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4歲兒子帶84歲母親騎行去西藏:不是山不夠高而是夢還未老

這是一個創造夢想並不斷讓夢想閃耀的時代。最近,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有了新的勵志版故事。

84歲的老母親向54歲的兒子表達了想去西藏的想法,酷愛運動的四川樂山人宋健揮經過一番準備,決定帶著母親,一路騎行去西藏。到了西藏,老人不僅沒有高原反應,還埋怨山不夠高,“山只有那麼一點,簡直掃興。”這則登載於7月2日《都市快報》的消息讓我們不禁為老人的幽默、開朗、樂觀、堅持以及不棄夢想的執著而感動。

人生需要夢想,

夢想是人前行的動力。美國詩人蘭斯頓·休斯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緊緊抓住夢想,夢想一旦消失,生活便如鳥兒失去翅膀,再也不能飛翔。”1999年,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到矽谷融資,被拒絕了20多次。15年之後的9月19日,阿裡巴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儀式中,馬雲將帶有阿裡巴巴公司logo的T恤贈給在場的嘉賓,上面印有他選擇的一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可想而知,
84歲的老人萌生去西藏想法也絕非一時的衝動,這應該是她多年的夢想。

擁有夢想,不在於年齡長幼。我們常說,夢有多遠,心便會走得多遠。孩子們天真爛漫,正是樹立遠大理想的時候,也正因如此,孩童時期的林則徐才有了“海到無邊天作岸,人登絕頂我為峰”豪壯氣概、博大胸襟。而老年人,同樣擁有享有夢想的權利。因為,擁有了夢想,他們也更有快樂生活的動力,他們的晚年,

也能綻放出更加動人的光彩。

擁有了夢想,人們便會邁開追求的腳步。英國登山家喬治·馬布裡在被問及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時回答說:“因為山就在那裡。”也正因為聖潔的西藏就在雲端,自己的夢想就在那裡,這便是84歲老人動身赴藏最好的理由啊。生活中,我們很多人要為自己的努力尋找這樣或者那樣去行動的理由。如果,你真正的夢想就在眼前,奔跑過去還需要理由嗎?

夢想不是只在口頭上,實現夢想,需要用腳一步步走過眼前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付出了行動,再難的事情也有實現的機會。宋健揮母子二人也正是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用摩托車的輪子一寸寸丈量出了夢想的長度。可見,不是山不夠高,而是老人的夢還未老!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每個老年人心頭都有一座山等待去登攀,都有一個夢想等待去實現,

那夢想或許是舞蹈,是二胡,是書法,是友情,是旅行……其實,無論最終能否實現,老年人擁有夢想本身便是一種幸福。更何況,德國77歲老人駕駛80歲老爺車周遊世界,有夢想就是這麼任性;90歲的美國前總統老布希用跳傘的方式慶祝自己的生日,有夢想就是那麼敢於嘗試。

只要動身,何時出發都不算晚;只要有夢,何時努力都不算遲;只要夢還在,老年人的夢想一樣動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