過集郵,也頗有幾件珍品,悻悻地詢問我能賣多少錢,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假如十幾年前他肯尊重我的意見拿出點兒錢來,現在的回報何止百倍千倍?

到了這個時節,不要說以往的同事和朋友刻意回避,就連親戚,差不多也都主動切斷了聯繫。為擺脫困境,我多方設法,但一來缺乏經驗,二來也苦於沒有創業的本錢,勉強支應了幾年,最終家財罄盡。在路路斷絕的情況下,一九九八年,我不得不離開家進關了,從此,我踏上了另一條不歸之路。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在兩千年的七月份,我接到了弟弟打來的電報,告知父親病危,但我手裡沒錢,既成全不了喪事,更是難以向家人交代,於是在大哭一場後只好選擇了放棄這一次最後的見面機會。

從內心說,此時此刻的我,對父親除憐憫之外已經不屑再作任何評價。我是他的兒子,是他賜給了我生命,但在最後關頭,他所做的一切似乎是在想著要收回這份恩情。我自己生計無著,于顛沛流離中自然有違人子之道 ,但歷歷想來,這一切不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果真我如他所願去當一個百依百順的所謂孝子,只怕我的生命終點會比他還要來得更早一點兒吧?有父子之份,卻無親密之情,時至今日,這份兒心境也還是只有我自己來獨享。果真他當年能放下那副長輩架子,開誠佈公地對我說出哪怕一句表達歉疚之意的話,我也是會主動去領受那份兒負罪感的呢。

偕馬而來.乘龍以馭.計庚五八.本生抑鬱.少失怙佑.祖澤黎育.形單影吊.孤零向隅.父有繼室.子乏慈續.性既隱忍.心複邀離.家叔乏嗣.父謀胤替.甫辭田畝.再赴鄉居.為有賊助.幣籍並棄.自此失根.顛沛歲餘.爰謁叔媼.為礎縣畿.擇食以處.庶免一饑.曾不自珍.好爵自迷.亦摹時尚.冬服夏裾.存此二端.寒濕浸體.生計維艱.高情漸幾.正氣銷鑠.磽峭是忌.鋒鍔內斂.循規蹈距.世情練達.多行謙拘.希矯人望.逢延無拒.雜學廣務.但求空譽.刀筆精純.藝文無覓.朋儕如海.腹心難期.既為人父.殊少牽汲.雄心死滅.錮範子息.慈愛多厚.進技無掬.病軀窮倦.慵散無匹.生而弗育.貽患匪奇.夕陽懨懨.遭逢亂離.覆巢星散.勿務相棲.男.十載蹉跎.略窺神機.人事代變.不可固必.後昆有路.皓首難批.但賜一念.越俎自沮.前車已覆.後駕鑒比.窠臼無蹈.此恩拱璧.念父在茲.懷親在茲.既已知心.何須祭禮.生養之德.昊天莫企.音容宛在.與身同棲.臨塚以吊.伏乞安息.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中關村眾籌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監事長單位;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天使榮耀基金理事。

所以經人介紹後很快就確定了關係。與父親相比,母親的命運要坎坷得多,童年時因為家難,先後被轉送過兩次,看盡了白眼也受盡了苦。在她眼裡,能遇上父親,正是她逃出升天的希望所在,一對兒苦命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但這段姻緣卻並非那麼美滿,相反,三十多年的共同生活卻異變成了母親一方單向的全力奉獻,並且始終磕碰不斷,至於原因,則基本上是因為父親的不顧家和懶。

