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債券通“北向通”7月3日上線:中國債市國際化再進一步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 期待已久的“債券通”終於將在香港回歸20周年慶之際開通了!

7月2日,央行與香港監管局聯合公告稱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上線(簡稱“債券通”),其中,“北向通”將於2017年7月3日上線試運行。

債券通包括“北向通”及“南向通”。“北向通”,即境外投資者通過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投資於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機制安排。

“北向通”境外投資者的投資標的債券為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流通的所有券種,

投資方式既可以通過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認購方式,也可以通過二級市場買賣方式。

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債券市場之一。人民銀行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3月末,我國債券市場託管量達到65.9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三、亞洲第二。但是境外投資者持有的債券金額僅8000多億元人民幣,但是境外投資者持有的債券金額僅8000多億元人民幣。債券通的開通將極大改善這一局面。

“債券通”開啟之後,將為我國債券帶來哪些發展機遇?對我國人民幣國際化會有怎樣的促進作用?

北向通會帶來什麼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表示,首先債券通的開通有利於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者參與,提供一個更加便利管道,可在香港本土完成。拓寬了交易者管道,推動了我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化,增加海內外機構對債券資產的持有。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巴曙松也表示稱,

與已成功運行的滬港通、深港通一樣,債券通的制度設計實現了以更低的制度成本、更高的市場效率,將國際慣例與中國債市的有效對接。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首先從宏觀角度去看,有助於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雖然債券市場在推進持續開放,有400對家機構入市,但是總的投資餘額可能還沒有超過一萬億人民幣,

占市場的比重也比較低。其次,對中國國內是市場的長遠發展以及不斷的完善有積極作用。因為境外參與的機構越多,同時有不同的模式,對我們未來的債券市場如何更好的融合,對於未來中國債券市場的深度廣度會起到推動作用。

“過去有推出一些人民幣回流的許多舉措,這個舉措對於增加離岸市場上的人民幣的需求,促進人民幣離岸市場上的交易和融資業務,

啟動境外的離岸人民幣市場是有好處的,債券通推出以後,通過香港市場可以拿人民幣向中國境內債券市場進行投資,如果手中沒有人民幣,需要從香港市場獲得,比如說去借貸、兌換等等,都是有助於香港離岸市場的發展,在香港的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的提升。”連平表示。

管濤表示稱,債券通的開通對人民幣國際化發展而言,增加了資本流入。債券通推動在中國境內的債券進入全球的債券指數,增加海外配置。

連平表示,北向通開通可以減輕對人民幣的壓力。最近會增加在香港離岸市場上對人民幣的需求,離岸市場未來的匯率受供求關係的影響相對會比較平穩,有助於減輕貶值的壓力。

作為債券通交易單位,金融機構的參與必不可少。

經濟觀察報從國開行獲悉,為推動內地和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的重大部署,積極參與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國開行率先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出首批“債券通”金融債券,並將於7月3日面向全球投資者收集訂單。

國開行資金局局長王中表示,“債券通”機制的開通,對國開行具備特殊意義。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債券通”的啟動,有利於拓展國開行籌資的市場基礎,更好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6月27日,據經濟觀察報獨家獲悉,債券通首批做市商總計20家,其中包括14家中資機構和6家國際金融機構。中資金融機構包括中國最重要的幾家大行和券商,國際機構做市商則包括了所有具備中國銀行間市場債券結算代理人資格的在華外資機構,包括渣打、滙豐、德銀、星展、法國巴黎銀行,還有新近獲得該資格的美國花旗銀行。

“南向通”開通預測

連平表示稱,南向通早晚也會開通,但是開通的時間很難預測。首先,南向通的開通應根據北向通運行結果、效果、遇到的問題等進一步的完善;其次,南向通的開通還需要考慮中國整個資本流動的情況。如果說中國整個資本流動整體比較平穩的話,南向通的推出就可能需要不太多的關注,如果中國資本流動的狀況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開通南向通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總之,隨著中國金融開放的進一步的發展,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進一步擴大,債券通的開通代表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我國債券市場也將更加國際化,也將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

“債券通”推動事件

5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與香港金管局發佈聯合公告,決定同意開展香港與內地“債券通”,初期先開通“北向通”,未來將適時研究擴展至“南向通”。

5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佈了《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

6月12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發佈了《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債券通”交易規則(試行)》(公開徵求意見稿)。

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發佈之日起施行。

6月26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佈《“債券通”北向通登記託管結算業務規則》,規範“債券通”的登記託管結算業務。

6月28日,上海清算所發佈《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債券通”北向通業務指南(試行)》,進一步明確登記託管、清算結算業務操作流程。

債券通推動在中國境內的債券進入全球的債券指數,增加海外配置。

連平表示,北向通開通可以減輕對人民幣的壓力。最近會增加在香港離岸市場上對人民幣的需求,離岸市場未來的匯率受供求關係的影響相對會比較平穩,有助於減輕貶值的壓力。

作為債券通交易單位,金融機構的參與必不可少。

經濟觀察報從國開行獲悉,為推動內地和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的重大部署,積極參與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國開行率先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出首批“債券通”金融債券,並將於7月3日面向全球投資者收集訂單。

國開行資金局局長王中表示,“債券通”機制的開通,對國開行具備特殊意義。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債券通”的啟動,有利於拓展國開行籌資的市場基礎,更好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6月27日,據經濟觀察報獨家獲悉,債券通首批做市商總計20家,其中包括14家中資機構和6家國際金融機構。中資金融機構包括中國最重要的幾家大行和券商,國際機構做市商則包括了所有具備中國銀行間市場債券結算代理人資格的在華外資機構,包括渣打、滙豐、德銀、星展、法國巴黎銀行,還有新近獲得該資格的美國花旗銀行。

“南向通”開通預測

連平表示稱,南向通早晚也會開通,但是開通的時間很難預測。首先,南向通的開通應根據北向通運行結果、效果、遇到的問題等進一步的完善;其次,南向通的開通還需要考慮中國整個資本流動的情況。如果說中國整個資本流動整體比較平穩的話,南向通的推出就可能需要不太多的關注,如果中國資本流動的狀況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開通南向通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總之,隨著中國金融開放的進一步的發展,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進一步擴大,債券通的開通代表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我國債券市場也將更加國際化,也將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

“債券通”推動事件

5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與香港金管局發佈聯合公告,決定同意開展香港與內地“債券通”,初期先開通“北向通”,未來將適時研究擴展至“南向通”。

5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佈了《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

6月12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發佈了《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債券通”交易規則(試行)》(公開徵求意見稿)。

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發佈之日起施行。

6月26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佈《“債券通”北向通登記託管結算業務規則》,規範“債券通”的登記託管結算業務。

6月28日,上海清算所發佈《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債券通”北向通業務指南(試行)》,進一步明確登記託管、清算結算業務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