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千里奔襲,雷達反射面積等同客機,14架戰機炸毀伊拉克核反應爐

導讀】:巴比倫行動,是以色列空軍經過上千公里飛行偷襲伊拉克核反應爐的軍事行動,代號為“巴比倫行動”。 1981年6月7日(星期日),以色列空軍出動14架飛機偷襲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南約20公里處的核反應爐,

使這個造價高達4億美元的核反應爐遭到了徹底的摧毀。從軍事角度上看,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偷襲戰例。

以色列空軍一直為摧毀伊拉克核設施而時刻準備著,因為伊拉克一旦擁有核武器,將對整個中東地區的局勢產生巨大的影響。

早在1977年,以色列空軍就模擬了一個伊拉克核反應爐靶子,用於空襲訓練,但是由於高強度的訓練導致3名飛行員遇難,結論卻是:F-4航程太短,長途奔襲難度大,且一架飛機上有2名飛行員,如被擊落損失太大。1979年伊朗發生內亂,原本美國要賣給伊朗的F-16戰機,轉手賣給以色列。F-16轉場航程達到4000千米,非常有利於長途奔襲。以色列空軍欣喜若狂,1980年2月起挑選了12名飛行員,分3批趕往美國受訓。

以色列F-16I戰機,請注意其機身的沙漠塗裝,這種塗裝適合在沙漠軍事行動。

伊拉克的核反應爐是法國的工程師提供技術進行建造的。1979年,法國開始正式在巴格達郊外的Al Tuwaitha核能研究中心開工建設40兆瓦輕水反應堆,而薩達姆在專案簽約後則公開表示,

它將首創阿拉伯世界的“兩彈一星”。以色列空軍把行動時間定在了6月7日星期天,因為這一天法國工程師將離開工廠休息,負責防衛的伊拉克軍隊也同樣會因為休息和禮拜而放鬆警惕。行動前,突擊編隊的飛機都用從美國進口的戰時偽裝塗料進行了塗裝,同時塗上約旦空軍的標記。

在經過前期偵查、刺探後,以色列空軍決定空襲機群從西奈半島的基地起飛,取到沙特北部邊境地區,F-16戰鬥機超低空飛行進入伊拉克西部領空。

為了秘密飛越伊拉克的盟國:約旦和沙特兩國領空,

突擊編隊選取沿約旦、沙特邊界的雷達盲區作“波浪式超低空飛行”,並採用了精心設計的密集編隊隊形,充分利用兩國雷達警戒範圍的空隙。編隊飛行是為了使對方的雷達發現飛行編隊時,誤以為是一個大型民航客機,而不是一個編隊機群。整個飛行編隊快速、隱蔽地突入伊拉克領空。

以色列空軍接近目標後,F-16編隊迅速爬升,從2800米左右的高度自西向東俯衝進入轟炸航線,飛機俯衝到1200米高度投彈。每架F-16戰鬥機掛載兩枚2000磅(907公斤)美制MK-84炸彈。

整個偷襲行動中,伊拉克軍隊使用戰鬥機、防空導彈和高射炮組成的高、中、低空三層空防火力網幾乎沒有做出任何反應,沒有發射一枚防空導彈,也沒有起飛一架戰鬥機進行攔截以色列空軍,只是發射了零星的防空炮火。以色列空軍編隊取得完勝,在毫髮無損的情況下直線飛越約旦領空回到以色列。

以色列空軍接近目標後,F-16編隊迅速爬升,從2800米左右的高度自西向東俯衝進入轟炸航線,飛機俯衝到1200米高度投彈。每架F-16戰鬥機掛載兩枚2000磅(907公斤)美制MK-84炸彈。

整個偷襲行動中,伊拉克軍隊使用戰鬥機、防空導彈和高射炮組成的高、中、低空三層空防火力網幾乎沒有做出任何反應,沒有發射一枚防空導彈,也沒有起飛一架戰鬥機進行攔截以色列空軍,只是發射了零星的防空炮火。以色列空軍編隊取得完勝,在毫髮無損的情況下直線飛越約旦領空回到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