父親的不顧家是出了名的,因為工作在糧站,手中有點兒資源,因而交遊甚廣,印象中的他下班後準時回家的時候很少,每個月至少有半個月不在家吃晚飯,總是弄得很晚才進家門,並且每每酒氣熏天。每月八號是父親單位裡開資的日子,但他從不主動交出工資,假如那天晚上母親和他要錢,那自然沒問題,但若是遲上一兩天,四十塊錢的工資還能剩下多少就難說了。印象中最少的一回大概只交出了一半兒左右,為了這,母親偷偷哭過很多次,最終解決的辦法是母親克服實際困難,自己找了一份兒工作以求貼補家用。但這樣一來,反而為父親私下裡獨自支配自己的工資開了方便之門,從此更逍遙自在了,記得有一回兩個人為這吵翻了天,氣急了的母親把飯桌子都㨄到了地上,大鬧了半宿。此後,父親收斂了一點兒,但為時不久就又回復了原樣兒。反正是"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父親的心態極好,輕易不發火兒,但不顧家的毛病也從來不改,從好的方面去理解,不得不說那是早年生活困苦造成的心理陰影,但換一個角度說,則意味著在外面一向謙恭有禮的他,骨子裡卻極其自私,一事當前,總是首先為自己打算。現在回過頭來看,不得不說那是早年艱難時世造成的心理陰影在作怪。

而說起父親的懶,就不得不先說說他的病。還是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父親有病,而且是很嚴重的咯血病。為治病,先後去過瀋陽和大連,也曾休養過很長時間。得了這個病的人渾身無力,幹不了活兒,哪怕是拎一桶水,都要喘老半天,同時陪上幾口帶血的痰。那時沒有自來水,家裡用水要過一道板橋,到小河對岸的公用水井去挑,來回七八十米的樣子。母親愛潔淨,用水量自然就大,即便衣物、蔬菜之類可以拿到河裡或水井旁去洗,每天至少也要兩三擔水,到了冬天封河,那就只有更糟。父親挑不了,自然就只有母親自己去挑,或者是我和母親去抬,至多到八九歲左右,這個活兒就是專屬於我了,不僅如此,因為父親的身體,我們家也不像鄰居家那樣以燒柴為主,而是一年四季基本上都燒煤,買煤、和煤、挖黃土之類的活也都是我的,父親間或幫一點兒忙,但實話實說,很罕見。

還是在我成年之後掌握了一些醫療保健知識之後,我才破解了父親身體不好的真實原因。一方面是他缺乏生存技能,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另一方面也因為爺爺再娶之後家裡兄弟姐妹眾多照顧不到(自然是怪那個後媽嘍)。本來父親在城市裡已有了一份相當好的工作(中學教師),但六零年那場大饑荒一來,生性懦弱吃不得苦的他早早選擇了離開城市,回到老家所在的縣。僅僅是因為顧及那張嘴,他選擇了到糧食局屬下的糧油加工廠上班,而不是如他的叔叔希望的那樣去當個汽車司機,這個過程大概在三年左右,到他和母親成家時為止,至少有兩個冬天沒穿上棉衣,就此染上了風濕症。他也缺乏健康知識,從不知愛惜身體,尤其是在喝酒上沒有節制,貪了口腹之欲卻罔顧了健康,久而久之,這風濕症也就越來越重,直至最終要了他的命。至於那個咯血的病症,醫學上稱為支氣管擴張,具體的病因是源于一次賭注兒為吃食的打賭行為,因用力過猛所致。記憶中這個病拖了大概有七八年之久,最終是在一位鄉村醫生的幫助下斷了根兒。這位醫生不僅醫好了他的咯血症,同時也極有遠見地斷定父親將來會癱瘓在床,要他注意養生,遺憾的是,他根本沒去理會。從遺傳學角度說,我們家是有長壽因數的,但他卻僅僅活了五十八歲,並且,有將近七年時間還是在躺在床上渡過的。

童年時光倏忽而逝,進入中學階段,我和父親的心路就逐漸對不上了。更多的是源於在持續不斷的閱讀雜書過程中的潛移默化,我基本上把自己定位為毛主席的孩子,事事從社會著眼,早早養成了漠視生活細務不諳人情的理想化浪漫化的性格。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即便是現在,我也仍然在時時冒"傻氣",而父親反感的恰恰就是這一點。比如說,那個年月鄰里之間的來往是極密切的,因為物質匱乏,互通有無相互幫助的現象相當普遍。但每當鄰居家有所求,而我又樂顛顛地滿足其需要之後,卻總能發現父親的臉色由晴變成陰,在經歷了太多這樣的挫折之後,我一點點兒覺察到自己的父親其實是個集多重性格於一身且私心極重的人,或者說為了掩飾其真正的內心世界,在不同的場合,他總是試圖戴上一副假面具。從當時看,這樣的處世之道讓他收穫了廣泛的好評,他似也有意去編織一張于自己有利的所謂關係網,以此作為人生的絕大資本。問題僅僅在於,一旦他所處的位置及與之相對應的社會角色有了變化,對他者來說失去了利用價值,那最終的結果就一定是他會被這張人情網路自動刪除。那麼多的相識,那麼多受過他恩惠的所謂朋友,在他徹底失勢之後,竟然沒有一個人上門來看看他,雖說父親強自鎮定,但眼晴裡的疑雲已經把他內心的一切都告訴我了。

