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從床上摔下來了,千萬不要試這種“土方法”!頭部摔倒受傷有這11種情況,要及時就醫!

寶寶掉到床下怎麼辦?

寶寶摔倒頭上有包,怎麼處理?

請仔細閱讀下文,您將掌握:

案例分析不應該這樣帶孩子。

如何防止寶寶掉到床下。

哪些摔倒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花花年齡不大,

特別喜歡孩子,她的侄兒今年3歲了,懷孕的時候,沒事就經常帶到家裡來玩。上個月初花花生了一個胖嘟嘟的男孩,更是喜歡。

3歲的侄兒本身就貪玩,對小孩不知道輕重。那一次花花去衛生間,就對侄兒說,照看一下寶寶,怕掉下來了。她當時也沒多想什麼。

剛離開臥房後不久,就聽到哇的一聲大哭,花花急了,從來沒聽過這種哭聲。就立刻跑到房間來看。只見寶寶臉朝下的趴在地上!後來才知道是侄兒抱著寶寶,沒注意掉下來的。

花花著急了,連哄還揉的安慰寶寶,可寶寶越哭越厲害。這時婆婆過來了,知道了情況。就用老一套方法,趕緊說:“寶寶在哪裡摔倒的?我來抱著,你到門口喊寶寶起來了沒有!”。花花不知道婆婆的用意,

就照著做了。

後來婆婆就說沒事,晚上還這樣做一遍就好了,孩子都是摔大的,以前都是這樣過來的!

到了夜裡寶寶時哭時不哭,但是哭聲仍沒有減弱。孩子爸爸也慌了,就趕緊來到了醫院。醫生讓做了CT,懷疑有輕微的腦震盪。花花後悔的自責了起來!

在日常生活中,寶寶難免不受到磕磕碰碰。父母應該能夠辨別哪些意外傷害要及時就醫。

如果摔下後,能夠馬上大哭,一般腦部受傷的可能性較小。寶寶摔倒一旦發生,不要過於驚慌。不要心急火燎地將寶寶從地上抱起,動作不要過猛,以免導致其他不必要的傷害。

從這件事上可看出,花花照片孩子有三個不應該:

不應該讓侄兒照看寶寶。孩子手腳不分輕重,本身自己都不穩,

可想抱著小寶寶了。

不應該相信婆婆所謂的“土方法”。迷信實在不可取。

不應該等到晚上,不會說話時期的寶寶,只能通過哭聲來辨別,如果與往常不同,一定要放在以上,及時就醫。


如何防止寶寶掉到床下呢?

可以用枕頭放在寶寶身邊,這樣可以阻止寶寶翻過去。

買一個床護欄,這個安全的多。

寶寶摔到頭部時,以下幾種情況應立即去醫院:

頭部有出血性外傷;

寶寶摔後沒有哭,出現意識不夠清醒、半昏迷嗜睡的情況;

在摔後兩日內,又出現了反復性嘔吐、睡眠多、精神差或劇烈哭鬧;

摔後兩日內,出現了鼻部或耳內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況。

一般如果摔到頭部後引起重度腦震盪或顱內出血,會很快發作,最晚也在24小時內就會發作,所以有症狀要儘快去醫院。

寶寶摔到頭部後,沒有出血,有小腫包時,應立即用冷敷處理。如果腫包較大或較紅,可先應急抹點香油,或用濕潤的土豆片貼上,有止痛化淤的輔助作用。

寶寶摔後一段時間,儘量與寶寶說話、逗逗他,轉移其興奮點,不要抱著他睡覺。如果摔後哭完很快就睡著了,也要在一小時內將其叫醒。如果醒後大哭,就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即使摔到頭部,也不要總懷疑是腦震盪。腦震盪的特徵是會有一定時段的意識和知覺喪失。如果寶寶一直意識正常,就不會有問題。寶寶如果有嘔吐,可能是受驚嚇所致的嘔吐,也可能是暫時性腦部受到震盪,一般嘔吐兩三次後就好了,不同於腦震盪。即使是腦震盪,如果是輕度,也不會有任何後遺症。

寶寶摔到頭部後,應觀察兩天。這兩日內儘量讓其多休息,少活動。如果兩日內精神一直很好、食欲正常,就可以完全放心。

寶寶摔床後,媽媽的悔恨自是無以復加的,但後悔埋怨是無用的,重要的是馬上對症處理寶寶的情況,並且,自此引以為戒。

時刻注意寶寶的安全。這一點許多媽媽已經感同身受,不必多言。尤其在父母早上睡眠不足的情況下,不可掉以輕心。暫離時一定要在床周圍壘上東西(不能完全保證安全),或放在安全的護欄床內。

所以有症狀要儘快去醫院。

寶寶摔到頭部後,沒有出血,有小腫包時,應立即用冷敷處理。如果腫包較大或較紅,可先應急抹點香油,或用濕潤的土豆片貼上,有止痛化淤的輔助作用。

寶寶摔後一段時間,儘量與寶寶說話、逗逗他,轉移其興奮點,不要抱著他睡覺。如果摔後哭完很快就睡著了,也要在一小時內將其叫醒。如果醒後大哭,就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即使摔到頭部,也不要總懷疑是腦震盪。腦震盪的特徵是會有一定時段的意識和知覺喪失。如果寶寶一直意識正常,就不會有問題。寶寶如果有嘔吐,可能是受驚嚇所致的嘔吐,也可能是暫時性腦部受到震盪,一般嘔吐兩三次後就好了,不同於腦震盪。即使是腦震盪,如果是輕度,也不會有任何後遺症。

寶寶摔到頭部後,應觀察兩天。這兩日內儘量讓其多休息,少活動。如果兩日內精神一直很好、食欲正常,就可以完全放心。

寶寶摔床後,媽媽的悔恨自是無以復加的,但後悔埋怨是無用的,重要的是馬上對症處理寶寶的情況,並且,自此引以為戒。

時刻注意寶寶的安全。這一點許多媽媽已經感同身受,不必多言。尤其在父母早上睡眠不足的情況下,不可掉以輕心。暫離時一定要在床周圍壘上東西(不能完全保證安全),或放在安全的護欄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