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鼇拜的一支血脈,至今仍在,愧疚四百餘年,不敢將“寶貝”示人!

歷史中有這樣一位人物,鼇拜,清初權臣,出身瓜爾佳氏,蘇完部族長索爾果之孫,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三代元勳,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以戰功封公爵。

鼇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晚年則操握權柄、結黨營私。康熙在黃錫袞、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於朝,後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鼇拜。鼇拜被生擒之後,老死於囚牢中,他是位影響清初政局的一個重要人物。

就在康熙皇帝生擒了鼇拜之後,

為了避免鼇拜勢力再度崛起,康熙皇帝抄了鼇拜的家,遠在岫岩的兒子爾墜打聽到消息後,立刻連夜帶著家人出逃,一路狂奔,一直到了現在的遼寧莊河市蓉花山鎮金家屯。

當年,康熙念及鼇拜前半生軍功顯赫,為清朝也建立了不少汗馬功勞,因此也就沒有追殺鼇拜的兒子爾墜。

鼇拜的兒子爾墜和一些家屬,逃到這裡之後,就開始隱姓埋名,隱居起來,

世代務農,鼇拜的唯一一支血脈也從那個時候開始在這裡繁衍生息。

爾墜到了這裡以後,為了避免追殺,因此給兒子們取一些怪名字或者小明,如“編頭”、“七十三”、“蘇合納”和“留明”,一直到六世才改姓金。

就在上世紀80年代,一位專門從事清史研究的學者,來到金家屯村調查,在村口的石板橋上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刻有兩條龍,還有滿、蒙、漢等文字的銘文。經過翻譯對照,確實是鼇拜的孫子爾墜的墓碑,這個村莊的神秘面紗才被揭開。

如今,400多年過去,鼇拜的家族男性有著574人,隨著歷史的變遷,他們早已經不會講滿語、滿文。當是,當這位從事歷史研究的專家問鼇拜的族人討要族譜時,不少族人卻說道:“我們是罪臣之後,不敢拿出家譜”。

400多年過去了,鼇拜的族人們還是心存忌憚,懷著很深的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