在當時,我最需要解決的認識問題是,一個本來是祥和平靜的家庭,何以在短短的兩三年裡就徹底敗落,並且徹底失去了自救能力了呢?類似的慘狀我在文學作品中領略太多了,但無論文學家怎樣努力,如何妙筆生花,卻還是敵不過我個人的切身體會。說到家難的發生,國家政策的調整、當時甚囂塵上的體制性腐敗等等或許都是原因,但更多的其實還是我們這家庭裡的人本身出了問題。十幾年苦思的結果告訴我,在這件事情上,最大的責任者其實正是父親自己,他那已經固化和僵死了的思維方式一旦變成這個家庭的行為指標, 後來的慘像便也水到渠成。現在的人們很難想像,一個接受過現代文明洗禮的國家公職人員怎麼會滿腦子都是封建餘緒?他執著地認為我是完全附屬於他的私有物,從未把我看成是有獨立人格的人,更別提什麼平等、個人權利、行動自由。在這方面,他自己其實已經是身受其害了,卻又樂之不疲地將同樣的枷鎖加諸下一代人之身,這樣的愛叫我如何去承受?

現在回想起來,只是因為我偏科,沒能進入高等院校繼續求學,於是找不到好工作不說,也從此失去了支配個人生活的資格,也正是在這個時刻,父親開始按照他的意願為我規劃整個人生了。比如說,按我的心思,是要他拿出幾百塊錢,讓我去南方闖一闖,但在他看來,這是瞎胡鬧,倒不如趕快進他供職的企業端個鐵飯碗。又比如,因為我自己處的物件是農村戶口,這在他看來是門不當戶不對,結果硬是給攪黃了,但按他的心願娶進門來的熟人家的女兒卻因事前缺乏瞭解,婚後不久即因家庭瑣事而與我的父母發生了明吵和暗鬥。最終對方扔下不足周歲的孩子揚長而去,父親和母親毫不反省自己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反而認為是我的無用給他們增添了麻煩。父親看不慣我的最重要的一點是,雖然十年寒窗苦讀殊無斬獲,但我卻頑固地堅持著保留了兩樣業餘愛好,即讀書和集郵。這兩樣事情當然都需要花錢,並且一旦癡迷於此,許多家務活兒也就都耽擱了。父親尤對我集郵一事耿耿於懷,多次揚言要一把火都燒了。也正是在那個時刻,我突然發現,父親其實早就改變了早年的生活習慣,不再讀書了,因為當了個小官兒,反倒是對公文、報告一類空洞的官樣兒文章興趣十足,下了許多功夫。家裡有個大書櫃,那是他找人特意做的,裡面也放了辭海、辭源等一大堆他認為的好書,但這些東西從來就只是在那兒睡覺,至多是個裝飾物,他根本就不翻,也不太願意讓我翻。偶爾我抽出一兩本兒想查找點兒資料,也總能同時領受到他那同時摻雜了鄙夷、不屑和懷疑的眼神。

鬧婚變那個階段,我的工作地點是在大山裡,十天半月不回家是常事兒,兒子自然要由他們來照管,就是這件事,成了我每次回家必挨駡的由頭。母親愛嘮叨,但我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性格的互通也使她基本上能理解我。但貌似不顧家不管家的父親就不然了,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單位,我的所作所為他都看不慣,而且他始終秉承了早年的老習慣,極少開口說話,單靠那萬變的眼光來施加壓力,有誰想知道什麼是如芒在背麼?這個就是。我情知自己與他越來越遠,也沒辦法再去溝通,能做的只是托好哥們兒幫忙,找了個新失去丈夫的女人再次結婚,儘快離開這個毫無親情可言的家。對方帶來一個女兒,比我兒子只大一歲,四口之家雖系半路相遇,但彼此感情真的十分融洽。遺憾的是,這段婚姻只持續了五年,單位解體固然是個重要原因,但真正導致我家庭離散的原因卻還是在父親身上。

