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理財小白如何學習理財知識?

隨著理財市場越來越火熱,五花八門的理財讓人眼花繚亂,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有效的學習理財知識呢?下面小酷為大家講講從基礎理財到資產配置方面~~

一、記帳,分析自己的收支情況

所謂理財,最基礎的一步自然就是理清自己的財務狀況。因此,學會記帳(筆記本或者記帳軟體皆可),把每天的收支情況,特別是支出情況都記錄下來。然後,每一天的晚上或者每週末梳理一遍,分析自己有多少收入,把錢都花在了哪些地方。

有哪些是不合理的、過度的支出,然後進行相應的優化。

二、做好職業規劃,增加工作的收入

你可以多分享相關專業的知識,嘗試給相關行業的博客、媒體投稿。或者多參加線下活動,積累相應的人脈關係。如果你的工資不高,好的職業培訓,說不定能讓你未來的薪水翻倍。

當然,如果你工作時間比較長,可以跟獵頭保持聯絡,並建立自己專案記錄。此外,你還可以請朋友留意靠譜機會。作為職場人士,最重要的一條任務就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是為了薪水,而是為了積累經驗、提高能力,說不定未來會對你有用。

三、利用業餘時間,豐富自己的收入來源

現在,許多人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還會拉贊助,出書,開旅遊分享的專欄,或者旅行代購,美食評論家等等,多種方式讓人邊旅行邊賺錢。總之,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長,做些兼職工作,豐富收入的來源。

四、進行合理的財務規劃,逐步實現

這裡所說的財務規劃,是指設定一個近期需要實現的目標,然後根據目標所需要的花費來進行理財。比如:1年後買房,2年後買車,3年開始養小孩......還房貸、車貸、小孩教育經費、自己、父母保險費用等等。然後根據規劃,做好相應的職業規劃、存款甚至投資理財的計畫。

五、進行p2p理財

現在很多年輕人容易月光,因為沒有存錢的習慣,花錢大手大腳沒有節制,到月末發現啥也沒買,可是錢都不見了,相比於銀行定期存款,我們更傾向於推薦p2p理財,選擇一個有實力有背景的平臺,每個月定期投一筆錢在p2p裡,久而久之你會發現錢就像雪球一樣越來越大,而且收益不錯。

資產配置=分散風險+提高收益

“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說過,“做投資決策,最重要的是要著眼於市場,確定好投資類別。從長遠看,大約90%的投資收益都是來自于成功的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之所以是合理且有效的,是因為不同的投資工具,具備不同的收益性、風險性、流動性;且不同的投資工具之間,還具備不同的相關性。

不同投資工具在各經濟週期中的表現不同,如果個人投資者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及其他相關因素,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那在每一個市場階段,都會有相應的資產表現更加良好,來彌補其他資產表現不佳的情況,從而,降低整體投資組合收益的波動性,平滑投資過程中的整體風險。

同時,為了應對投資者心態的影響和自身流動性需要,資產配置的整體邏輯,能夠給予個別暫時表現不好的資產以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體現它的投資價值。這樣的話,假以時日,自然能取得資產的長期、穩健回報。

對於各類資產的週期性表現特徵,市場已給予我們很多次教育。我們簡單回顧一下,2008年的債券市場行情,2009年上半年的股市行情,2009年下半年的房市行情,2010年、2011年的大宗商品行情,2012年、2013年的現金類資產行情,直到2014年、2015年的股票市場行情,2016年的P2P與私募股權...

江山總是輪流坐,只是遺憾的是,沒有人能夠準確的預期經濟週期與市場週期,並在各類資產之間進行準確的時機切換。對於一個凡人來說,只有通過資產配置,才可以在實際中把握各類市場的投資機會。投資者的自信,來自於對科學方法的學習與信任,而不是迷信自己、亦或其他任何人是上帝。

總而言之,資產配置具有如下特徵:

① 平滑了投資過程中的風險表現;

② 有利於取得長期回報;

③ 在過程當中能夠滿足流動性需求。

一般來說,資產配置達到3年以上,就能體現投資價值,獲取合理的投資回報。而沒有做資產配置,即使是某一領域最專業的機構,也不能逃離這個領域的系統性風險。相信理財小白看到以上總結多多少少也會獲得理財知識,願大家在理財的道路上盆滿缽溢。

“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說過,“做投資決策,最重要的是要著眼於市場,確定好投資類別。從長遠看,大約90%的投資收益都是來自于成功的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之所以是合理且有效的,是因為不同的投資工具,具備不同的收益性、風險性、流動性;且不同的投資工具之間,還具備不同的相關性。

不同投資工具在各經濟週期中的表現不同,如果個人投資者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及其他相關因素,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那在每一個市場階段,都會有相應的資產表現更加良好,來彌補其他資產表現不佳的情況,從而,降低整體投資組合收益的波動性,平滑投資過程中的整體風險。

同時,為了應對投資者心態的影響和自身流動性需要,資產配置的整體邏輯,能夠給予個別暫時表現不好的資產以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體現它的投資價值。這樣的話,假以時日,自然能取得資產的長期、穩健回報。

對於各類資產的週期性表現特徵,市場已給予我們很多次教育。我們簡單回顧一下,2008年的債券市場行情,2009年上半年的股市行情,2009年下半年的房市行情,2010年、2011年的大宗商品行情,2012年、2013年的現金類資產行情,直到2014年、2015年的股票市場行情,2016年的P2P與私募股權...

江山總是輪流坐,只是遺憾的是,沒有人能夠準確的預期經濟週期與市場週期,並在各類資產之間進行準確的時機切換。對於一個凡人來說,只有通過資產配置,才可以在實際中把握各類市場的投資機會。投資者的自信,來自於對科學方法的學習與信任,而不是迷信自己、亦或其他任何人是上帝。

總而言之,資產配置具有如下特徵:

① 平滑了投資過程中的風險表現;

② 有利於取得長期回報;

③ 在過程當中能夠滿足流動性需求。

一般來說,資產配置達到3年以上,就能體現投資價值,獲取合理的投資回報。而沒有做資產配置,即使是某一領域最專業的機構,也不能逃離這個領域的系統性風險。相信理財小白看到以上總結多多少少也會獲得理財知識,願大家在理財的道路上盆滿缽溢。