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連載|看完《白鹿原》,說說樂都縣和高廟鎮(一)

由同名小說改編的年代大戲《白鹿原》在電視上一經播出,就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該劇以陝西關中平原上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講述了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之間恩怨紛爭的故事。

有人說,白鹿原其實是一個民族的史詩。

既是史詩,中華大地上各處所發生的歷史事件便難免與其有吻合之處,比如海東市樂都區高廟鎮,翻閱其歷史,竟與白鹿原上的故事極其相似。

作為一名愛思考勤動腦又無法殺滅滿身文藝細菌的樂都青年,

小編撫卷沉思,良久。終於有勇氣拿起筆,妄自寫下這些文字。

各位看官,且當做戲談便可。當然,倘若是認真的,更好,留下言來一起探討。

“高廟鎮地處湟水谷地,川穀開闊,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適於農耕,素有“青海小江南”之稱。借助有利的自然條件,這裡交通便利,,商貿發達,農業技術相對先進,人口集中,物產富饒,民風淳樸,人民勤勞善良,注重道德倫理,文化底蘊深厚……”

——摘自《高廟村志》

高廟鎮的這些特點,與白鹿原的相似度至少在80%以上。

深究小說中的幾個細節,再翻閱手上的這本《高廟村志》,白鹿原上發生的許多事情,在高原古鎮高廟的歷史上,也隱約可見。

不信?且聽小編給你細細道來。

(一)從白鹿原的年饉和舍飯說起

白鹿原所經歷的一場場災難中,對於那次年饉的描寫,是十分具體的。

沒錯,就是白孝文在祠堂被親爹用刺鞭打算皮開肉綻後心(ming)安(da)理(huo)得(shi)地鑽進小娥的破窯繼而賣了八畝半水旱地又賣了門樓並開始墮落為一個煙鬼搶食舍飯的那一年,

是民國十八年,即1929年,史上素有“關中十八年饉”、“民國十八年饉”之說。

這個饑荒年,對於樂都乃至青海來說,也是個特殊的年份。

1929年,青海建省,自清雍正三年建制的碾伯縣改為為樂都縣,直至2013年,海東撤地設市,樂都縣改為樂都區。

《高廟村志》記載:“民國十七年(1928年),甘、青兩省遭受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民國十八年,甘肅災民湧入樂都高廟等地。恩貢生王之緒門庭若市,每天討飯者川流不息。之緒公視災民的饑寒為己任,慷慨開倉,賑濟災民。哪怕一人一勺糧食也不讓一個人空手離開家門。再加上當時瘟疫流行危害嚴重,

外來災民,在街旁路邊死者屍骸未掩埋,之緒公目睹慘狀,自己拿出錢雇人填埋……”

“王之緒,字統丞,男,漢族。高廟鎮西村北莊人,清國子監太學生,光緒年間恩貢生。”

“當時河湟地區,吸食鴉☆禁☆片的人甚多,危害了人民群眾的健康。之緒公身負重任,不辭辛勞,跋涉河湟各地,給各族人民群眾計述鴉☆禁☆片的害處,並嚴厲執行禁煙令,一時杜絕了種植鴉☆禁☆片及吸食的惡習。”

——摘自《高廟村志》

這樣的人物,活脫脫就是白嘉軒在青海樂都高廟這樣一個小鎮上的翻版。用當時流行的話說:他們是一樣的人。

禁煙,布施捨飯,掩埋染瘟流民的屍體……作為民國時期一位耕稼治生家底殷實的鄉紳,白嘉軒在小說裡所做的一切,現實中的王之緒也做到了。

說起吃舍飯,顧名思義,也就是鬧饑荒或流年不利時去吃他人施捨的飯。用青海樂都話說,就是“討口子幹的活計(jie)”。

其實,我們臘月裡吃的臘八粥,就是由舍飯演變而來的。只是,如今的人們生活條件都好了,臘八粥也早已脫去了寒磣的外衣,搖身一變成為都市人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懷念鄉土文化的一個符號,吃一頓舍飯也就越來越難得。

前些天,聽我母親說,樂都區城台鄉的某個村,那幾天有個民俗活動,其中就有吃舍飯的環節,場面甚是熱鬧。

說罷,老人家還咂吧著嘴不無遺憾地說:早點沒知道啊,不然真應該去看看呢!那神情,懊悔得像錯過了一場白得的大宴一般。

每年的臘八節,去湟源縣的丹噶爾古城,或許還能品嘗到傳統民間臘八粥的味道。吃舍飯記得拿好碗,千萬別給打了。

白鹿原中田小娥罵白狗蛋是“吃舍飯打碗的薄命鬼”,可見,過去吃舍飯的多是些時運不濟的窮人,但也有例外。

同樣吃過舍飯的白孝文,他的命一點都不薄,待到時來運轉,依然可以擁有開掛的人生。用青海話說,他的命還壯得很呢!

有人說,白鹿原是一部農耕文明的挽歌,白嘉軒代表了農耕時代的經濟基礎,朱先生代表的農耕時代的上層建築,一個是經濟的濃縮,一個是文化的濃縮。

那麼,閑下來的時候,就諞一諞農耕文化的精魂留在青海河湟地區的影子。下一期,就聽朱小編說說朱先生。

(2017年7月3日淩晨,西寧)

系列文章將在青海四月天連載,敬請期待~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這樣的人物,活脫脫就是白嘉軒在青海樂都高廟這樣一個小鎮上的翻版。用當時流行的話說:他們是一樣的人。

禁煙,布施捨飯,掩埋染瘟流民的屍體……作為民國時期一位耕稼治生家底殷實的鄉紳,白嘉軒在小說裡所做的一切,現實中的王之緒也做到了。

說起吃舍飯,顧名思義,也就是鬧饑荒或流年不利時去吃他人施捨的飯。用青海樂都話說,就是“討口子幹的活計(jie)”。

其實,我們臘月裡吃的臘八粥,就是由舍飯演變而來的。只是,如今的人們生活條件都好了,臘八粥也早已脫去了寒磣的外衣,搖身一變成為都市人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懷念鄉土文化的一個符號,吃一頓舍飯也就越來越難得。

前些天,聽我母親說,樂都區城台鄉的某個村,那幾天有個民俗活動,其中就有吃舍飯的環節,場面甚是熱鬧。

說罷,老人家還咂吧著嘴不無遺憾地說:早點沒知道啊,不然真應該去看看呢!那神情,懊悔得像錯過了一場白得的大宴一般。

每年的臘八節,去湟源縣的丹噶爾古城,或許還能品嘗到傳統民間臘八粥的味道。吃舍飯記得拿好碗,千萬別給打了。

白鹿原中田小娥罵白狗蛋是“吃舍飯打碗的薄命鬼”,可見,過去吃舍飯的多是些時運不濟的窮人,但也有例外。

同樣吃過舍飯的白孝文,他的命一點都不薄,待到時來運轉,依然可以擁有開掛的人生。用青海話說,他的命還壯得很呢!

有人說,白鹿原是一部農耕文明的挽歌,白嘉軒代表了農耕時代的經濟基礎,朱先生代表的農耕時代的上層建築,一個是經濟的濃縮,一個是文化的濃縮。

那麼,閑下來的時候,就諞一諞農耕文化的精魂留在青海河湟地區的影子。下一期,就聽朱小編說說朱先生。

(2017年7月3日淩晨,西寧)

系列文章將在青海四月天連載,敬請期待~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