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6氪首發 | “掃貨特賣”獲近20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將佈局線下無人零售

36氪獲悉,互聯網進口美食特賣平臺“掃貨特賣”已完成了近20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騰訊眾創、真格基金、優勢資本。此前,公司曾獲得優勢資本及資深進口貿易商等聯合的500萬元種子輪投資,

以及真格基金的600萬元天使輪投資。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加強掃貨特賣的主營業務,以及線下新零售的佈局。

36氪曾對“掃貨特賣”進行了報導。“掃貨特賣”主打庫存尾貨,特價銷售保質期過半的進口暢銷食品及快消品。一般說來,國外食品在中國超市上架前會流經進口商、經銷商、零售商三環,如果商品保質期過半,零售商就會向貿易商退貨,但這些食品其實並不存在安全問題。

“掃貨特賣”在其中扮演一個 2C 舊貨商的角色,利用內容、特價閃購等形式消化這些存量。目前平臺上每日滾動有300多個SKU,商品價格能比原價低 30% 至 40%。比如保質期到11月的星巴克瓶裝咖啡,原價18元,“掃貨”平臺上定價4瓶39元。

創始人鄒濤告訴36氪,經過一年多的嘗試,現在對公司的發展有了更完善的發展規劃。除了線上特賣之外,“掃貨”還將開闢線下新零售戰場,他把這一新零售模式命名為“掃貨星球”。

“掃貨星球”與多家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硬體廠商展開戰略合作,為消費者創造更多便利的購買場景。

“掃貨星球Xmall無人零售店”,面積為4-5平米

“掃貨星球”以年輕化和多樣化的形式出現,著力打造一個“星球IP”。除了“掃貨星球Xmall無人零售店”之外,還有“智慧販賣機”、“企業便利店”,以及人工輔助的“智慧零售實體店”等多種形態。整體架構是,以“智慧零售實體店”為零售和補貨的中心,

周圍三公里拓展“Xmall無人零售店”、“智慧販賣機”和“企業便利店”。

目前有三家“智慧零售實體店”正在裝修,各自所在的場景不同:市中心的旗艦店(上海)、社區周圍的社區店(上海)、以及二三線城市的樣板店(重慶),其中上海的旗艦店將在下周落地運營;“智能販賣機”已經落地運營;“企業便利店”今年6月份上線,目前已經進駐了30家企業,7月份將進駐100家以上;“Xmall無人零售店”方面以加盟的形式快速發展,

以二三線城市為主,預計今年將鋪設至少100家。

“智能販賣機”

鄒濤表示,佈局線下新零售,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線上獲客越來越貴,另一方面也是認為這幾個線下的板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新零售在未來幾年有很多可能性,

它不僅僅是一個線上線下的聯動方式,除了結合提升效率之外,在創新性和多樣性上,新零售還可以拓展更多商業模式,挖掘更多契合使用者需求的消費場景。

“掃貨特賣”成立於2015年年底,base上海。團隊目前共有49人,核心成員來自微軟、阿裡、新美大、1號店、返利網等國內大型互聯網公司。創始人兼CEO鄒濤是連續創業者,曾擔任上海外高橋進口商品網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