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末最有影響力封疆大吏:李鴻章背負劊子手罪名做25年北洋大臣

李鴻章,晚清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舉凡軍事、政治、外交重大事件,無不與其有關。李鴻章以進士身份轉戰南北,統率淮軍,總制北洋,內則參與制定國家大政方針,外則身擔中外交涉重任,

曆三十年之久。其目光之遠大、心胸之開闊,當時無疑首屈一指。他的老師曾國藩稱其“才大心細,勁氣內斂”。

李鴻章由一介儒生,靠鎮壓農民運動而青雲直上。同治九年,曾國藩從直隸總督調任兩江總督。李鴻章接任直隸總督,十一月又兼任北洋大臣。

此時,李鴻章的淮軍已發展到十來萬人,駐防在京畿、遼東、山東、兩江等地,幾至半個中國,支撐著腐朽不堪的清王朝。李鴻章在這個高位上,穩穩當當地蹲了25年,這在清王朝的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先例。李鴻章成為清末最有影響力的封疆大吏、中堂、大人。

長期以來,李鴻章背負著血腥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的罪名。他購買和制造船炮的初衷究竟是為了鎮壓農民起義還是為了自強和抵禦外辱,在今天已沒有討論的必要。無論如何,李鴻章作為近代洋務派的領袖在開闢新風氣、引進新技術方面功不可沒。

江南製造總局製造出了中國第一艘兵輪、第一台車床、第一磅近代火藥、第一爐鋼,也培養出了中國第一批工程技術人員。李鴻章揮舞大刀砍倒了起義的農民,也砍破了罩在封建王朝上空幾千年陳腐而堅固的幕布,放進了一股新鮮空氣。這空氣讓進取的人興奮不已,讓退縮的人恐慌驚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