以下的故事不想詳說了,簡而言之,打小時候起父親就偏愛弟弟,到了現在,父親對我這個長子已經是徹底失望了,轉而全身心去顧及那另一個。但看後來的結果,正應了那一句老話:"慣子如殺子"。太多的溺愛讓弟弟變成了不知世事艱難的純享受者,不但不能自食其力,反而敗光了我和父親搜索枯腸為他湊起來的一點兒微薄的創業資金。父親就此一病不起,而我本就艱難的家計也因此雪上加霜。好在我的集郵品這時已小有規模,現在也不得不拿出來換錢貼補家用。這樣的日子如何能持久?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單位破產,我失業了。本來堪稱甜蜜的家庭生活就此結束,再接下來,則是再一次離婚,而就是在這個時節,父親竟然還沒忘記他的大兒子搞過集郵,也頗有幾件珍品,悻悻地詢問我能賣多少錢,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假如十幾年前他肯尊重我的意見拿出點兒錢來,現在的回報何止百倍千倍?

到了這個時節,不要說以往的同事和朋友刻意回避,就連親戚,差不多也都主動切斷了聯繫。為擺脫困境,我多方設法,但一來缺乏經驗,二來也苦於沒有創業的本錢,勉強支應了幾年,最終家財罄盡。在路路斷絕的情況下,一九九八年,我不得不離開家進關了,從此,我踏上了另一條不歸之路。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在兩千年的七月份,我接到了弟弟打來的電報,告知父親病危,但我手裡沒錢,既成全不了喪事,更是難以向家人交代,於是在大哭一場後只好選擇了放棄這一次最後的見面機會。

從內心說,此時此刻的我,對父親除憐憫之外已經不屑再作任何評價。我是他的兒子,是他賜給了我生命,但在最後關頭,他所做的一切似乎是在想著要收回這份恩情。我自己生計無著,于顛沛流離中自然有違人子之道 ,但歷歷想來,這一切不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果真我如他所願去當一個百依百順的所謂孝子,只怕我的生命終點會比他還要來得更早一點兒吧?有父子之份,卻無親密之情,時至今日,這份兒心境也還是只有我自己來獨享。果真他當年能放下那副長輩架子,開誠佈公地對我說出哪怕一句表達歉疚之意的話,我也是會主動去領受那份兒負罪感的呢。

偕馬而來.乘龍以馭.計庚五八.本生抑鬱.少失怙佑.祖澤黎育.形單影吊.孤零向隅.父有繼室.子乏慈續.性既隱忍.心複邀離.家叔乏嗣.父謀胤替.甫辭田畝.再赴鄉居.為有賊助.幣籍並棄.自此失根.顛沛歲餘.爰謁叔媼.為礎縣畿.擇食以處.庶免一饑.曾不自珍.好爵自迷.亦摹時尚.冬服夏裾.存此二端.寒濕浸體.生計維艱.高情漸幾.正氣銷鑠.磽峭是忌.鋒鍔內斂.循規蹈距.世情練達.多行謙拘.希矯人望.逢延無拒.雜學廣務.但求空譽.刀筆精純.藝文無覓.朋儕如海.腹心難期.既為人父.殊少牽汲.雄心死滅.錮範子息.慈愛多厚.進技無掬.病軀窮倦.慵散無匹.生而弗育.貽患匪奇.夕陽懨懨.遭逢亂離.覆巢星散.勿務相棲.男.十載蹉跎.略窺神機.人事代變.不可固必.後昆有路.皓首難批.但賜一念.越俎自沮.前車已覆.後駕鑒比.窠臼無蹈.此恩拱璧.念父在茲.懷親在茲.既已知心.何須祭禮.生養之德.昊天莫企.音容宛在.與身同棲.臨塚以吊.伏乞安息.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中關村眾籌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監事長單位;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陳香梅公益基金會天使榮耀基金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